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范惠玲《古井》散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范惠玲《古井》散文鉴赏

古井,静静地呆在武夷山之麓的建瓯小城里,井口对着遥远的天空无声无息。不见清泉的涌动,以及水花的翻腾。过往的行人不看它一眼,它婉如被遗弃的一段历史。

古井,置于这个小城的一条古巷里。这口井掘于明代,原为铁栏,故此巷子称“铁井栏”,后改为石栏。井水清甜甘冽,四时不歇。“扑通”“扑通”的汲水声,从那时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曾停歇。

小城人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古井。

清晨,年轻的男人来到井旁挑水,将一个系着长绳的小木桶探进井里,当小木桶底部触到水面,一甩绳子,“扑通”一声,小木桶就一头扎进水里,用粗壮的胳膊收起绳子,几下就将装满水的小木桶提起,将水倒进大水桶,动作干净利落。这样来回几趟,很快打满了两大木桶水。男人拿起扁担挑在宽厚的肩膀上,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摇摇晃晃洒出水花,水花打湿了地面。被水花打濕的鹅卵石透着明明晃晃的亮,接着被另一个脚步踩去,尔后又被另一个水桶里洒出的水花打湿得锃亮……男人总要如备粮食一样,将家里的水缸备满。他们肩膀上挑着水,更挑着家的未来。每天都这样循环往复着,这条路延伸出许多希望,许多人气。

年轻的女人端着一个大木盆来到井边洗衣服,光洁的脸上透出勤劳与幸福,在阳光下楚楚动人。她们跟男人一样将系着长绳的小木桶探进井里汲水,倒进木盆,便优雅地蹲下身子,撸起袖子露出一双细腻的手臂,伸进浸满肥皂泡的木盆里搓洗着衣服。井边几个洗衣服的女人一同聊着天,拉着家长里短,浓浓的生活情趣融入“哗哗哗”的搓衣声里。

女人每天要用井水淘米、做饭、烧菜、开水,每当那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家的朴实温馨就在小城上空荡漾开来。女人一手把持着小家,一手把持着明天。原本枯燥的日子,在她们手上点化出了甜美的味道。

人们爱井不仅仅是汲水生活,更是分享琐碎的快乐。

傍晚,落日的余晖晕染着层层叠叠的霞光,斜斜地映在井上,也照在来井边休闲的人们身上。小孩们有的围着井捉迷藏,有的躺在地上打滚。年轻人说着小城新闻,传播新鲜趣事,抑或调侃说笑。老人聚精会神地对弈……来到井旁,人总能卸下一天的疲惫。生活有了井滋润起来,井有了人气旺盛起来。

石头砌起来的井壁长年湿漉漉的,渐渐长满了青苔,井水清冽,出水量很大,不时地有新泉涌出,能听到“滴答”“滴答”的滴水声。老人说,这口井活了,是口旺盛的井,是口能养育人的井。因为有了井与生活的相通,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建瓯繁衍生息。

后来,建瓯小城的人越来越多,一口井显然不够,建瓯人在东南西北方向打了好多口井,这些井滋润着全城老老少少的生活。

可世事变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古井渐渐地失去了生机,不再旺盛。

八十年代初,人们家里装了自来水,拧开水龙头就来水。井,就被一条条埋在地下的冰冷的水管替代,渐渐地冷清了,它的身旁不再有人欢笑,连鸟儿都不驻足。干涸的井壁上早已没了青苔,再也听不到滴水声,水面不再掀起一朵浪花,静得如同岁月老人。

现在,建瓯的井,多半已被城市发展建设需要填平,仅留下铁井栏等几口老井。之所以留下这几口老井,我想大概是建瓯人对井的感恩与怀念。它如一段封存的历史。

如今,井老了,与我们渐行渐远,但人们对它仍会肃然起敬。

猜你喜欢
  • 《花落春仍在 俞樾 曾国藩》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嘉、道以后,殿廷考试尤重字体。道光庚戌,吾浙俞荫甫太史樾成进士,素不工小楷,复试竟冠多士,人咸诧焉。后知由曾文正公。盖公方以少宗伯充阅卷官,得俞文极赏之。且因诗首句云“花落春仍在”,谓与小宋“将飞更作

  • 杨万里《麦田》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杨万里 无边绿锦织云机,全幅青罗作地衣; 此是农家真富贵,雪花销尽麦苗肥。 杨万里的这首绝句,在其众多的描绘自然景物、田园风光的诗作中,以境界阔大见长。 诗篇一开头,作者就铺展开了宽广无垠的画幅,淋漓

  • 鲁彦《故乡的杨梅》赏析

    鲁彦《故乡的杨梅》原文 这是一篇怀念故乡的真挚散文。 远在西北异地的作者,经过长期的蛰伏生活,正想在春光明媚的时光亲近大自然,但因病而不能如愿。于是,作者拖着有病的躯体和病着的心,不禁回忆起故乡江南的

  • 白居易《宿蓝桥对月》全诗赏析

    昨夜凤池头,今夜蓝溪口。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清影不宜昏,聊将茶代酒。

  • 苏轼《留别蹇道士拱辰》全诗鉴赏

    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寸田满荆棘,梨枣无従生。何时反吾真,岁月今峥嵘。屡接方外士,早知俗缘轻。庚桑托鸡鹄,未肯化南荣。晚识此道师,似有宿世情。笑指北山云,诃我不归耕。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咫尺不往

  • 范仲淹《道士程用之为余传神因题》全诗鉴赏

    貌古神疏画本难,因师心妙发毫端。无功可上凌烟阁,留取云山静处看。

  • “万物皆备于我矣”注释、译文和感悟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① 。反 ② 身而诚,乐莫大焉 ③ 。”(《孟子·尽心上》四) 注释 ①备:具备了,存放着。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装着。因此,心诚则无物不成。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有类似的话:“

  • 《小石潭记》原文|翻译|赏析

    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隔篁竹3,闻水声,如鸣珮环4,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 《古文·齐桓晋文之事》鉴赏

    古文·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齐宣王问曰(1): “

  • 楚辞·远游

    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履方直之行,不容于世。上為谗佞所譖毀,下为俗人所困极,章皇山泽,无所告诉。乃深惟元一,修执恬漠。思欲齐世,则意中愤然,文采发铺发,遂敘妙思,讬配仙人,与俱游戏,周历天地,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