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夏完淳

【原文】: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1),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2);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3),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4),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5),致慈君托迹于空门(6),生母寄生于别姓(7)。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8)。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9),生母托之昭南女弟(10)。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11),便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12)!会稽大望(13),至今而零极矣!义节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14),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15),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16),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17),决不肯舍!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18),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19),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20),则吾愿毕矣!新妇结稿二年(21),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22)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23),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24),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25)。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争(今上海松江)人。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并有声名。明亡后,从父、师起兵抗清,事败,夏允彝投水殉国,之后陈子龙也随之死难。夏完淳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后因托人向鲁王上表谢恩事被发觉而被逮捕,解往南京后,不屈而死,年仅十七岁。

夏完淳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具有慷慨激昂的风格。有夏内史集等。

【鉴赏】:

清顺治四年(1647)夏,夏完淳因向鲁王(朱以海)遥授中书舍人而上表谢恩之事被清廷发觉,被捕解往南京。这封信是作者在南京狱中写给其嫡母盛氏的绝笔。

夏完淳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受的是系统的封建教养。当时,正值其父夏允彝起兵抗清战死之后,一方面,他成为全家生计所依,狱中待死,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另一方面,作为有民族气节的封建知识分子,又将恢复大志置于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现出“报仇在来世”的视死如归的气概。狱中上母书是一篇感情充沛、激奋的“忠孝”之书,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更主要的是洋溢着坚强的民族精神和真挚的对家人的感情。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是总写,父亲抗清战死,而清廷的残酷统治又使人民痛苦不堪,国破家亡,那种激愤沉痛的心情立刻溢于言表。“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一句不死,写的慷慨壮烈,表现出仁志人志士于国家危亡之际舍生赴死,杀身求仁的勇毅。随后写到对家人的依恋眷念,便显得十分深切真挚,“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为国赴难,而家人离散,乱世茫茫,却无法为亲友分忧,一种深深的负疚之感表现出作者真切的哀痛之情。思及家境:“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忆及亲情:“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随后“令人痛绝”四字写得凄怆沉痛,令人泣然。

痛恸之后,作者情感略为平缓,以后事嘱托家人,但随之写到后嗣安排,又激情陡起,最后竟凛然正色:“呜呼!大造茫茫,终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写得豪气干云,慷慨悲壮,既充满着舍生的坚毅,又充满对将来胜利的坚定信念,与后文二十年后的志愿相衬映,强烈地体现出作者少年英豪的气概。激情澎湃之后,“勿悲勿悲”之后情绪又是一落,以家事委以外甥,又想到生死茫茫,不禁凄然,于是有“一杯清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的黯淡心境。

最后一段,作者的心情最后一次激动起来,“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亲友之情,生死之别,千头万绪,涌上心来,一个年青的生命就这样要走完人生的全程,怎能不令人扼腕哀痛呢!作者最后纵情放歌:“……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一种义无反顾的慷慨悲壮中,歌绝人去。

猜你喜欢
  • 苏轼《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任时知泸州,亦坐事》全诗鉴赏

    昔年尝羡任夫子,卜居新息临淮水。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竹陂雁起天为黑,(小竹陂在县北。)桐柏烟横山半紫。(桐柏庙在县南。)知君坐受儿女困,悔不先归弄清泚。尘埃我亦失收身,此行蹭蹬尤可鄙。寄食

  • 吴起强魏扶楚而著《吴子》

    吴起强魏扶楚而著《吴子》《吴子》是我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着,战国末年即已流传。《吴子》中的军事理论

  • 大海作证

    当代中短篇小说集。李宏林著。群众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收入4部作品。《星星作证》描写艾小星和她的未婚夫石大星一对无辜青年在林彪死党

  • 白居易《留别》全诗赏析

    秋凉卷朝簟,春暖撤夜衾。虽是无情物,欲别尚沉吟。况与有情别,别随情浅深。二年欢笑意,一旦东西心。独留诚可念,同行力不任。前事讵能料,后期谅难寻。唯有潺湲泪,不惜共沾襟。

  • 《同王主薄《有所思》》情诗三百首赏析

    同王主薄《有所思》 作者: 谢眺

  • 《艳婚野史》原文和解析 - 明清小说

    《艳婚野史》是明清时期的一部小说。本书以其生动直接的描写手法,展现了封建社会中虚伪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婚姻制度中的弊端。

    这部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的一段艳情婚姻,揭示了封建婚姻的虚伪与透明。故事中的男主角与女主角因为家族利益相亲相爱,并以此为基础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在婚姻的表象下,隐藏着各种不可言说的秘密。男主角因为贪图财富和权势,不顾婚姻信誉,与其他女性发生了婚外恋。女主角为了保住自己的地

  •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全诗赏析

    绝塞乌蛮北,孤城白帝边。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雄剑鸣开匣,群书满系船。乱离心不展,衰谢日萧然。筋力妻孥问,菁华岁月迁。登临多物色,陶冶赖诗篇。峡束沧江起,岩排石树圆。拂云霾楚气,朝海蹴吴天。煮井为盐

  • 《于玄武陂作诗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写景之作。此诗用直叙的方法,写诗人同弟弟行游玄武池时所看到的景物和愉悦忘忧的心态。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两句点明出城行游一事和行游的地点。人在野外观赏景物时,一般都是由宏观到微观。“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两句写在

  • 隐私

    【5349】隐私(〔英〕雷德蒙·瓦克斯著,谭宇生译,译林出版社,印张20 75,2020年10月第1版,39元)△6章:对隐私的侵袭;一种经久不衰的

  • 《燎麻夜读 刘峻》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其发,既觉复读,终夜不寐,其精力如此。齐永明中,从桑乾得还,自谓所见不博,更求异书,闻京师有者,必往祈借,清河崔慰祖谓之“书淫”。 ○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