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纲《行雨山铭》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萧纲:行雨山铭
萧纲
岩畔途远,阿曲路深,犹云息驭,尚且抽琴。兹峰独擅,嵌崎千变。却绕画房,前临宝殿。玉岫开华,紫水迥斜。溪间聚叶,涧里萦沙。月映成水,人来当花。藤结如帷,碛起成基。芸香馥径,石镜临墀。
本篇是以骈体形式写成的铭文。庾信梁东宫行雨山铭与本篇同写一地,乃应和之作。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常镌刻于碑版、器物,故要求文字简要精约;骈文讲究对仗、声律。本篇正是如此。全文除“兹峰独擅,嵚崎千变”两句外,其他都无句不对;且隔句押韵,平仄也很协调。这样,全文就有一种精炼、整饬、和谐之美。
作为一篇山水小品,它对梁宫后园行雨山的精绘细描,虽只短短七十二字,更使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了。开头四句写驱车来到山前,紧接着写行雨山的概观。“千变”二字,是全篇的主脑、文眼。山不在高,有景则美。“行雨”虽小,却也气象万千,千姿百态。而这些迷人的景色,都是从“宝殿”上看出;也就是说,“宝殿”以下千娇百媚的细部描写,才是本篇的精华所在。它写了峰,写了水,写了沙,写了花,也写了浓郁的芬芳。那山的峰峦,经阳光一照,开朗华彩,如金似玉;而那山间的流水,曲曲折折,清清澈澈,上面飘浮着一层落叶,底下平铺着一片白沙。月儿升上来了,光华似水,与小溪简直浑然一体;游人走过来了,迎面是一片密密的花丛,一片帐帷般的藤萝。庾信的那首行雨山铭,也有“草绿衫同,花红面似”,“横藤碍路,弱柳低人”的名句,与此处颇有同曲同工之妙。如果说这一切,给予人的是视觉感官的享受,那么更叫人陶醉的,是嗅觉感官的怡悦:那扑鼻的花香,把小径都薰透了。这么善于描写细小的景物,这么善于把山水写得清秀香艳,令人陶醉神往!
-
《修练多从苦处来。》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解题】 天宝元年,李白被召入京。不到三年,就遭谗被放。而后又开始了新的漫游生活。这首诗即写于第二次漫游中的天宝十一载(752)。当时,他与岑勋正做客嵩山友人元丹丘处。三个友人相会,酌酒命杯,诗情酒兴
-
一这是一个姓水的民族。像中国大地上的许多民族一样,他被叫作了水家,仿佛一个民族就是一个大大小小的家庭,水是他的大名,是他的符号,也
-
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觞。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
-
《春日醉起言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作,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饮酒醉卧花间时的豪情壮志。诗中语句通顺,符合原义,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诗人借酒释放内心的热情,展现了自由和奔放的艺术境界。这首诗虽然短小,但表达了李白对世界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激情。通过赏析《春日醉起言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和个人情感。总的来说,《春日醉起言志》是一首情感激昂、意境深远的杰作,堪称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
沙来左手托着一只酒盅大的颜料碗,右手擎着一只笔尖细细的画笔,高挺的鼻尖险些贴上了面前的画布,而手上那些微小的动作幅度却小得如同静止
-
古文观止·吴定·示诸生书 道学【1】之名,不
-
登城南山顶 边城四月草初齐,揽辔高原信马蹄。 行到峰头天咫尺,始知身在大荒西。诗词类别:即事感怀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
-
本文与《马说》同是宣扬重用人才的文章。然而写法自有不同。《马说》论述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讽谏当时的统治者。本文则大力赞扬乌公对人才的识别与怜惜举荐,论述能识别人才者对人才的重要性。
-
凌晨有客至自西,为问诗老来何稽。京师车马曜朝日,何用扰扰随轮蹄。面颜憔悴暗尘土,文字光彩垂虹霓。空肠时如秋蚓叫,苦调或作寒蝉嘶。语言虽巧身事拙,捷径趾蹈行非迷。我今俸禄饱余剩,念子朝夕勤盐齑。舟行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