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春日醉起言志》阅读答案及赏析
唐 李白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的过程。(3分)
答:首先诗人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梦幻,极度悲观;听到鸟的叫声,惊醒梦中人,心境归于平静;最后对月自酌,忘记悲情。(每点1分)
(2)简要分析“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这两联的作用。(4分)
答:这两联描写了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画面;(2分)起过渡作用,是作者从沉醉到平静的转折点。(2分)
(3)有人说这首诗有东晋陶渊明诗歌的影子,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陶渊明诗歌常常借助饮酒来表达自己对俗世社会的批判;(2分)李白这首诗开篇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梦,虚幻无实,并借醉酒来表达自己的对俗世社会的不满,在这一点上有陶渊明的影子。(2分)
简析
此诗写作者融化在酒的温柔乡,在醉意朦胧中,以新的眼光发现新的天地,躲避在自然与音乐的宁谧之境,用及时行乐的洒脱姿态来化解失意,隐含了作者对丑恶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批判。
-
李煜后期的词,是指他亡国以后做俘虏时写的作品。由于作者的身分、环境的骤然改变,从一国之主顿时成为阶下之囚,反映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自然也有比较明显而剧烈的变化。变化的关键,在于作者从皇帝在宝座上一下子
-
过秦论(上)过秦论(上) 西汉·贾谊 【题解】 贾谊是西汉初年杰出的辞赋家、政治家。他主张革新,整顿官场,清明吏治,因此触犯
-
【注释】:
-
名言: 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 注释: 息: 停止。参: 参与, 与……相配。 句意: 积善而不停歇, 就可通达到神明那里, 就可以与天地相配了。 出处: 《荀子·性恶》
-
乳毕坚金著。乳毕坚金(1452——1507) 生于后藏娘堆地方的扎西喀呷。曾撰写了噶举派创始人马尔巴、米拉日巴及其弟子日琼巴等人的传记。全书分为两大部: 一、轮回世间大行之部,三章; 二、寂静湼槃大行
-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绿章封事咨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作品赏
-
林散之 千载斯人迹已陈,唯余真理曜乾坤。 请看雨湿墙头处,月影参差入漏痕。 林散之(1898—1989),当代书法家、画家、诗人。原名以霖,字霖,号三痴,即取痴于诗、书、画之意,后改名散之,为“三痴”
-
玉箸落春镜。坐愁湖阳水。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作品赏析【注释】:但恐荷花晚。(荷一作飞)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当一切入睡,我常兴奋地独醒, 仰望繁星密布熠熠燃烧的穹顶, 我静坐着倾听夜声的和谐; 时辰的鼓翼没打断我的凝思, 我激动地注视这永恒的节日—— 光辉灿烂的天空把夜赠给世界。 我总相信,在沉睡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