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白居易《太湖石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白居易《太湖石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白居易:太湖石记

白居易

古之达人,皆有所嗜。玄晏先生嗜书,嵇中散嗜琴,靖节先生嗜酒。今丞相奇章公嗜石。石无文无声,无臭无味,与三物不同,而公嗜之何也?众皆怪之。走独知之。昔故友李生名约有云;苟适吾志,其用则多。诚哉是言!适意而已。公之所嗜,可知之矣。

公以司徒保釐河洛,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惟东城置一第,南郭营一墅。精葺宫宇,慎择宾客,性不苟合,居常寡徒。游息之时,与石为伍。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今公之所嗜者甲也。

先是,公之僚吏,多镇守江湖,知公之心,惟石是好,乃钩深致远,献瑰纳奇,四五年间,累累而至。公于此物,独不廉让。东第南墅,列而置之。富哉石乎!厥状非一:有盘拗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润削成,如珪瓒者;有廉稜锐刿,如剑戟者;又有如虬如凤,若跧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攫将斗者。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歕,若欱云喷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烟霁景丽之旦,岩崿霮,若拂岚扑黛,霭霭然有可狎而玩之者。昏旦之交,名状不可。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此其所以为公适意之用也。常与公迫视熟察,相顾而言,岂造物者有意于其间乎?将胚浑凝结,偶然而成功乎?然而自一成不变以来,不知几千万年,或委海隅,或沦湖底,高者仅数仞,重者殆千钧,一旦不鞭而来,无胫而至,争奇骋怪,为公眼中之物。公又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不知精意有所召耶?将尤物有所归耶?孰不为而来耶?必有以也。

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各刻于石阴,曰:牛氏石甲之上,丙之中,乙之下。噫!是石也,千百载后,散在天壤之内,转徙隐见,谁复知之?欲使将来与我同好者,睹斯石,览斯文,知公嗜石之自。

会昌三年五月丁丑,记。

太湖石,盛产于太湖流域。石在湖底浪激波涤,久历年所,孔穴自生。它们的审美价值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为文人雅士所认识。至迟在南朝就有人开始用以点缀庭院。誉之为“司空石”,意谓它是石族之最,其地位与宫阶中一品司空相埒。文中说:“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并非过誉。

文中说的“丞相奇章公”,指的是牛僧孺。牛僧孺,字思黯,历相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封奇章郡公。他是中唐牛、李党争的党魁。与李德裕交恶,长达三、四十年之久。 白居易在政治上始终倾向牛党。晚年定居洛阳,彼此过从尤密,时有唱和。从他们酬唱之什中得知,牛僧孺这些太湖石主要是由其僚吏、开成初任苏州刺史的李道枢提供的。牛僧孺在诗里提到“为探湖底物,不怕浪中鲸;利涉余千里,山河仅百程”,与文中所谓“钩深致远,献瑰纳奇”正合。

会昌二年(842)初,牛僧孺由淮南节度使(治所在扬州)调东都(洛阳)留守,即所谓“保釐河洛”。其时,牛已失势,乃於洛阳城郭营建东第南墅,以为晚年游息之所。本文称牛为“达人”,说他“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慎择宾客,性不苟合,居常寡徒”,这些都是曲为讳饰的说法。

“厥状非一”以下一大段文字,是本文最精采的部分。作者象是高明的导游,一经他着意描绘、渲染,原本无生命的静物——列置于东第南墅中的太湖石,顿时神采飞动,富有生机,它们都能给人美的感受。有的像高耸入云微露峥嵘的怪石(“盘拗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的矜持端庄地挺立着,活像是个道家仙官(“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的纹理细密,与美玉雕就的带柄酒勺相仿佛(“缜润削成,如珪瓒者”);有的稜角锋利如同剑戟一般(“廉稜锐利,如剑戟者”);有的像蜷伏的巨龙正摆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架势,或像行将展翅翱翔的凤凰(“如虬如凤,若跧若动,将翔将踊”);有的像格斗的厉鬼或追捕猎物的走兽(“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攫将斗”)。一到急风暴雨的夜晚,洞穴仿佛是庞然大物张口狂笑,吞云喷雷,令人望而生畏(“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歕,若欱云喷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待到雨过天晴,阳光明媚的清晨则别是一番光景,坎穴幽深,薄雾缭绕,又变得那么和霭可亲(“烟霁景丽之旦,岩崿霮,若拂岚扑黛,霭霭然有可狎而玩之者”)。晦明变化,难以名状。总而言之,“三山五岳,百洞千壑”,仿佛全都浓缩凝聚在此。置身其间,因小见大,尺幅千里,尽收眼底。正因为如此,生活在东第南墅怎不令人感到称心惬意!欣赏这段文字,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作为旅游者观赏园林胜景,必须“迫视熟察”,下马看花。在细致观察的同时还得驰骋想像,看得景观的精神所在,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臻于融合,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此其一。其二,写作山水旅游文学,要善于运用巧比妙喻和化静为动的手法。这样才能把景物写得活动跳脱,逗人联想,进而引起人们神游以至身历其境的兴趣。

猜你喜欢
  • 刘禹锡《蒙恩转仪曹郎,依前充集贤学士,举韩潮州自》全诗赏析

    翔鸾阙下谢恩初,通籍由来在石渠。暂入南宫判祥瑞,还归内殿阅图书。故人犹在三江外,同病凡经二纪馀。今日荐君嗟久滞,不惟文体似相如。

  • 寓言《金壶丹书》意译和解说

    景公游于纪 ① , 得金壶, 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 ② , 勿乘驽马。”公曰: “善哉, 如若言! 食鱼无反, 则恶其鱢 ③ 也; 勿乘驽马, 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

  •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意思】于是使天下父母之心,不再想要男孩而重生女儿。 【鉴赏】这使得天下父母们的心里,不再像以往一样重视生男孩(望 其能够传宗

  •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二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原文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二 1923年8月,朱自清、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后都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各撰文一篇。朱自清在这篇散文里,着意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

  •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全诗赏析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作品赏析【注释】:灞陵:在今西安市东。【简析】:冯著是因一直不得意而归隐山林的人。全诗既见友情,也见慰

  • 王维《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原文、注释和鉴赏

    安得舍尘网 (2) ,拂衣辞世喧 (3) 。 悠然策藜杖 (4) ,归向桃花源。 【注释】 (1)又示裴迪:这是王维被安禄山关在菩提寺时,通过僧人递给裴迪的另一首绝句,当时用以掩护上面的七绝《私成口号

  • 千家诗七绝《徐元杰·湖上》诗词赏析

    诗前两句以艳丽之笔写春日西湖美景,到处是鸟语花香,芳草萋萋,碧波荡漾,色彩缤纷,后两句写游兴浓郁,描绘出一幅西湖春景图。

  • 《乡思·[宋]李觏》原文与赏析

    [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此诗为思乡

  • 《卷珠帘/蝶恋花赏析》

    【注释】:此为恋情词。词中托为一个多情女子的身口,以追忆的方式,叙写了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倾诉了抒情女主人公对于不幸爱情的怨恨 、懊悔和悲伤,谴责了玩弄女性、背叛爱情的负心男子,表现了作者对时代不幸女子的深切同情。全词凄艳婉秀,感人至深

  • 诗词《六月》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六月棲棲,戎车既饬。 ①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② 狁孔炽,我是用急。 ③ 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④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⑤ 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⑥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 ⑦ 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