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兴贤》唐宋散文鉴赏
王安石·兴贤唐宋散文鉴赏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①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②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③。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④,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⑤、内史过⑥。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⑦。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⑧,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⑨,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⑩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11}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注】
①专己:自己独断专行。②流俗:指一般平民百姓。③仲虺(huǐ悔):商汤的左相,即中垒。伊尹:商汤的宰相,曾辅佐汤伐桀灭夏。三仁:指商末三位贤人微子、箕子、比干。④十人:指周朝初年辅助武王、成王的周公、太公、召公、毕公等十人,尚书•大诰中有详细记载。⑤祭公谋父:祭公是周穆王时的卿士,谋父是字。⑥内史过:周惠王时的大臣,思想比较开明。内史为周朝的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⑦王嘉:西汉哀帝时宰相,为人刚直严毅,后因劝谏哀帝宠幸董贤,下狱死。傅喜:哀帝时为右将军,为人恭俭修洁,忠诚忧国。陈蕃:东汉末大臣,为人忠清直亮,后谋诛宦官,事泄被杀。李固:东汉末年的大臣,从小博学正直,冲帝时为左尉,后被诬下狱,与二子一起被害。⑧扰攘之际:指乱世。扰,扰乱,侵扰,纷扰。攘,攘夺。⑨博询众庶:广泛征求百姓意见。⑩谠(dǎng党)直:正直敢谏。谠,言直。{11}轶(yì亦):超过,超越。
“兴贤”二字是“国以任贤使能而兴”的缩写,意为一个国家只有起用贤人才能使国家兴旺起来,这是本文的主旨。这篇议论小品大致作于嘉祐四年(1059)间,从中不仅可以看出作者早就对选贤任能有关国运兴衰的重要性有明确认识,而且此文在当时具有影响舆论,推动朝廷,提醒皇上的积极作用。
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风格是简劲有力,深入浅出。文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明确坚定,不枝蔓,不拖泥带水。
紧接着,以历史为鉴,重实证。作者着重举出商、周、两汉贤才共22位历史人物来证明前面自己提出的基本观点,给人明确、深刻的印象。王安石随手拈出的这些贤才的事迹,都是班班可考,无法否认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作者有丰富的古代兴衰的历史知识,有过认真、详实的思考,并不是偶然的灵机一动。最后以一句“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加以归结。既是对当世的提醒,又巧妙地引出下文,起到过渡的作用。
王安石认为,贤才“今犹古也”,一个是“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一个是“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他在对比中向君王进言,希望打开言路,发现真正的贤能之士;希望君王能远离小人,宽容人才的小缺点、小过失,那么能吏们就能尽心尽责,在岗守职的人们也能明白治理政事的是与非了。这些建议分条陈述,极有现实性和针对性,从不同的方面向君王和高层统治者提出了兴贤用能的指导方针。内容丰富,概括性强,至今仍有很强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后人评论
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称赞王安石是“极有笔力当别用一具眼观之”。
-
决决汴河流,橹声过晚浦。行客问吴山,舟人多楚语。春深紫兰泽,夏早黄梅雨。时应赋登眺,聊以忘羁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对孩子祝福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祝福“孩子”的诗句,推荐对孩子祝福的诗句,父母写给孩子的祝福诗句都有什么。1.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2. 立志欲坚锐,成功在久不在速。3.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
-
过年,是一种记忆,是祖辈流传下来的遥远印记。是儿时的一种期盼,一份甜蜜,一样幸福。如今,早已过了盼年的年龄,每逢过年,却有一种
-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作品赏析归(一作新)燕识故(一作旧)巢。旧(一作故)人看新历。惆怅远行(一作送远)客。这是一首春天
-
作者: 郝敬训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
《宜僚弄丸》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庄子·徐无鬼》:“仲尼之楚,楚王觞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于此言已。’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考必背语文古诗词,内容包括语文古诗词高考必备60篇,高中生必背古诗词14篇,高中必背古诗文40篇。1.孔子语录 《论语》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
江边皎皎过侯滩,更上山腰看打盘。百岁老儿亲击鼓,城中忧患不相干。
-
《同乎己则以为是,异乎己则以为非者,学术之公患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同乎己则以为是,异乎己则以为非者,学术之公患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方苞 《通蔽》,治学禁忌类名言句
-
寄阮郎 作者: 张碧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