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僚弄丸”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宜僚弄丸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庄子·徐无鬼:“仲尼之楚,楚王觞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于此言已。’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丘愿有喙三尺。’”
又,左传·哀公十六年:“胜谓石乞曰:‘王与二卿士,皆五百人当之,则可矣。’乞曰:‘不可得也。’曰:‘市南有熊宜僚者,若得之,可以当五百人矣。’乃从白公而见之,与之言,说,告之故,辞。承之以剑,不动。胜曰:‘不为利谄,不为威惕,不泄人言以求媚者。’去之。”
【释义】宜僚姓熊氏,居市南,人称市南子,是春秋时楚国勇士,一身能当五百人。楚惠王时,白公胜作乱,想请宜僚共事,宜僚不允。据王先谦庄子集解注曰:“司马云:宜僚,楚勇士也,善弄丸,……往告,不许,承之以剑,不动,弄丸如故,曰:吾亦不泄子。’”因而知道白公胜到宜僚那里去的时候,宜僚正弄丸,以剑威胁他时,依然弄丸。弄丸是古代一种技艺,两手抛接好几个弹丸,不使跌落。此典则常用庄子·徐无鬼中语,即“两家之难解”,然而历史事实却并没有“解难”,白公依然作乱,劫持惠王,后由叶公定乱。
【例句】怕只怕母兄上别了情,愁只愁夫妻上伤了美。从今后做了个弄丸的宜僚,我只从中儿立直,看他两下里干戈再不起。(佚名杂剧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二折〔煞尾〕)孙安嫁刘备,在母兄与丈夫之间两下里为难,想做宜僚,弄丸解难,使两国不起干戈。此仍用庄子中语。
-
[原文] 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 (鲁露作路。) (微、归,微部。故、露,鱼部。) 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 (躬、中,中部。) [译文] 天已晚天色
-
叠句为词中重叠句式。清沈雄《古今词话 词品》上卷云:两句一样为叠句,一促拍,一曼声。有一字叠句,如温庭筠《思帝乡》:花,花。二字叠句,如韦应物《调笑令》:河汉,河汉。三字叠句,如李白《忆秦娥》:秦楼月
-
云间踏白看缠旗,莫忘西湖把酒时。梦里吴山连越峤,樽前羌妇杂胡儿。夕烽过后人初醉,春雁来时雪未滋。为问従军真乐否,书来粗遣故人知。
-
【生卒】:1838—1936【介绍】: 奥地利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马赫主义的创始人。生于奥地利,死于德国。1864年任格拉斯大学教授,1901年
-
《皮日休·六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序皮子尝谓心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二年级古诗词画报大全集,内容包括:夏天的手抄报(一首古诗)二年级,小学二年级诗歌画报怎样制作,:夏天的手抄报(一首古诗)二年级。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
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俯仰殊。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云如死灰实不枯,逢场作戏三昧俱。化身为医忘其躯,草书非学聊自娱。落笔已唤周越奴,苍鼠奋髯饮松腴。剡藤玉版
-
此诗是武则天与女儿太平公主一起游九龙潭时写的游乐诗。首联“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众多的公主后妃在山洞间游玩,想必灰暗的山石会为之光彩四射。前半句是动景映静境;后半句一涧对一峰,高低相形,气势突现。颔联“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想象
-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
-
立国家太平之基本者,莫急于人材;养天下人材之成就者,莫先于庠序。|什么意思|大意|注
《立国家太平之基本者,莫急于人材;养天下人材之成就者,莫先于庠序。》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