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曙
作者: 蓝棣之
耿耿欲曙天,
窗牖飘起一片鼠灰色,
是有飞鼠在翻飞么?
它翻飞着,沿那窗际,
轻轻移过墙阴,
又轻轻落在地板上。
但俄顷消失去,
窗下不再是鼠灰色,
却以翻飞着无数乳鸽之羽,
使我辨识小书棹的脚,
林间第一只鸟唱,
厨娘轻轻走下楼来。
陈江帆
陈江帆是一位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然而三十年代的“现代派”,不仅有法国十九世纪末叶象征主义的影响,有二十世纪初叶西班牙“现代派”的影响,也有二十世纪初叶英美意象派的影响。当初的重要刊物现代的主编施蛰存就称自己的诗为“意象抒情诗”。当我们今天仔细阅读陈江帆的这首欲曙诗,我觉得它在很多方面象是一首意象派诗。意象派通常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开步,可以认为它是西方诗歌历程中象征主义与后期象征主义之间的桥梁。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三十年代我国一批有才华的前卫诗人,是那样的钟爱意象派了。
欲曙写黎明的颜色,写林间的第一只鸟唱,但它却不是如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王独清那样苦心地把“色”与“音”放在文字中,陈江帆的诗与王独清的公式“(情+力)+(音+色)=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欲曙诗所表现的,也并非象征主义诗人内心对于外界声音光亮运动所得的交感。欲曙的特点是呈现,——既没有明喻,也没有象征,是呈现而不是描绘。这里有一种在具体中捕捉住抽象的强烈感觉。最重要的是,它唤起了我们对于曙色的想象,这就是意象派诗的魅力所在。在这诗里,陈江帆更新了诗的意象,他以动态意象来呈现对于曙色的印象,语言清晰,没有抽象的晦涩。这首诗韵律的处理也十分成功,使一首诗真的流动起来了。
欲曙也没有象征主义诗通常有的那种心灵的微妙或感觉的微妙,或内生命的深邃,或者颓废与神秘;它看起来象是一个未成熟的青少年突然面对时间—一宇宙意识时的惊愕和娱悦,所写都是生活的常态,然而写得很美,心无纤尘。欲曙里呈现曙色的诗行、与何其芳“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或者李广田“每天看太阳从窗前走过,/每天想一个奇怪的地方:/‘时间’永远不从那儿经过。”完全不同,倒是接近于闻一多留美时所作儿首有鲜明色彩与意象的诗。这都说明,诗歌创作是复杂的,宏观的概括代替不了刘每首诗的具体感悟与分析。
-
尚同上是一篇先秦散文的作品,以下是该作品的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全文如下: 尚同上
尚贤•尚同上•尚不贤。为此六年矣。今尚何如?尚不改! 尚同而析焉,尚入而出焉,皆其人也。贤同而污焉,不污同矣,所谓不学一言,不行一步者,皆非其人也。 注释如下: 尚同上:此处指的是“尚贤”,即推崇、追求贤者。 尚贤•尚同上•尚不贤:指的是推崇贤者和平凡人一样,也推崇不贤者。 六年:意味着长时间的坚持
-
一 鸣鹤是我的外祖母家,多年以后,许多童年往事都发生在这里。 现在想来,我对鸣鹤的记忆竟然从一卷蛋卷开始。那是一个炎热的暑
-
《蓦山溪》又名《上阳春》,“赠衡阳妓陈湘”又作“别意”。这是一首赠别的词。上片写陈湘的天生丽质,豆蔻年华,而又柔情脉脉,春愁恹恹,使人魂飞心醉,我见犹怜。下片写词人载酒寻芳,临别伤怀,后约无期的怅惘心情。前者重绘形,故我绮语;后者重抒情,
-
名言: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注释: 蛇蛇(yiyi): 轻率自大的样子。硕: 大。簧: 乐器里发声的薄片, 喻说话美妙动听。 句意: 轻率浅薄的大话, 从嘴里说出来; 言辞巧伪,
-
【4360】晏子春秋(陈涛译注,中华书局,16万字,2016年1月第1版,26元)八卷:[1]内篇谏上第一;[2]内篇谏下第二;[3]内篇问上第三;[4]内
-
古代诗文名篇之国语·《周语》上《邵公谏弭谤》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文·历史散文·国语·《周语》上《邵公谏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邵
-
【原题】:赵季茂遗予郭索侑之以诗予早上亦遣山肴两介盖相与驾肩也因和二首
-
聘义 【题解】 聘是访问之义。诸侯之间如果久无盟会,就要派遣使者到友好国家致意。如果派的使者是卿,级别高,礼物重,这就叫聘,即
-
《禹门三月桃花浪》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经所谓龙门矣。《魏土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岩际镌迹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路难行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道路艰难的诗句,形容路的古诗词,李白《路难行》诗句。关于路的诗句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刘禹锡《九日登高》2、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曹松《山中》3、马蹄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