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作者小传】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元和五年(810),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任上,柳宗元将冉溪改名愚溪,并在其东南筑室而居,因此后人又称之曰“柳愚溪”。柳宗元是唐代着名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而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出身河东“士族”,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贞元十七年(801)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成为革新派重要人物。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在今湖南邵阳)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在今湖南永州)司马,在此期间,他写下了着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着。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柳宗元交往甚广,刘禹锡、白居易与他都是至交。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柳宗元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主张文以明道,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柳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风格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他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柳宗元的作品由好友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纂成集,题河东先生集。
-
这几天,听涛社出了一本《肉食者言》,是现在的在朝者,先前还是在野时候的言论,给大家“听其言而观其行”,知道先后有怎样的不同。那同社出版的周刊《涛声》里,也常有同一意思的文字。 这是查旧帐,翻开帐簿,打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考核试题及答案,内容包括语文古诗词试卷,小学古诗词试卷及答案,帮我找一下中学生古诗词的试卷,最好带答案<快>急。中学生古诗文测验卷(2) 满分100分,及格60分,得6080分有3颗星,奖励5分;得80100分有4至5颗星不等,奖励20分。请认真做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品赏析【注解】: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3、浑:简直
-
早朝大明宫贾至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珮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
-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
符载:襄阳北楼记 符载天时有晦明,人情有舒惨。或感瘁交构,郁凝不发,非登高远眺望,则无以疏达其气,导冲和之性焉。蔼蔼襄阳,山水之乡
-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这首边塞诗,写将士冒雪夜袭敌营,场面壮观,气势豪迈。尤其是将士们一往无前、奋勇杀敌的丰采,表现得极为生动。 首句从“战袍”着眼
-
无题风入溪流月在桥,低回难负此良宵。楼头梦醒江声发,唤起开门看夜潮①。①唤起,被江声唤起。【说明】此为风怀诗,故云“无题”,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坐来念念失前人,共向空中寓一尘。若问此花谁是主,天教闲客管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