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至《早朝大明宫》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早朝大明宫
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珮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贾至(约718—772),字幼邻,一作幼幾,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天宝元年(742)明经擢第,为单父尉。累官起居舍人、知制诰,安史之乱中随玄宗入蜀,撰传位肃宗册文,玄宗见文稿说:“先天诰命,乃父所为,今兹大册,尔又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谓继美矣。”贾至接着又随韦见素充册礼使制官,册礼毕,遂留在肃宗朝任中书舍人。乾元元年(758)春出为汝州刺史。乾元二年(759)被贬为岳州司马。代宗时被招回任中书舍人,后迁散骑常侍。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早朝大明宫原名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作于肃宗乾元元年春,时肃宗阅军后,在含元殿大赦天下,贾至作此诗,杜甫、王维、岑参均有和作。“早朝”指朝官于早晨上朝朝见皇帝商讨政务。“大明宫”,在禁苑东南,太宗贞观八年(634)建。高宗龙朔三年(663)修葺后,改名蓬莱宫。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复更名为大明宫。“两省”指中书省与门下省。
前六句写景。首联扣题写早朝途中所见。起句写天还未亮,朝官们就走在上朝的路上了。古代官员担心迟到,都有早起入宫等待早朝的习惯。“银烛”是对蜡烛的美称,有银烛灯笼照路,可见他们起程赶路时,天还没亮。“朝天”即朝见天子,“天”是对皇帝的尊称。“紫陌”在这里指通往宫城的道路。次句写到达宫城时天已拂晓,已经能见到满城苍翠碧绿的春色。“禁城”即皇帝所居宫城。
颔联承上具体写“禁城春色”。三句写千万条柔弱的柳枝低垂在宫门的两旁。“青琐”,宫门上镂刻的青色图纹,借指宫门。四句写环绕着建章宫,黄莺在百啭千声地唱着歌。“建章”,汉代皇家宫殿名,这里皆指大明宫。
颈联写朝官门鱼贯上朝时的情景。五句写走在台阶上,随身佩带的剑珮碰撞有声。“玉墀”,对宫殿前的台阶的美称。六句写路边的香炉香烟缭绕,不写鼻子闻到香味,而写衣冠和身体沾染了香气,这样就改变了通常的表达方式,显得更新颖、更生动一些。
尾联抒怀。七句感戴皇恩,说大家都在凤池沐浴皇帝的恩泽。“凤池”,即凤凰池,禁苑中的池沼,魏晋南北朝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机要,接近皇帝,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唐中书省与门下省都设在禁苑,故凤凰池兼指中书省与门下省。末句写大家都以起草公文来为皇帝服务。“染翰”,将毛笔沾上墨,这里指为皇帝起草诏令等文书。
这首诗在构思上非常有特色,题为早朝大明宫,但是当面朝见皇帝的情况一句未写,仅以时间先后为序,用六句的篇幅详细写了进入大明宫以前的过程,但是写得春意盎然、朝气蓬勃、庄严肃穆、光明正大,则帝王圣明,国运中兴的意思也在其中了。所以诗歌没有正面写朝见皇帝的情况,其歌功颂德、感恩戴德的写作目的还是达到了。所以在当时产生了比较大的反响,并有不少和作。
-
南宫鸳鸯地,何忽乌来止?故人锦帐郎,闻乌笑相视。疑乌报消息,望我归乡里。我归应待乌头白,惭愧元郎误欢喜。
-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
-
群英会蒋干中计 罗贯中 却说周瑜回至寨中,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瑜唤入。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上,喝斩来使。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
-
《阊门即事》其诗共四联,首联指川阊门作为“人间乐土”吴中之“雄”的重要地位。颔联、颈联极写吴中市井繁华,从青楼文化、水路贸易、商品经济和文化交流叫个角度工笔描绘了阊门一带繁荣的景象。尾联说道,即便是画师也很难描绘出阊门这样的繁浓,其实店伯虎自己便是画师,如此写更能写出景象之繁华难书。间乐土是吴中,
-
隋炀帝之幸江都也 〔2〕 ,命司空杨素守西京 〔3〕 。素骄贵,又以时乱 〔4〕 ,天下之权重望崇者,莫我若也,奢贵自奉,礼异人臣。每公卿入言,宾客上谒,未尝不踞床而见 〔5〕 ,令美人捧出。侍婢罗列
-
《古风》(其十五) 【作者】:李白【年代】:唐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景公梦二丈夫(谏上·二二)》原文鉴赏
-
古文观止·侯方域·李姬传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
-
始见斗柄回,复兹霜月霁。河汉上纵横,春城夜迢递。宾筵接时彦,乐燕凌芳岁。稍爱清觞满,仰叹高文丽。欲去返郊扉,端为一欢滞。
-
佛言劫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复中宵。 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 心药心灵总心病,寓言决欲就灯烧。 这首诗作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其年龚自珍再次赴京参加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