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马戴)原文|鉴赏|赏析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这首边塞诗,写将士冒雪夜袭敌营,场面壮观,气势豪迈。尤其是将士们一往无前、奋勇杀敌的丰采,表现得极为生动。
首句从“战袍”着眼,用一个“束”字,写金带紧紧扎住战袍,战士的形象就显得庄严雄壮,威武慓悍。次句描叙将士冒雪行军。“马头冲雪”四字,既反映了气候恶劣,冒雪出征,又表现了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一个“冲”字,笔力千钧,气势逼人,把将士的高昂斗志,表现得十分传神。“过”字虽与题目相应,却也隐含行军神速,气概非凡之意。真是字简意丰,形象鲜明,仅此一句,就描摹了一幅雄壮瑰丽的雪夜行军图。
接下去,诗人描写将士英勇杀敌的情景。战士们冒雪夜行,越过临洮(今甘肃临潭西南),为的是夜袭敌营。于是,诗人笔锋一转,第三句“卷旗夜劫单于帐”,战士们直捣敌营。夜间劫营,为免风雪吹旗惊动敌人,便将战旗卷了起来。王昌龄从军行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两句,写的也是夜战卷旗。末句“乱斫胡兵缺宝刀”,将一个激烈拼杀的血战场面,浓缩在七个字中,言“乱斫”而不说猛斫、狠斫,一是暗示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夜劫弄得惊慌失措,已经乱作一团;二是表明在短兵相接之时,将士们英勇杀敌,已占了绝对优势。宝刀砍杀到“缺”了口,可见厮杀之烈,时间之长,杀伤之多。将士们那种击溃敌人的凛然正气,激昂壮烈的情景,全在这一“缺”字中传出。
诗人写边塞,象马戴这样通过一次“夜劫”战斗,全力刻画戍边将士的丰神威仪和英勇行为的诗篇,还不多见。而且,全诗结构紧密,造语精美,细节典型,画面逼真,激越的诗情跳跃在字里行间,可说是边塞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作品:待漏院记 简介本篇选自《小畜集》。作者
-
【4621】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美〕吴军著,中信出版社,23 2万字,2016年8月第1次印刷,68元)△7章:①数据:人类
-
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
-
赵《在燕京作》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②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③ 【注释】 ①燕(yan)京:即今北京。原诗见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标题为《宋诗纪事》所加。②林和靖:北宋诗人,隐居西湖,在孤
-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不可知,可知之祖也。无不可知,做可知不出;无可知,则不可知何所附属?
【名句】“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① ,不可知,可知之祖也。无不可知,做可知不出;无可知,则不可知何所附属? 【译文】圣德到了神妙不可知的境界叫做神。不可知,是可知之祖。无不可知,就不能做到可知;无可知
-
[南朝·宋]鲍照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为鲍照《拟行路难
-
作者: 顾志华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元马端临著
-
《宝剑记》是明代传奇剧本。李开先著。写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是“改其乡先贤之作”(王世贞 《艺苑卮言》),由 “坦窝始之,兰谷继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 (雪蓑渔者 《宝剑记序》)。明吕天成
-
《采樵作》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59卷第47首。这首诗写深山观采樵所见景物和隐居的幽趣。采樵人是樵夫,不是作者自己,首句写樵夫。“山深”以下三句写山林的古老幽深,道路的险阻难行。作者捕捉“桥崩”、“卧楂”、“垂藤”等生动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典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与典有关的古诗文语句,运用语典的古诗词,首字是典的诗句。典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唐 杜甫 《曲江二首》【诉衷情】 北宋-黄庭坚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