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山:隐喻的禅意》江东瘦月散文赏析
一
游山历水,径往湘西南的通道县,就旅游成本核算而言,那是相当划算的。我肩披蓑衣,攀上万佛山,便可以栉贵州的风,沐广西的雨,把湖南的云撩过来,盘过去,打个发髻。登临一座山峦,能饱览三省(区)六县的大好风光,这回赚了!花上120元,我便买断了28平方公里一天的使用权。这回赚大了。
我偏爱旅游,白云也嗜好云游。借侗家山寨的一方天地,游人和游云邂逅,是彼此修来的缘分。
二
万佛山,海拔635米。这地界的制高点,被风霜雪雨磨去了棱角,让日月星辰调教了秉性,殷勤地拾掇出一块平坦来。恰好容得了我得意之后的忘形,撂得下我心事潮湿之后的晾晒。
烟波浩渺,浊浪排空,被海水腌制在石头的纹理中。石头的纹理中,镌刻着千万年沧桑的年轮。轮回,与年轮有着怎样的因果?
藻类大化石,已十亿岁矣。在这位植物界的萨玛面前,只有四千多年历史的下乡新石器时代大荒遗址,不过是个穿开裆裤的娃。
山是石头垒起来的,林海是树木簇拥起来的。林海之上是云涛,云涛之上是天蓝。能包得住、裹得紧天蓝的,是散文家天马行空的比兴。
循着苍鹰羽翼间的风哨,前行。三五根落羽,引领着方向,生动着飞翔的意念。
顺着古藤葳蕤着的意象,攀援。十来股萝蔓,喻示着活力与合力,风吹草动之际,禅意刚好接力传递,足够游人自觉彻悟。
在万佛山,没见着一尊佛。我纳闷。
兴许佛的真身,就藏匿在峰峦之间。偈语,便隐喻在三两阵鸟鸣中。
我期待着,走远了的历史,会嗅着一脉书卷气,折转身,踱步回归。
我期待着,坚如磐石的宗教,会被法主的一阵螺号唤醒,整束前行。
南七十二庙,北三十六寺。香火,早已被山岚收编。为菩萨祝寿的八百罗汉,是否召之即来,全天候待命?
还好,石靴在,石床在,写日志的石壁也在,仙人居犹抱琵琶半遮着面,有些忸怩。靴子和石板床袅袅着暖意,发短髯长的吕洞宾应该就在附近。是在树荫下小憩,还是在峭壁间采药?纯阳宝剑的一道寒光,冷飕飕地一晃动,心虚的穿山甲鼠窜得没了踪影。
我背着满满一篾篓褒义词、形容词来,以备吟诵这万佛集结的山峦时挥霍。但是,我覺得不够用,而万佛山客套地说不需用。
诗意漫过树梢,禅意氤氲山巅。
在万佛山,我没见到一尊佛。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怀有悲悯之心,佛主便端坐心头。坐在心头的佛,让我们觉得更有质感,更为温润。
在万佛山面前,在万佛面前,我愿以9999块石头作拜垫,当虔诚的行脚僧。
三
万佛山。山,瘦骨嶙峋;佛,佛法无边。山与佛,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家。
山风,有瘦有肥。山风清癯时,连拱出三两根莼菜叶的气力也没有;而肥硕的风儿一溜过,樟树、梓树便“蹭蹭蹭”地拔节。就着这当儿,没正经的风还戏谑地在粉扑扑的花朵腋窝下挠上几挠。那大红杜鹃“格格格”地笑着,妖娆如侗族的小阿妹。花呀、朵的,瓣呀、囊的,嘚瑟了一地,继而,点燃峡谷,点燃漫天落霞。
山风狂野,没有规矩,朝向不一,有的从山巅上俯冲而下;有的自那个山头蹦到这个山腰间环抱而来;有的从苦楝树腹部长出的刺桐叶茎间蓦然窜出;有的沾着水气、露珠,润润的,湿湿的,泼了游人一脸。还有一股风儿学得扬州的月亮那般无赖,摘三四根杉枝,掐五六朵山花,和上两巴掌黏黏的山泥,旋着,搅着,搓成了一束老气而筋道的藤蔓。这藤蔓,下接地气,上得天光。
山风过处,矜持的瀑布也不安分起来,楠松、杉树、华南桦鞠着身子迎客,“植物界大熊猫”中华水韭不停地点头,赤腹鹰、斑头鸺的鸣叫,也合着山风的仄韵。而将军山、太子峰、千佛壁、天书岩、三十六湾依旧得道老僧一般,坐怀不乱。
若是遇上山神了,我得叫他好好管束管束这没教养的山风呢。转而一想,其实这也没啥,上路子的山路,还叫山路么?山里的风不狂野撒泼,那还叫山风么?
清晨,翠润的金鸡打鸣,啄破了黎明嫩红的壳。若不是这湘音浓重的鸡鸣打个头阵,万佛山里经文的课诵,还有谁来开篇起兴?
四
侗寨里的“再生人”对上辈子的记忆脉络清晰,缘于眷念家族、思量亲人而再续前缘。这一神秘神奇的现象,倍受学界瞩目。我思忖:自己会不会前世是山,此生潦倒为一块石头?我,一块硬正的石头,唯有打坐在万佛山的旁侧。我佛慈悲,万佛慈悲,定然会乐意接受我这个“芳邻”,怜悯我这个瘦如石砾的“小不点”。
一袭蓑衣,已被丹霞赤壁染成青黛色的袈裟。
我会不会前世为佛,转世为僧,今生宿命地居家修行?我的轮回是穿越,还是卷帘格的洄游?
万佛山,肃穆而慈祥地呼唤我的法号。在蜡黄的落叶里寻找百业经的我,有些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居然把经文拿得颠倒了。贫僧先是持身守正,继而,迷途知返,把木鱼的鳞片敲得娃娃鱼一般滑溜。阿弥陀佛!
万佛山,请工整钤盖一枚敦实的印章,为云游的弟子校验四海为家的通关文牒吧……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最长古诗词,内容包括七年级的古诗10首,七年级语文古诗词大全,七年级全部古诗词。一.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两句写日暮登台所见,境界宏大。“芙蓉”三句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由下及上,先由细处着笔。“芙蓉落尽”点明时节,暗示衰败孤寂之意。“天涵水”是登高眺望所见之景,暮色将至,水面上腾起浓浓的雾气,远远
-
晴雯下岗是自找的读过《红楼梦》,总觉得晴雯是一个让人反感的人物,想想看,一个丫鬟嘛,主子怎么宠你,你也就是一个服务人员,你得明白你
-
“一饷疑情无语”,显然不是终日无语、整日销凝而是忽然间因触景生情而产生的惆怅。从次句看,很可能是因攀折梅花所致。这情形有类于《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从忆梅到折梅,引起对远人的怀思有一个从无意到有意的过程。折梅与怀人有关,所
-
戏曲·孔尚任传奇《余韵》 【西江月】(净扮樵子挑担上)放目苍崖万丈,拂头红树千枝;云深猛虎出无时,也避人间弓矢。建业城啼夜鬼,维扬井贮秋尸;樵夫剩得命如丝,满肚南朝野史。在下苏崑生,自从乙酉年同香君到
-
这首词是朱彝尊咏物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它题咏的是雁,说 得具体一点则是秋雁。全词字面,均扣住“雁”字来写:既有对群雁憩息时的静态描述,如“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又有对雁 阵飞行时的动态勾勒,如“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既有
-
姜夔《白石道人诗集自序》 作诗求与古人合 1 ,不若求与古人异 2 ;求与古人异,不若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是而不能不异。彼惟有见乎诗也 3 ,故向也求与古人合 4 ,今也求与古人异。及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猪古诗词作文,内容包括写一篇关于猪的文章,或者诗词,写猪的诗句,有关猪的诗词。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
-
“不籍千亩”是对周宣王不重视农业的指责。“籍田”即国中的公田。“籍”也就是“借”,是指借公社民力给周王耕种“籍田”。西周时“籍田”为周天子和诸侯直接占用,征发民力耕种的田。相传天子有千亩田,每到春耕和
-
【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注释与译文]忽然一阵风吹来,把一池子春水都吹皱了。这两句词,用平静水面的突变比喻人的情绪波动。“皱”字形容水波,贴切而又新颖。 参考文献 (五代·南唐)冯延巳《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