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低处的阳光(外一篇)》樊德林散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低处的阳光(外一篇)》樊德林散文赏析

阳光在大地上游走。它低低的姿态,接近泥土,接近万物,接近我们的敬畏。

心向阳光,你会看清楚你追求的幸福,和你必然面临的孤独。

记得儿时,母亲喜欢坐在冬日的阳光下纳鞋底。阳光顺着她乌黑的长辫,落在她那双巧手上。一根闪烁着光芒的针,牵引着一根洁白的棉线,在一层层粘合的布鞋底上飞针走钱。沿着那稠密绵长的针脚,可以抵达一片辽阔的温暖。那种鞋子叫千层底,现今几乎绝迹。在那些单薄拮据的日子里,它陪伴我们兄妹三人走过坎坷的乡村小路,穿过宽阔的城市马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知道,母亲希望我们的每一步都接地气,走得踏实稳重,堂堂正正。

父亲喜欢在阳光里侍弄他的庄稼 。他牵着牛,扛着农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红薯,每一种庄稼,都是他的孩子。他了解每个孩子的脾气和秉性。哪个喜阳,哪个喜阴,哪个怕旱,哪个怕涝,他都了如指掌。他喜欢看他的庄稼,吮吸着阳光雨露,一天天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我相信在他的心田,每一种丰收的喜悦,都保留着阳光的味道。

爷爷喜欢在阳光下晒太阳。他和许多同龄的老人一样,生于解放前,经历过战争的颠沛流离,天灾的九死一生,人祸的撕心裂肺。他们的身体里,并不缺少坚韧与不屈。他们缺的更多的是安稳与平和。他们常常依偎在墙根、草垛旁,眯着眼睛,任阳光穿透衣服、身体,抵达内心。那是一片心灵的家园。在那里,遍植着他们的希冀与梦想。那里没有纷扰和忧愁,只有风吹杨柳、轻拂大地的温柔。

我们在阳光下成长,老去。从先辈们手中接过农谚和五谷,我们在继承与逃离间彷徨,挣扎,甚至于妥协。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再到老态龙钟。从满脸稚气到青春勃发,再到两鬓斑白。我们在阳光中品尝生活的五味,体会人世的冷暖。我们常常拖着自己的心事,且歌且行。只有我们的影子和我们荣辱与共,形影不离。那是我们在尘世的倒影。它承受了我们全部的喜与悲、爱与恨。

现在,阳光更低了。

故园已经荒芜。曾经走动的背影,鲜活的炊烟,渐渐在岁月中消散。幻化为一粒尘埃,一颗种子,一段怀念。残砖断瓦间,生长着低低的野草、苔藓。它们守着空虚与寂寞,期待某一天,门外响起熟悉的脚步声,打破这里漫长的宁静。

人潮攘攘的路上,我坚守内心的光芒,朝着一个方向。不必慌张,更不必迷茫。百年之后,当我们背向阳光,最终关闭那扇天窗时,时间会宽恕我们的灵魂,世界会收留我们的肉身。

走在我前面的,会在某个时候和自己的影子一起消失。走在我后面的,迟早也会赶上。在大地深处,我们终将变得一模一样。

亘古的阳光依然普照人间。无需太多。我们只要天边的那一抹蔚蓝,以及那道由阳光镶嵌的、闪着慈悲的金边。就让我们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轮回,或者重生……

从前的蓝

一个人低头走路,会忽略掉许多东西。比如不经意抬头的瞬间,天空浮现的那片轻微的蓝。淡,轻,远,仿若从前。

从前的蓝,纤尘不染,简简单单。

那时候,我还在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教书。俗语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在乡村传统观念中,一个小伙子,去做一名没地位、没待遇、没前途的乡村教师,就是选错了行。是不可理喻,自毁前程。面对许多意味深长的眼神,我丛生许多的迷茫,产生莫名的惆怅。那种不被理解的失落,远比失落本身更为沉重。

因离家较远,交通不方便,我只能住校。平日里迎来送往,努力做好一个孩子王。身体虽乏累,内心却坦然安然。但我不喜欢周末。一到周末,空空荡荡的校园,只剩下我的冷冷清清。像一个流放者,我在越来越浓的空虚中,读书寻求慰藉,种菜打发时间,打球消磨孤独。更多时候,我陷入长久的沉默,坐在操场上发呆。云朵散漫,天空微蓝。像一泓湖水,将我八年的青春岁月轻易地覆盖,吞没。没有一丝声音,没有半点挣扎。

安静衍生了更多的安静。闭上双眼,涌起无限的伤感。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冗长而潦草。我的心田,荒无人烟。我渴望抵达爱的绿洲,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然而,现实就像天空一样,虽风吹云动,终空空如也。每当看到别人双宿双飞,常避而远之,黯然神伤。一个生性木讷且沉默寡言的人,与乡村清苦的时光对坐,与一纸誓言的留白对望。世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你能奈何?

巴尔扎克说过,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我的孤独,无处倾诉。那种隐痛,像写在落日后的文字,断断续续,辞不达意。一盏灯,照着无眠,照着臆想的春天。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那是幸福。在对的时间,失去错过,那是宿命。缘分这东西,玄如天机。许多初见,今生,仅此一次。像两条平行线,遥遥相望,却不能心手相牵。

茫茫人海,我要等的人,始终没能出现。慢慢地,我作茧自缚,成了自己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我二十八岁那年,拐了个不大不小的弯。寻寻觅觅,却伤痕累累。谁对谁错,谁是谁非,剪不断,理还乱。我得到的东西,远比我失去的要多。许多人说我的心态像个五六十岁的人。我不否认。因为我经历的事情,是别人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后才经歷的。

我先知先觉地虚构,又后知后觉地承受。

时间会泯灭一切。包括爱恨情仇。什么才是天长地久?我问天,问地,问自己。望着天空那块微蓝,一时恍恍惚惚,怅然若失。不经历风雨的天空,难免有乌云、雾霾笼罩。感情,分分合合;生命,来来往往。爱,永远是生命的底色。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我何尝不想呢?那就做一株木棉吧!临风而立,不肆意,不张扬,也不忽略。正如天空那块轻微的蓝,无论浅淡,都是一个人的似水流年……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友兰小学)

猜你喜欢
  • 《赵翁孙陈兵利害书》全文赏析

    赵翁孙陈兵利害书 臣窃见骑都尉安国前幸赐书,择羌人可使使罕,谕告以大军当至,汉不

  • 赵执信《归舟》回家的思乡之情诗

    这首诗只有短短四句,却既有实境描绘,又有想像展示,最后以议论作结,把合家喜归故里的欢乐推向了高潮。尤其是最后一句,不仅点明了主题,而且能以其深遽的美学意蕴令人回味不已。

  • 憔悴的弦声 叶灵凤

    每天,每天,她总从我的楼下走过。 每天,每天,我总在楼上望着她从我的楼下走过。 哑默的黄昏,惨白的街灯,黑的树影中流动着新秋的凉意。 在新秋傍晚动人乡思的凉意中,她的三弦的哀音便像晚来无巢可归的鸟儿一

  • 千家诗《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题解与鉴赏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1],只身东海挟春雷[2]。 忍看图画移颜色[3],肯使江山付劫灰[4]! 浊

  • 爱国古诗词朗诵ppt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爱国古诗词朗诵ppt,内容包括爱国古诗词,诗歌的ppt要好一点点,爱国主义诗歌朗诵稿3分钟左右,关于爱国的诗词朗诵。六十年前的今天在亚细亚的广大版图上一只雄鸡在昂首高唱六十年前的今天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个声音如春雷般乍响刹那间巨浪咆哮,天地呼应四海翻腾,五

  • 《诉衷情·春游赏析》

    上片“小桃枝下试罗裳”,是说出游前的准备。天气渐暖,要换上春天的罗裳,不是一换就得,所以要试,试衣于小桃枝下,很可能是普通农家的女孩子。站在小桃枝下,映衬唐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如此,鲜艳的桃花和女子衣上的香泽

  • 苏轼《柳》全诗鉴赏

    今年手自栽,问我何年去?他年我复来,摇落伤人意。

  • 《风一样的小东子》郑淑散文赏析

    今年的开渔季对岛上的渔民来讲是灰色的。受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的影响,原本只等一声令下就可以千帆竞发奔赴远洋的渔船,只能耐着性子窝

  • 精品唐诗之杜甫《登楼》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杜甫《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这首诗是作者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

  • 《古代兵法散文·黄兴文集》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黄兴文集》原文鉴赏 [原文]在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