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钟叔河《留鸟的世界》随笔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钟叔河《留鸟的世界》随笔

留鸟的世界

上初中时学过动物学,知道鸟儿可分为三类:漂鸟、候鸟和留鸟。不是说从猿到人,从鱼到人吗?如果也能说从鸟到人的话,我这样的中国人一定是从留鸟进化而成的,生于斯就长于斯,卒于斯,从来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外边还有一个多么广大的世界。但是生于斯的这块地盘就这么大,可吃的东西就这么多,求生并不十分容易。于是只好死守各自的“巢区”,随时准备为了一条虫子、几颗谷粒而斗争,“窝里斗”成了普遍现象,渐渐养成了“与鸟奋斗其乐无穷”的性格,自然无法像漂鸟那样随行随住,独往独来;更无法像候鸟那样振翮长空,长途旅行了。

这种留鸟式的生活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我不知道。不过世界确实在变,物种也在变。据生物学家统计,地球上每一分钟都有若干旧物种绝灭,又有若干新物种发生。人们不是拼命在保护朱鹮、黑颈鹤吗?如果马达加斯加的恐鸟还能保护几只在动物园中,门票的价格一定能再涨它几番。翼手龙能保护几条下来就更有用了,拍恐龙电影便无须特制道具,只须出钱去租。可惜这在事实上都不可能,该灭亡的一定要灭亡,该发生的一定要发生,留鸟之所以成为留鸟,一是遗传因子在起作用,使之生来即具备留鸟的生态和心态;一是环境和群体惯性的影响。像左拉所写猫的天堂里的猫,被另一只野猫领着出门旅行,脚踏在天鹅绒般的烂泥上虽觉得舒服,终于被风雨和饥饿赶回来,仍然躺在火炉边的波斯地毯上了。

所以,若要改变留鸟式的生活,先得改变留鸟式的心态。“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父母在,不远游”;“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等等,就是留鸟式的心态。不仅自己不愿走向世界,还要设法阻止别人走向世界,历史上的长城就是既为了阻止异族人进来,又为了阻止本族人出去而建造的。专制皇帝的“中国独居天下之中,东西南北皆夷狄”;以道统自任的士大夫“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四人帮”的查“海外关系”,反“三和一少”,也都是留鸟式的心态。不克服上述种种留鸟式的心态,就不可能正常地、健康地看待和接触外部世界,中国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的中国。

当然,要彻底改变留鸟式的生活,还得打破物质和环境的限制。我在走向世界——中国人考察西方的历史一书的第一章古人的世界中写过:

两千三百年前,庄子作逍遥游,写大鹏自北冥徙于南冥,“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真可谓汪洋恣肆,想象力发挥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可是,当他的笔锋转向人间世,写到当时人们外出旅行的情形,却是“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如此之游,实在算不得什么“逍遥”。

三百五十年前,徐弘祖(霞客)一心“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结果足迹仍不出秦晋云贵两广,无法迈出当时的十七行省。庄子和徐弘祖毫无疑问是精英,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的,但他们的行藏仍然是留鸟式的,只不过“巢区”比较大了一点点罢了。何则?非不为,乃不能也。吕洞宾有“朝游北海暮苍梧”的逸兴豪情,却没有“朝游北海暮苍梧”的能力和手段,这就是时代的局限和历史的悲哀。

生活在电视卫星、激光通讯和超音速客机时代的我们有福了,也只有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上升到了一定的层次,划分为地区和阵营的世界真正变成了全球文明的世界,普通人才有了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快乐感而旅行的自由。古代也出过著名的旅行家,那种为了君王使命和宗教信仰的旅行多半只能称之为供奉和牺牲,远远谈不上享受,虽然他们对文明所起的作用仍值得后人永久纪念。但是,比起古人来无比有福的我们,要想真正享受到该享受的自由,恐怕还得克服重重的障碍,从环境、条件到我们自己的心灵。

(一九八九年三月)

猜你喜欢
  • 《蝶恋花·雨後春容清更丽赏析》

    词开篇写景,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可是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物我对照,更反衬出乡思之深。以下接着写北固山一带碧水环山的秀丽景色。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像是美人的发髻。上片主要写景,在作者笔下展开的是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山行(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全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山行,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30首,“暮江吟”和“山行”都是小学生必背的《古诗》修改病句,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全文。《长歌行》汉代: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 古诗《太常引》赏析解读

    送商参政西行 一杯聊为送征鞍。落叶满长安。谁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阴将坛。 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且放酒肠宽,道蜀道,而今更难。 这是首送别出征友人的词。 其起笔直书 “一杯聊为送征鞍”,既叙

  • 古典爱情诗词名句欣赏(一)

    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一人独钓一江秋王士祯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出处】唐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三 》 【意思】深邃的江水,幽静的竹林, 几户人家。庭院中大多种植花草,红花与白花相映开放。这是作者在寻 花江畔所见到的

  • 单纯与虚饰

    单纯与虚饰希腊哲学大家苏格拉底的大名,我想大家早已听见过了。他的声誉最高,世界上不论哪一国的人,不论哪一教的人,没有不佩服他的。他

  • 中国文人画五百年

    【3421】中国文人画五百年(〔美〕卜寿珊著,皮佳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4万字,2017年11月第1版,58元)△共6章:[1]北宋;[2]北宋文人的

  • 《戴文进传》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毛先舒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 (1) 。进,字文进,钱唐人也 (2) 。 宣宗喜绘事 (3) ,御制天纵 (4) 。一时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 (5) ,皆有名。进入京,众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

  • 白居易《梦微之》全诗赏析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阿卫,微之小男。韩郎,微之爱婿。] 作品赏析宿草:一作草树。

  • 《效古诗赏析》

    也许是长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绿水,不闻飞骑击虏、角声马鸣之故吧,南朝稍有壮心的文人士子,往往热衷于汉人出塞千里、勒铭燕然的军戎生涯和辉煌业绩。因此,仿“古诗”、叙汉事,借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感慨,也成了他们作诗的一大爱好。范云这首诗,正以“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