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冬林《秋也无言》
人到四十以后,格外爱起秋来。不是那种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地爱,是低头绣花地爱,很瓷实地爱。是一种说出来就浅薄,就词不达意只能默然意会在心的爱。
秋是属于中年人的。站在秋天的大地上,就像站在自家的庭院里,心里安然。不像在春天,每见春光,内心惟觉惶恐愧疚。站在一棵春日的花树下,看着那些玲珑剔透的花朵儿追赶着盛开,感觉像是一不小心一脚踏进了别人家的院子里,一边赏春光,一边心里抱着歉。因为自知,这春光是属于青春年少之人的。我们赏春,多像个春贼。
我们华发初生,我们一肩风尘,我们两脚泥泞,我们身怀暗疾,我们是爬在桌子底下躬身把一桌春光抬起来给别人欣赏的人。我们如何能喧宾夺主坦荡从花枝下走过呢?
春天,说到底,让我们伤感。我们爱着秋天,又是一种小心翼翼的爱。当季节到了立秋,心里暗地妖娆,仿佛长路跋涉,终于到了自己那点满烛光的城堡。
立秋之后,暑热犹在,但已有了早凉晚凉。不似人在暑天,被热浪围猎,无处可遁。这清秋之际早晚的凉,夜里的凉,那都是一处辽阔的可放马南山的疆域。人在秋天,不惦记花,只惦记叶。
而我每每站在漫山的红叶或黄叶对面,总觉自己成了贵宾,得到了无上礼遇。同样的红,红叶比红花一定沉重;同样的黄,黄叶比黄花一定沉重。这叶比花多出来的那一点重量,是岁月的重量,是风雨的重量,是心怀谦卑的思想的重量,是全力以赴的意志的重量……
这么多年,每年秋天,我都会很有仪式感地去山中看树叶,去乡野看树叶,去沙漠边缘看树叶。甚至在城市里,每一棵在秋天变了色的行道树,我都会在心底珍重以待。合肥有条路叫徽州大道,路未负路名,路两侧遍植乌桕和银杏。一到秋天,一条徽州大道被这红、黄二色透透晕染,华美耀眼得像洞房。这是城里的秋。城市难得见到秋光。
我小镇的家那边,也有条银杏路。因为临江,水气重,天也冷得略迟几步。有一年初冬,我和家人晚上散步,路过树下,树下铺满黄金般的叶子,仿佛王宫被拆。彼时天空飘着初雪,薄薄的雪片,伴着银杏的金黄叶子,在灯光里漫然飘落。我被那样的一种奇美给惊讶得迈不动脚步了。
虽然在初雪里飘落,但它依然是秋叶。虽然已是初雪时节,可我依旧对一树叶子的飘落怀着千万不舍。
秋天于叶,那是一个植物登临悬崖绝顶的时刻。秋叶飘零,那是最美的诀别。在最美的时候,诀别。这是植物的智慧。这个诀别的手势来得又酷又凛冽。
可是,到底令人哀伤。令人想见生命之暮,是如此飞速来临。
如果黛玉活到我这年龄,一定会在秋天,去扫落叶,去为一树秋叶凭吊。那还会不会再写葬叶之类的歌行呢?大约不会了吧。人到了中年,面对满地落叶,多半是暗自心伤。只是心伤,路过树下,却只是朝也无言,暮也无言。
好像是丰子恺的译著吧,里面有一篇文章里有四个字“木叶尽脱”。这四个字,我爱了许多年。木叶尽脱,最后的繁华,被秋风这老贼,一夜攻城略地搜尽。至此惨败,寥落,身无分文。
可是,败也败得这样身手凌厉。转身就退,绝不饶舌。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频繁书信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书信的古诗词,关于书信的古诗词,有关“书信”的古诗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唐·杜甫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思》唐·张籍3、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京师得家书
-
古人在接近中年时,如果处境不利,遇上不顺心的事,便自觉老了。谢安有中年哀乐之感,所以袁枚称谢安“能支江左偏安局,难遣中年以后情”。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在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写的,时年三十九岁,就在词中自称“老夫”。因苏轼当
-
《御手调羹》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新唐书》二○二《李白传》:“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李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
-
(节自 《河渠书》) 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 ① ,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 “始臣为间,然渠成,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歌曲小合唱,内容包括带有古诗词的现代歌曲男女合唱,合唱《读唐诗》、《相思》、《春晓》串词,带有古诗词的现代歌曲男女合唱。歌曲:读唐诗 歌手:小海龟 爱词酷.歌词网.谢谢您支持 读唐诗 小海龟演唱组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 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
-
《海棠·西江月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李莱老绿染
-
玉池波浪碧如鳞。露莲新。清歌一曲翠眉嚬。舞华茵。满酌兰英酒,须知献寿千春。太平无事荷君恩。荷君恩。齐唱望仙门。
-
【析】 《怀旧》是鲁迅早期的一篇作品,也是唯一的一篇以文言写就的小说,与鲁迅的白话小说 《呐喊》、《彷徨》和众多杂文以及旧体诗词、古籍整理序跋文字等所受到的关注相较,它可谓备受冷落。实际上,《怀旧》无
-
【原题】:西距渭南二十里有佛祠曰梁田其主僧守遂者引予登阁久之欲题名屋壁守遂遽阻曰有榜谕恐得罪于邑大夫愿勿题又阁有韩玉汝赴洋州日留题诗板而书字犹新询于守遂曰前日韩将漕本道亦邑宰令写之诗也因感世态而作
-
从整首词意来看,这篇作品似写作者年轻时的一段难忘的恋情。当时作者人在淮南,而所思之人则远在楚地武陵(今湖南常德)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