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水龙吟·春思》抒写男女恋情词作
水龙吟贝琼 春 思 楚天归雁千行,一书不寄相思苦。匆匆过了,踏青时节,更愁风雨。燕子黄昏,海棠春晓,几翻凄楚。问谁能为写,重重别恨,算除有,江淹赋。 尚记银屏翠箔,抱琵琶、夜调新谱。芳年易度,沈腰宽尽,白头如许。弱水三山,武陵一曲,重寻何处!奈无情杜宇,年年此日,到淮南路。
从整首词意来看,这篇作品似写作者年轻时的一段难忘的恋情。当时作者人在淮南,而所思之人则远在楚地武陵(今湖南常德)一带。
词以“春思”为题,起调“楚天”两句即开门见山予以点示。所谓“楚天归雁”,正是淮南春季所见之景。大雁是一种季节性迁移的候鸟,秋天由北方飞向南方,春天则由南方飞回北方,由此可知作词时正值春季。在古代传说中,雁的南来北往又能为人捎带书信(最早见载于汉书·苏武传,记武帝谎称在上林射雁,得苏武在匈奴系雁足之书)。现在雁过千行而“一书不寄”,自然逼出“相思苦”三字,而全词即因此层层铺写,步步展开。先是就眼前景物入手。“匆匆”有光阴倏忽之意,谓在不经意间已过了“踏青时节”。“踏青”是古代一个历史悠久的习俗,“踏青时节”一般是指三月三日上巳节。吴自牧梦粱录谓“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过了上巳,春季开始进入晚期,这时天气冷暖变化加剧,多风多雨是其特点。对于心有所思的人来说,最容易引发无端的枨触,“更愁”两字就前“不寄”、“匆匆”而深入推进,且与下文的“几翻凄楚”遥相呼应。以下“燕子黄昏”是一景,燕子双飞双宿,于黄昏时分呢喃于梁间,不免令人伤怀;“海棠春晓”又是一景,那娇艳的海棠花在春晨含露绽放,良辰美景无人共赏,自难免百感凄恻。“几翻”即几番,数次循环往复,愈见情不能堪。因为晨昏的对举,已包含了时间从日至夜的无限延续,情思的愈转愈深。对于这种铭心刻骨、无时不在的相思之苦,作者想要把它传写出来,无奈力不从心,难以表达。所以“问谁”几句,借用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名作别赋,和盘托出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感叹,更突出了“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的悲哀。词的上片以景寓情,从“苦”字衍出“愁”、“凄楚”和“重重别恨”,哀惋欲绝,催人泪下。
过片以“尚记”领起,补出当年情事,使被相思者从幕后隐现。读者至此,方见到一个曾在银屏翠帘间手抱琵琶款款而弹的红粉佳人,与作者在一起夜调新谱,情投意惬。尽管这只是一个极简洁的片断追记,其中却饱含了无限怀恋。按理词意应由此延续,进一步渲染两人相处的柔情蜜意,描绘彼此相别的缱绻难舍,可是作者却一笔打住,转而就别后的变化落墨,并以此反衬相处的难得和相别的痛苦。“芳年易度”就双方措意,深寓好景不再的苦涩;“沈腰”用南史·沈约传记沈约自谓“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典,暗示“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蝶恋花);“白头”印合“芳年易度”,写出时不我待、思念催老的景况。这两句从人的外形变化上回应上片所写“相思苦”的内心感受,妙在此击彼应,相得益彰,神形兼备。而“弱水”三句又拓开一笔,吐出胸际的无限惆怅。“弱水”在历代所指不一,此似用十洲记“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之意;“三山”则指传说中的三座神山蓬莱、方壶、瀛洲,寓可望而不可即之叹;武陵则用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载武陵人迷入桃花源,出后再寻而不可复得事;“一曲”应前“新谱”,总在强调往事旧处不能“重寻”,用典贴切自然,抒情凄楚哀惋,有万千愁绪不可自胜之慨。其中“武陵”表面用典使事,实际与起调“楚天”相应,暗示当年情事和如今恋人所在之处,并和结拍点出“淮南路”的作者所在之地对举。最后三句收结,仍以眼前春景出之。“杜宇”即杜鹃鸟,相传为古蜀帝死后亡灵所化,每年于暮春时啼鸣不止。作者奈其“无情”,是因为它与伤春相思有关,使人年年此日听来倍觉伤感。这三句以情择景,写得凄迷动人,情切意苦。
词尚婉约,很适合抒写男女恋情,此词即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融写景、记事、抒情于一体,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明词言情之作的典型风格,也显示了作者细腻深曲的艺术技巧。
-
山斋方独往,尘事莫相仍。蓝舆辞鞍马,缁徒换友朋。朝餐唯药菜,夜伴只纱灯。除却青衫在,其余便是僧。 作品赏析别花:一作惜花。
-
【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注释与译文]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这两句说:人生所到之处象什么呢?就象那飞雁踏过雪地留下的踪迹。诗的后两句是:“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句中包含
-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①,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②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长相思》属乐府《杂
-
作者: 叶嘉莹徐晓莉 【原文】: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2
-
吴歌 作者: 刘基 【原诗
-
【提示】 卫,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旦平定武庚反叛后分封给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的一个大国。它始都朝歌,后迁楚丘,又迁帝丘,最后迁野王,被秦二世所灭。 《卫康叔世家》记写从康叔至角君共44代卫国之君(其中州
-
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四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 千古意,君知否? 只斯须。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一夜庭前绿
-
瘁感之作诗菊盏萸囊自古传,长房宁复是臞仙。应従汉武横汾日,数到刘公戏马年。对玉山人虽老矣,见恒河性故依然。王郎九日诗千首,今赋黄楼第二篇。 作品赏析原题: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今复以是日相遇于宋
-
原题:忆去岁避兵沪上常聚为诗钟之戏次韵寄倦知同年
-
乔 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这首小令寄调[水仙子],属于“双调”宫调,是元曲常用九种宫调之一,也是四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