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拾趣》齐若楠散文赏析
在城市居久了,倦了车水马龙,倦了精打细算的日子,倦了惟恐落后的快节奏,不妨做一次山行吧。
在山脚,找一处农家乐陪伴自己,有刚刚苏醒的晨雾,丝丝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脆喳喳的雀啾,还有远处闪亮的河带,岸边的薄雾,怒放的凌霄,隐隐颤栗的红荆,月挂疏桐的氤氲,蛋壳般的静啊!待到斜阳贴住山脊,三五乡民在老槐树下的石板上较量棋艺,一群背着书包的孩童伴着民谣唱下山梁。多好啊,这里有农舍和炊烟,这里有野菜和山泉,居于山中的恬然和舒适,不正是古圣先贤所乐道的境界吗?
来到山中,必是要爬山的。脚下山路蛇行盘桓,抬头是起起伏伏郁郁葱葱的山峦。想起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意趣,陡地生起壮志凌云的志向。记得前年暑假,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爬家乡西边的老君岩,石阶一级一级向云里去,多壮观呀,心一下子就飞上了山顶。起初,大家争先恐后,比赛谁爬得更快,一口气迈上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台阶,可没多长时间就支撑不住了。腿像灌了铅似的,心跳开始加剧了,呼吸开始变成喘息。恰此时,湿气从岩缝升起来,脚下的青苔抹了油似的滑,刘海被打湿也顾不上细究是雨水还是汗水肇的祸。在中途,遇见一位上了岁数的长者,他节奏分明,一步一阶,步履沉稳,起初是在我们后头,渐渐超过了我们,不待我们还过神儿,他早已遥遥领先,眼看接近山顶了。看来,生活不仅仅需要激情和浪漫,有时候更需要理智,思索和技巧啊。
书山有路勤为径。古人说得多精辟呀!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细细比照,这一层一层的山崖,正是一叠一叠储满世情典故的书卷,这悠悠长长的台阶,酷似先秦时期一捆一捆镌刻着文字的竹简呢。是啊,求学也是在跋涉,是用自己的刻苦意志和聪明才思在奋力跋涉。坦途可行固然欣慰,但山岩可攀却更能释放我们的张力和关节。记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据传,脚下这座老君岩,是当年赫赫有名的老子一气写完五千言的道德经,驾青牛腾云而去,修道成仙的地方。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典成于此,思成于此。山水靈气,智者情怀,多么值得深思啊。向上跋涉的路有时候会让我们精疲力竭,疲惫时多数人也会向往安逸,但选择了攀登就不会惧怕荆棘,选择了进取就没有理由停下脚步。因为正是这种价值的高度给了我们遥望的海拔和俯瞰的壮阔。登顶的刹那,大雾忽然像幕布一样散开,慷慨展示出这座山的神秘和大美。向自然学习,向山水学习,原来也是可以让我们辽阔和博大的。
回到农家乐,最好还是淌过那条潺潺溪水,涧水浸玉,细鳞可数,捧一捧润入喉咙,不经意间,一下子就沁入了心脾。
-
(旦上,唱) 【绕地游】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 (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贴) 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旦) 翦不断,理还乱
-
【名句】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注释与译文]宁可做乡野上成双结对、朝夕相伴的野鸭,也不愿做云彩间失去配偶、形单影只的孤鹤。两句写富贵家庭妇女爱情得不到满足的愁怨,意为与其富贵而离居,还不如贫
-
绮怀 作者: 黄景仁 【原
-
《菊花·重阳后菊花二首》咏菊花诗鉴赏 范成大
-
(节自 《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① 。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②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
-
文丞相即文天祥,他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就义于燕京。这首追挽之作颂扬文天祥的忠烈,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现实悲痛。诗的前六句皆追怀文天祥事迹并寄感慨。《淮南子》中有一个鲁阳挥戈退日的故事,乃属传说。诗一开始就反用此典,叹惜文天祥虽鞠躬尽瘁,终于未能挽救宋室灭亡的命运,不幸被俘,杀身成仁:“徒把金
-
蒲团盘两膝,竹几阁双肘。此间道路熟,径到无何有。身心两不见,息息安且久。睡蛇本亦无,何用钩与手。神凝疑夜禅,体适剧卯酒。我生有定数,禄尽空余寿。枯杨下飞花,膏泽回衰朽。谓我此为觉,物至了不受。谓我今方
-
前时送君去,挥手青门桥。路转不相见,犹闻马萧萧。今得出关书,行程日已遥。春还迟君至,共结芳兰苕。
-
【名句】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注释与译文]重持,重新拿起酒杯。两句的意思是:不要说这一杯饯别的酒太微薄,今后恐怕连这样一杯酒也难以共饮了,诗句抒发暮年离别的悲伤,表达出与友人分手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