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咏菊花诗赏析
菊花·重阳后菊花二首咏菊花诗鉴赏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这二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作者家居石湖时。
古代咏菊之诗,主要有三类:一是写赏菊、爱菊,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秋菊有佳色”;二是借菊花以自表品格,如韩琦的“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三是论菊,如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二首诗则是借菊讽世的,有其别致之处。
诗写人们重阳看菊之事。重阳与菊花的关系:汉高祖戚夫人的侍儿贾佩兰,从宫中放出,为扶风人段儒的妻子,她说汉宫中重阳有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之举。事见西京杂记。陶渊明九月九日没有酒喝,坐在宅边菊丛中采菊,望见穿白衣的人走来,乃是王弘送酒,酒到就取喝。事见续晋阳秋。汝南人桓景九月九日登高避灾,除了系茱萸,又喝菊花酒。事见续齐谐记。到了宋代,都城汴京还盛行重阳赏菊之事,见东京梦华录。
第一首:起句先写重阳后的菊花无人观赏。“寂寞”,无人到来;“东篱”,因陶渊明诗意而后人借以特指菊花栽种之地。“湿露华”,菊花带着湿露,犹鲜嫩可爱。后三字与前三字对照,以见无人见赏的可惜,七字之中,自为比照,词意充实。第二句,又申述菊花之美,与重阳前相较,进一层比照。“依前”,不异重阳之前;“金靥”,形容金黄色的菊蕊;“照泥沙”,光采照地,然只独照泥沙,有伤叹之意。第三四句,“世情儿女”,指世俗之人;说他们没有超脱的情趣,即“无高韵”,所以只能应着节日故事,“看重阳一日”之“花”,实际上意在求福求寿,不解赏花。这诗借看菊事刺世人的庸俗。
第二首:起句写过了重阳“登高节”后,菊花尚新,也即第一首前二句的意思。第二句写“酒徒”与所谓“诗客”,都没有声息了,不再来赏菊花了。第三四句说菊花在节日与节后受人们的不同对待,恰好像当官的人辞官之后,“亲交”都不再“到门”探访一样。垂车,犹“悬车”,以悬挂车子表示不再当官上朝(即“致仕”)。范成大做过大官,这时“致仕”家居,大概也尝过世人这种冷淡的况味,故见重阳后的菊花有感而一发之。 这首诗借看菊事刺世人的“势利”。
这二首诗借花抒感,感从事生,不是凭空而来,又抒发得自然,抒发得明白如话,有其独到之处。然好作议论,求明畅,不尚含蓄,又显出宋诗的特点。
-
【注释】:[1]《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知人写字五幅,皆自作诗。……为滨之上学士云:‘故乡黯黯锁玄云,……。’为坪井学士云:‘皓齿吴娃唱柳枝……。’”诗中的“食”条幅手迹作“吃”。滨之上,即滨之上信隆;坪井,即坪井芳治。他
-
王维《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通过游山的主要历程,把终南山的雄伟壮丽以及诗人的审美感
-
【3888】非洲的民主与选举(〔瑞典〕斯特凡•I•林德伯格著,程迈译,译林出版社,25 1万字,2017年1月第1版,55元)△共7章:①导论;②民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西塞山怀古 》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题解】 长庆四年(82
-
《君子不学,则夺于外诱而志不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不学,则夺于外诱而志不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朱熹 《论语集注》,立志于先类名言句子
-
小马哥:
-
鼍鼓沉沉虬水咽,秦丝不上蛮弦绝。常娥衣薄不禁寒,蟾蜍夜艳秋河月。碧城冷落空蒙烟,帘轻幕重金钩栏。灵香不下两皇子,孤星直上相风竿。八桂林边九芝草,短襟小鬓相逢道。入门暗数一千春,愿去闰年留月校栀子交加
-
[宋]杨万里梦里篙师忽叫滩,老夫惊杀起来看。前船过尽知无虑,末后孤舟胆自寒。这是一首
-
汾沮洳 作者: 蔺爱舍 【本书体例】
-
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回。车载牲牢瓮舁酒,并召宾客延邹枚。腰金首翠光照耀,丝竹迥发清以哀。青天白日花草丽,玉斝屡举倾金罍。张君名声座所属,起舞先醉长松摧。宿酲未解旧痁作,深室静卧闻风雷。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