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李光泽《阳坡坡上的柳青故居》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光泽《阳坡坡上的柳青故居》

陕北有很多叫寺沟的村庄。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是文学巨匠柳青的故乡,村里以前有过一座龙岩寺,寺沟村因此而得名。

寺沟村口耸立着一座“文学之门”,意象为繁体的“门”字,由巨大条石雕刻成的创业史铜墙铁壁种谷记等著作构成。穿过“文学之门”,就可以看见坐落在阳坡坡上的柳青故居。

柳青故居硷畔上,以路为界,一边是一棵堪称寿星的老槐树,一边是一盘老旧的石碾子。柳青故居大门上的一砖一瓦都是老古董,大门上刻着一副对联:“耕读两般堪教子,勤俭二字可传家”。推开大门,一个朴素而整洁的窑洞院落呈现在眼前,黄泥抹的窑面,风吹雨打过的窗子,片石垒的院墙,青石板铺就的院子,让你的思绪立马回到了乡下。这样想着,你的步子就会慢下来,说话的语调就会低下来,唯恐破坏了这个小院的宁静,唯恐惊扰到这个院子曾经的主人。

柳青在这里度过了十年少儿时光。

柳青出生时,家里一贫如洗,生活负担很重。本来,陕北人把家里添丁叫作添喜,可是,柳青一出生就成了家里的累赘。父亲本想把他送给邻村的人家,堂叔坚决反对,左邻右舍也来劝说,并且张家一碗米、李家一筐菜送来了吃的,小柳青才留在了父母身边。

柳青从小就是劳动能手,也是父亲的小尾巴。父亲上山套山鸡,他全程跟着,既不怕晒,也不怕累。为了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父亲领着几个小孩没日没夜地整修零星水地,栽种苹果树、枣树、梨树、杏树等经济林木,小柳青不甘落后,紧紧跟在哥哥们屁股后面,铲土、搬运石头、用瓦罐提水浇树,每次都累得大汗淋漓,实在干不动了,就歇一会。我在想,柳青成年以后,选择在长安县皇甫村定居,并且能跟劳动人民打成一片,融在一起,大概与他小时候的这段劳动经历不无关系。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小柳青也不例外。他经常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打瓦片、打水仗、踢毽子、跳绳和摔跤。本来,玩就玩嘛,输赢无所谓,可是柳青偏不,输了非要重来,摔跤的时候,被人家压倒,非要翻起来反败为胜才肯罢休。陕北有句老话:“三岁看大,六岁看老。”柳青小时候如此好胜,后来成长为中国文坛的一棵大树也就不足为奇了。

8岁的时候,柳青开始在本村私塾读书,并且有了大名“刘蕴华”。在此之前,他只有一个小名“成福”,是奶奶给起的,希望他长大成人,有福气。“柳青”则是他19岁在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学生文艺季刊上发表散文待车时开始使用的笔名。柳青读私塾的地方现在还在,门洞上“贡元”两个字依然清晰。有时候,老师让学生自己背课文,老师一走,柳青就成了“娃娃头”,领着同学们去玩耍。柳青最喜欢耍“坐朝廷”:他坐在垒了三层高的书桌上当皇帝,其他同学当文武百官。有一次,正耍得热火朝天,先生突然出现,“文武百官”瞬间乱窜,“小皇帝”因为坐得太高下不来,急得哇哇大哭。先生也不恼,笑眯眯地说:“蕴华爱耍,但课文比其他同学背得都好。”

柳青故居用两孔窑洞展示了柳青的人生历程。11岁时,柳青离开寺沟村,开始辗转到佳县、米脂、绥德、榆林、西安等地求学,之后又辗转到延安、大连、北京、西安等地工作,最后在长安县皇甫村定居。参加工作后,柳青曾两次回到家乡吴堡,一次创作了报告文学王老婆山的战斗英雄,一次创作了短篇小说在故乡和喜事。

奶奶为柳青起名“成福”,然而他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柳青有哮喘的病根,一到关中麦子扬花时节,就要出去“躲病”,这成了柳青一辈子的“必修课”。1967年到1968年间,柳青被扣上了“牛鬼蛇神”等各种大帽子。后来,遭受了妻子自杀的重大打击,柳青的哮喘病迅速发展成了肺心病,半年时间被抢救了11次,1978年6月13日去世。

柳青离开我们40多年了,但是他在中国文坛的形象始终高大。文化学者肖云儒说:“我心中的柳青是一座丰碑,是文学的丰碑,更是人格的丰碑!”

走出柳青故居,回想起2014年夏天来这里的情景,感慨万千。记得当时,柳青故居大门紧锁,我找人打开铁锁,发现院子里长满了荒草,根本无处落脚,几孔窑洞破败不堪,透过窗户瞅了瞅窑内,空空如也,在院子里默默地站了一会儿,我无言地走了。而今,阳坡坡上的柳青故居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柳青先生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

我无意间发现一个窑洞小院里挂着“柳青书舍”和“柳青茶舍”的牌子,我似乎嗅到了浓浓的书香和淡淡的茶香。

猜你喜欢
  • 凭阑人·春愁·徐再思

    凭阑人·春愁 徐再思 前日春从愁里得,今日春从愁里归。 避愁愁不离,问春春不知。 徐再思:字德可,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平生好吃糖,故号“甜齐”.曾

  • 岑参《登总持阁》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登总持阁岑参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岑参,本卷前篇已介绍

  • 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全诗鉴赏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峥嵘

  • 曾巩《拟岘台记》原文、赏析和鉴赏

    曾巩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曰拟岘台,谓其山谿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而间独求记于予。 初,州之东,其城因大丘,其隍因大谿,其隅因客土,以出谿

  • 杜甫《阆山歌》全诗赏析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 作品赏析黄鹤编在广德二年阆州诗内,下首同时作。《社臆》:阆州即今阆

  • 《红薯》贺剑强散文赏析

    深秋,我回到老家,陪二姐上山挖红薯。二姐七十有四,身体依然硬朗,每年都要种下一大片红薯,收获上千斤,做成红薯干,制作红薯粉,让

  • 白居易《狐泉店前作》全诗赏析

    野狐泉上柳花飞,逐水东流便不归。花水悠悠两无意,因风吹落偶相依。

  • 有关于锤炼类·衬逗虚字法的宋词赏析

    锤炼类·衬逗虚字法的宋词赏析 【依据】 凡人无论作何文字,欲其姿态生动,转折达意,皆不可不知虚字之用法,而填词为尤要也。长调之词,曼声大幅,苟无虚字以衬逗之,读且不能成文,安能望通体之灵活乎?惟用于小

  • 最美古诗词推荐卡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最美古诗词推荐卡,内容包括最美古诗词的读书卡,好诗推荐卡理由,最美古诗词的读书卡。王安石诗札记 千行诗文话沧桑 当我们谈及王安石的身份、在历史上的地位时,先于诗人想到的一定是政治家。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写道,他在

  • 《雁荡山》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沈括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 (1)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 (2) ,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3) ,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 (4) ,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