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千家诗全集

岑参《登总持阁》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岑参《登总持阁》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登总持阁

岑参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岑参,本卷前篇已介绍。“总持阁”,在长安城西和平坊总持寺内。总持寺系隋大业三年(607),炀帝为文帝所建,初名大禅定寺,武德元年改名为总持寺。总持为隋文帝的法号。总持,佛教术语,指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缺漏。

首联写总持阁之高。起句称其逼近云天。“诸天”,佛家称天分欲、色、无色三界,共有二十八重天,统称“诸天”。次句称其接近太阳。古代有将皇帝比喻成日的说法,所以“日边”也可理解成靠近皇宫。

颔联写旷观之景。三句写晴朗时万千街道村落尽收眼底。“井树”泛指街道与村落,因为古代主要饮用井水,为了改善生活环境,都喜欢种树,所以凡有井与树的地方,都有居民住宅。四句写五陵地区的烟雾也历历在目。“五陵”指汉高祖刘邦长陵、惠帝刘盈安陵、景帝刘启阳陵、武帝刘彻茂陵、昭帝刘弗陵平陵,该地区称五陵原,在今咸阳市北。因为浏览五陵难免产生思古之幽情,所以着一“愁”字,正如清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卷八所说:“怀古则处处生悲。”

颈联写缔视之景。五句写凭栏观赏秦岭,觉得秦岭变矮了。“槛”指阁楼上的栏杆。六句写从窗口观赏渭川,觉得渭川变小了。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两句诗都反衬了总持阁之高。其中“低”与“小”两个形容词采用词性活用方法用成动词,将眼前景物写活了,堪称句眼。

尾联写登总持阁的感想,若早明清净之理,当常奉佛祖。“清净”,佛教术语,指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金仙”,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称:“谓佛也。稽古录四曰‘宋徽宗宣和元年,诏改佛为大觉金仙’。”此说当有所承,如北齐魏书·释老传说:东汉“孝明帝夜梦金人,顶有白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

此诗结构严密,过渡自然,首联写总持阁之高,登高望远,遂引出颔联。居高临下,遂引出颈联。前六句写景过渡到后两句抒怀也是比较自然的,正如清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卷八所说:“槛外觉秦岭之低,窗中见渭川之小。不但阁高眺远,要知三千大千世界,从法眼视若微尘,所以转到‘清净理’耳。”如果我们知道总持阁是建在总持寺中,为礼佛之地,当然会觉得这种过渡会更加自然。

猜你喜欢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注释】 选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操:掌握。 圆照之象:全面观察分析作品的水平。 务:一定,务必。 博:开拓。 【赏析】 这是南朝梁刘勰关于提高欣赏者艺术修养的一种比喻说法。他在《文心雕

  •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赏析》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与欧阳修过从甚密的刘敞(字原甫)知制诰;喜祐元年(1056),因避亲出守扬州,欧公便作此词送给他。欧公曾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此词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自己扬州的生活,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

  • 《母亲的醋溜土豆片》杨瑞峰散文赏析

    在你生命的深处,有没有一段记忆让你铭心刻骨,百转柔肠?在你情感的尽头,有没有一种思念令你回味悠久,唇齿生香?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

  • 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全诗鉴赏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睡日亭午。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出檐AA26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东坡作塘今几尺,携酒一劳农工苦。却

  • 苏轼《以屏山赠欧阳叔弼》全诗鉴赏

    漫郎天骨清,生与世俗异。学道新有得,为贫聊复仕。每于红尘中,常起青霞志。屏山辍赠子,莫遣污簪珥。寓目紫翠间,安眠本非睡。梦中化为鹤,飞入长松寺。

  • 《七哀诗赏析》

    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

  • 兰亭集序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这是宴游诗序中很著名的一篇,文字朴素自然,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谢安等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这次集

  • 《不求诸心,故昬(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求诸心,故昬(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朱熹 《论语集注》,治学禁忌类名

  • 《先秦散文·左传·季梁谏追楚师(桓公六年)》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左传·季梁谏追楚师(桓公六年)》原文鉴赏

  • 《绘芳录》原文和解析

    绘芳录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书局石印本《绘芳录》目录书影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书局石印本《绘芳录》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又名《绘芳园全录》、《红闺春梦》。八卷八十回。題“西泠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