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味》付金华散文赏析
故乡的年,夹杂着丰富的迷人味道。才刚刚入冬,年的气息就在村落里渐渐弥漫。有些人家因为没有充足的粮食,早早地就杀了年猪,半大的孩子们,常在山上割一些松柏树枝,在火笼里点燃,弄出一些浓烟来熏肉,低矮的瓦屋里飘出腊肉的香味。当家的女人们则开始算计着,嘀咕着,这不多的猪肉该如何维持到来年的这个时候。
不论猪大猪小,也不论主人怎么会算计,杀年猪请客是无法减免的程序。乡里乡亲,左右邻舍,亲戚朋友,都是要请的。常听长辈们说,有些人家因为年猪太小,这一顿请客竟会吃完大半边猪肉,主人家以后的日子就只能是粗茶淡饭清汤寡水了。
家乡有句俗语,“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其实说的都是人们心底的希望和期盼。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种田能饱肚腹,过年能吃饱饭。大人对孩子们的许诺常常以过年为兑现的期限,比如做新衣裳,买新鞋,甚至只是多吃几颗水果糖的愿望。
年,就在大人们的念叨声里和孩子们的欢笑声里,一天天地近了。进入腊月,年的味道浓烈而醇厚了。瓜子花生炒熟了,猪头蹄子煮烂了,麻花馓子炸好了,米酒汤圆备足了。外出的人回家了,大红的对联贴上了,期待的年也就来到了。烦琐而零碎的事情,忙坏了大人们,乐坏了孩子们。
正月里,一家大小,出门去走亲戚,也多是吃香的、喝辣的。主人家多半是舍得的,把年前備好的菜肴和零食,都拿出来招待客人。这样的时间持续不到几天就结束了。那时流传着一句话,“过了初五和初六,一无豆腐二无肉”。正因如此,年才那样深入人心的让人守望。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对于年的期盼,开始淡然了。甚至在因为购房负债累累的日子里,惧怕过年。纷繁复杂的人情往来,催债借债的重重压力,使我真正感受到了“年关难过年年过”的凄凉心情。
当“年”来的时候,我们一家老小,一如古老传说中的村民,举杯欢庆。父亲看着满桌子的菜肴,却无法下箸,嗔怪着,“没饭吃的时候,我觉得什么都好吃,现在有了吃的,却不知道什么好吃了。”母亲抱怨着说,“当年我吃得动的时候,过年却没什么可吃的,现在有了吃的,我却吃不动了。”我知道,父亲的胃不好了,母亲的牙坏了。
看着他们双鬓斑白的头发,沟壑交错的皱纹,我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在已经过去的那些年关里,我曾经年轻的父亲母亲,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为我编织的那些美好的关于年的记忆。
我知道,久远的年的味道,一直固执地隐藏在我的灵魂深处,它常在我的睡梦里散发出亲情的温馨气息。
如今的年,终究不是存在于记忆里的,它总是以具体的形式存在于一年一度的交界处。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川流不息的超市里,摩肩接踵的车站内,一路攀升的物价表……年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地彰显着它的无限魅力。年,就是奔波的劳累;年,就是归心的牵挂。
日益富足的物质生活,让人们对于年的期盼,一天天模糊起来。年复一年的祝福,在信息化时代里,被不断地机械复制,复制成语言里最无味的成分,最终如同清除记忆般彻底删除。
我怀念年的味道,如同我怀念故乡的情怀。于是,我打电话询问二叔,故乡的年,是否同于过去?二叔在电话那端的声音,嘶哑,苍老,还带有间或的咳嗽。
故乡,那个小小的村落,平日里除了老人和孩子,已经很难见到成年的男女。尽管有着殷勤的电话问候,有着及时到家的汇款,有着邮寄给老人和孩子的衣物或玩具等等,可在故乡人的心里 ,没有儿女家人欢聚一堂的团圆饭,总是少了年的味道。
于是,每到年关,出门在外的游子,总会风尘仆仆地往家赶,赶赴那一年一次的新年的盛宴,家的盛宴。沉寂了一年的村子,在新年的氛围里,立即有了温度。
我在电话里祝福着二叔,祝福他新年快乐,也祝福我自己。
-
拿什么寄给你呢看到天山的三月扶着五十盘天一盘盘挪向峰顶的雪看到山间溪流潺潺侧身走过铺满卵石的旧河床你知道,那些骆驼草一样的灰暗日子
-
《拜月亭》 南戏剧本。又名《幽闺记》,亦题《拜月亭记》。一般以为施惠所作。施惠,字君美,元末杭州人。《拜月亭》系关汉卿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的改编本。原本不存,今存本以万历世德堂刊本《新刊重订出相附释
-
此诗第一句交代宴饮的地点,为下文的展开写出了规定的场景。第二联把大臣们写得不同凡俗,更恰到好处地吹捧了皇帝。第三联突然笔锋一转,由宴会写到了东庄周围的环境。最后归结到宴会上来,收住上文,把宴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全诗用比喻、对比、夸
-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出处】唐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意思】潜心绘画竟然不觉老年将 到,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 样淡
-
这篇学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论述的层次极为清楚,文章结构非常严密。全文分五大段。第一、二两段写古人立学,培养人才,人才出而天下治。
-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道长食尽,苦口焦唇。今日醉饱,乐过千春。仙人相存,诱我远学。海凌三山,陆憩五岳。乘龙天飞,目瞻两角。授以仙药,金丹满握。蟪蛄蒙恩,深愧短促。思填东海,强衔一木。道重天地,轩师广成。
-
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经过正中道,相送倍为情。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因声谢远别,缘义不缘名。
-
亮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洛城之分,主于将帅,多凶少吉。 [2] (《诸葛亮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校注 [1]书:书信,尺牍。《左传·昭公六年》:“叔向使诒子
-
(阮籍)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晋书·阮籍传
-
烈士夫人 异国的生涯,使我时时感到陌生和漂泊。自从迁到市外以来,陈样和我们隔得太远,就连这唯一的朋友也很难有见面的机会。我同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