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路来森《住进一粒粮食里》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路来森《住进一粒粮食里》

人,是无论如何住不进一粒粮食里的,但人的心可以。

一颗心,住进了一粒粮食里;一个人,就多了一份对粮食的理解,就愈加懂得对一粒粮食充满感恩。

孩童时期,祖母年事已高,不能下田劳作了。但每到麦收,或者秋收时节,她都会肩挂一条布袋,手端一只木瓢,到处捡拾粮食。那时候,装载庄稼的大车,常常是停留在田头进行装卸,所以,田头就总会落下一些粮食粒。祖母就坐在田头,一蹲就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挪来挪去地在那儿捡拾粮食。积少成多。她常常感叹:“种庄稼不容易,不能浪费一粒粮食啊。”

父亲在世时,饭桌上是不允许我们丢掉一颗饭粒的。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要懂得庄稼人的难处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诗句,对于诗人来说,或许还存在着些许浪漫意味,但对于庄稼人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

一粒粮食,也是有着自己的生命四季的:冬日储存,春日萌发,夏日生长,秋季收获。所以,成就一粒粮食,不易。

透过一粒粮食,仿佛能看到生活。

春天里,一位农人将一粒种子播进土地里时,田头的一株桃花正开着;一个小孩,撒欢般地放飞着一只风筝,满田野里跑;土地上,吹过和煦的风……那位农人,种下了一份希望。

夏季里,一粒粮食长成了一棵庄稼;许多粒粮食,就成就了大片的庄稼。一位老人,在地里锄地,脖颈上系一条白毛巾,一边锄地,一边擦着汗水。吧嗒吧嗒的汗滴声,敲击着老人的筋骨。累了,就停下来,在田头休息一下。看着一只蝴蝶,栖落在庄稼的叶片上;看着天空,飘过的一片片云……他笑了,那淳朴的笑赶走了疲倦。

待到秋收时,一粒粮食就变成了很多粮食,变成了一堆堆的粮食。可是,农人们会永远记住最初的那一粒。

每一粒粮食都是一面镜子,能照见农人的劳作和汗水,能照见农人的疲惫和辛苦,能照见他们累弯了的脊背,更能照见他们劳作后的喜悦,丰收后的幸福,和对一粒粮食充满感恩的谦卑。

一粒粮食似乎微不足道,但对一粒粮食的态度,彰显了一个人对劳动的态度,对劳动者的态度。故而,一粒粮食里,能让人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能看到世态人情。

让心住进一粒粮食里,你就不仅仅是懂得粮食,感恩粮食,你还会懂得更多……

猜你喜欢
  • [仙吕]一半儿·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市)人。亦说祁州(在今河北)、解州(在今山西)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rd

  • 苏轼《过庐山下(并引)》全诗鉴赏

    予过庐山下,云物腾涌,默有祷焉。未午,众峰凛然,故作是诗。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群隮相应和,勇往争骖驔。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雁没失东岭,龙腾见西龛。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暴雨破坱圠,清飙扫浑酣

  • 《河渎神赏析》

    这首词词赋本题,写神祠一日祈赛所见所感。上片从外而内,写神祠之静穆枫叶如霞,芦花似雪,此为寻常秋景;古树参天,寒鸦霜色。此为不寻常之秋色。点染外景,渲染出庄严的色彩。“昼灯”二句,摹写内景。日已当午,轻纱拂笼,光线幽暗,昼灯幂幂,珠帘垂

  • 《庄子·逍遥游》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庄子·逍遥游》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一篇优秀论文,通篇展现了庄子对人生、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思考。通过逍遥游的比喻,庄子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舒适,而不是被世俗的束缚所困扰。通过隐喻和寓言的手法,庄子引导读者反思生活的本质,提醒我们要放下功利心和物质追求,去寻找真正的快乐。这篇文章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也鼓励我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磨难,追寻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 岳阳楼记

    【题 解】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这是范仲淹被贬放邓州的第二年,滕子京重

  • (二)借助性缩小夸张- 修辞艺术

    借助于其它修辞方式进行缩小夸张的形式。 70.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刘白羽 《长江三日》) 评析 “稍差分厘,便会撞得

  • 宋词典故“于鱼得计”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于鱼得计 【出典】 《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有濡需者,有卷娄者。……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长毛,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

  • 元明清词三百首之《浣溪沙(其六) 严绳孙》鉴赏

    瘦损腰支不奈愁,扇欹灯背晚庭幽。不如眠去梦温柔。 昨夜凉风生玉砌,旧时明月在兰舟。一生真得几回眸! 严绳孙和词人纳兰性德、顾贞观友善,是清代梁溪词人群中一位重要作家,著有《秋水词》。 《秋水词》中颇多

  • 恽敬《游庐山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恽敬:游庐山记 恽敬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

  • 古代诗文名篇之戏曲·洪昇传奇《长生殿》原文、鉴赏和解读

    戏曲·洪昇传奇《长生殿》 惊变 (丑上)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咱家高力士,奉万岁爷之命,着咱在御花园中安排小宴,要与贵妃娘娘同来游赏,只得在此伺候。(生、旦乘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