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军《聆听神谕,让我沉醉在吐鲁沟》
阳光拨动着吐鲁沟的弦,神秘在绿色里漾开。
这是一片神的领地。
山峦崖树,溪瀑涧花,似乎都在凝神聆听神谕。
层层叠叠的绿,波飞浪卷的绿,潮水般在吐鲁沟的四季汹涌着。我私下猜测,吐鲁沟就是天地写在西北的一部奇书,每一页都鲜润欲滴。知名与不知名的绿色植物,于深深浅浅中恣意,把吐鲁沟淹没在碧海中,显得格外深邃,就像一首大气磅礴的交响诗。
这是神话的意境。徜徉在这碧浪里,不免让人怀疑某片浓荫中,艾丽丝正在漫游仙境,而那仙境必然与古老的丝绸之路相关。
丝绸之路的光芒确实穿透时空而来,把今日兰州映照得分外绚烂,而吐鲁沟这片神奇土地则在绿色里锻造着华美,以峰岭崖涧作骨,以石树泉花为肤。
神秘的吐鲁沟,梦幻的吐鲁沟!
吐鲁河携着雪山的情怀,从西北一路奔腾而来,穿过吐鲁沟汇入大通河。吐鲁河谷林木叠翠,景色清幽,颇有几分桃源气象,或者林木深处尚可觅到隐者的身影。
自然执笔,写就吐鲁沟这篇绿色诗赋,每个句点都是风景:山峻,峰奇,溪秀,泉清,瀑凛,林幽,草肥,花灿,果香……
风过吐鲁沟,恍然有驼铃声隔空传来,牵扯出丝路的遥远记忆。彼时的驼队,载着文明的背囊东来西去,把声声驼铃拓进了兰州大地。吐鲁沟愿意用一座骆驼峰铭记过往,牢牢衔住昔日丝绸之路的荣光,让遥远的历史寻到落点。
细细打量裹在翠色里的骆驼峰,仿佛时空深处的驼队又逶迤而来,清脆的驼铃声摇荡着日月光华,文明的鳞片散落四野。而今异域文明已然根植在兰州这片土地,一处处清真寺就像远方飘来的花瓣,散出淡淡芬芳。此时,骆驼峰静默在吐鲁沟,丝路的所有风云际遇都已敛进了浓郁的绿色中,它在蓝天下显得那样安详。丝绸之路,不正是文明的绿色通道吗?翠绿的骆驼峰有如一道神谕,于无言中诠释着古老的丝路文明。
绿色的潮水在吐鲁沟涌动,碧浪接地连天。
山麓掩映在翠色里的田畴村舍,确有几分脱离尘世的逍遥,用鸡鸣狗吠弹奏着一曲悠然的田园小调,如若孟浩然重生,不知要怎样吟诵这份闲逸。小桥,村落,便道,流水,人家……全都嵌在汹涌的绿潮中。
自然何需调墨弄彩,风景兀自成诗入画。
这诗画的氛围,轻易隔开了红尘乱象,眼前只有绵延起伏的绿,从山麓向着山巅攀爬,正试图攀上浩瀚蓝天,染绿一片片白云。而山巅确曾栖了碧绿的云朵呢,铺开来,便成了一片又一片辽阔的草场:一群群牛羊在草场上闲逛,声声牧歌与天空白云嬉戏。
天静地寂。
吐鲁沟在碧色里变成仙境,四处都是蛰伏的神谕。
哦,那高插入云的山壁上,竟然有洞天訇然中开。不知自然施以怎样的鬼斧神工,才凿出这方天镜,把一方盛景嵌入其中。
这是望向天庭的窗口么?或者这洞开的窗扉,正是大山敞开了心扉,坦然等待天地检视。敞开心门,纳进山外之山,这大约该是吐鲁沟的胸襟吧!
遥望那方天窗,心中不免有神秘荡漾。一个窗口,可以让两个世界相连。吐鲁沟是不是一个窗口?兰州是不是一个窗口?今日丝路经济带是不是一个窗口?打开心灵的窗,欣然迎接四面八方的文明之风,神早已把这个隐喻写在了吐鲁沟。石壁上洞开的天窗,正是华夏民族望向世界的眼睛,天地因开放而丰饶,世界因包容而缤纷。
神把天窗嵌入吐鲁沟的山壁中,顺便把开放与包容的理念给予了这片土地,所以千百年前才有丝路的星光照亮荒寒,才有各种文明因子缘此交互融汇。
天窗前面,众山屏立,危崖峭壁恰若奇绝歌赋,把个险字着力铺排。这样的险峰绝壁,真的会藏龙卧虎,不是么,壁角藏龙洞赫然在望。
溪水宛如游龙入洞,俄尔从洞中淌出,流珠泄玉,绽雪飞花。洞侧有巨石似猛虎踞守,把个藏龙洞守得严严实实,不知蛰伏的巨龙出洞时,吐鲁沟会不会上演一场龙争虎斗。或者龙争虎斗早已上演,你看那陡峻的石壁上,已被虎牙龙爪撕咬得奇峭峥嵘,生生把天空裁成月牙。
藏龙卧虎半月天,神在其中到底布下什么玄机?峰崖无语,溪流缄口,神秘沿石壁兀自弥漫。
更为神秘的,是孤绝天地的玉柱,利剑般刺向苍穹。那到底是山的誓言还是石的承诺?以石破天惊的气势,摒弃所有伪饰,一柱向天,把勇士风神凝固。吐鲁沟无际无边的绿,似乎只为映衬这摩天而立的玉柱,映衬这勇绝亘古的情怀。
这支刺向天空的利剑,一如神的谶语,把一种精神衔住。
第一串回响在荒漠的驼铃声,是不是就如这孤绝的玉柱,挑开了神秘的异域天空,让丝路勾联起距离遥远的文明?面对气冠苍穹的玉柱,不只吐鲁沟,整个世界都该陷入深思。这个世界,正因着那些勇往直前的猛士,才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险阻,走出历史的辉煌。在某种意义上,古老的丝路亦是一根挺拔的玉柱,高高耸立在历史天空中。
玉柱巍然,引领着吐鲁沟的万顷碧波,跨进今日丝路经济带。
这万顷碧波上,有飞瀑凌空而落,散开漫天霰雪,却被阳光幻化成五色琼花,闪烁在天空中。落英缤纷?阳光与山风联手弹奏着吐鲁沟的彩色音乐,峭拔的石壁正试图拨动玄幻天,让金色阳光与五色虹霓交汇。倘若倾了夜空银河,怕也不过这石壁泻珠的风采,天地如何厚爱着吐鲁沟,才置下这一方盛景?
真该邀来李白,驰骋开最奇诡的想象,把石崖泻珠凝成诗篇。
采得天庭落花,拾得琼府碎玉,全部交与孤峭的石崖,抛给脚下波涛汹涌的绿海,才有了这石崖泻珠的奇观吧!
万顷碧波搭起舞台,落玉飞花弹奏管弦——好个吐鲁沟,真不愧是神的领地!
这神话里的吐鲁沟哟!
王利军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2007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有散文入选红孩主编的2010年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作品获"十年发展点滴印记"网络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陶都杯"全国散文诗歌大赛一等奖,"卧龙杯"全国散文诗歌大赛一等奖, "衡湖流韵"全国征文一等奖,"赞美丽三亚"全国征文比赛一等奖,第五届"谁不说俺家乡好"全国散文诗歌征文大赛一等奖,"我美丽的吉安"全国征文比赛第一名,"夜游天下第一泉"全国征文比赛一等奖,我和镇北堡西部影城全国征文一等奖等;并多次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
不入城门来五载,同时班列尽官高。何人牢落犹依旧,唯有江陵元士曹。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画是谁的著作,内容包括古诗《画》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古诗画”的作者是谁,古诗画的作者是。古诗《画》的作者是王维,唐朝诗人、画家。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
-
清·顾贞观续残香,留好梦,鸳瓦不销霜重。千里月,五更寒,此情持问欢。阑干角,蛛丝络
-
【名句】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注释与译文]老,这里当动词用,是“使……成长”的意思。肥,使……肥。嘉树,好树。三句的大意是:小莺儿在和风中逐渐成长,青梅子在雨水滋润下长得肥硕,正午阳光下
-
原指对事物不作具体分析,无原则地、任意地否定一切的资产阶级思潮。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雅克比(1743-1819)。他正式把
-
雪中家伯愚谷先生枉过燕支山赋呈二首陈沆 其一 积雪满林屋,没我阶上苔。 三日闭门坐,悄然对寒梅。 谁知先生杖,为我山中来。 其二 七十犹好学,无人知此心。 虚怀发高论,独许吾知音。 夫子下山去,梅花香
-
摸鱼儿 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无人独舞。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
藤野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
-
丁己清明日,登定海县招宝山望海 扶桑何许,蓬莱何处?沧海一望漫漫。精卫解填,鼋鼍可驾,凌波直度三韩。云气有无间,只是天是水,无地无山。赑屃鳌掀,飓风俄起昼生寒。 从今不数鲵桓,羡秦人采药,龙伯垂竿。槎
-
师者,攻人之恶,正人之不中,能如是,则其道有立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师者,攻人之恶,正人之不中,能如是,则其道有立矣。》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