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关于白杨的若干记忆片断》阿侃散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关于白杨的若干记忆片断》阿侃散文赏析

又梦见那一片白杨了,那片苍凉的悲壮的光秃秃的白杨林。在它们上方,是无数像筝儿一样薄如蝉翼的青黄色、金黄色的叶子在飞舞;在它们脚下,是厚厚的翻卷着的“沙沙”作响的落叶在哭泣。天色一片苍茫,远处的天山雪定格成一片冰冷的蜡像。

是不是多年以前,在我的生命中这样的一片白杨早已沦落为挥之不去的宿命?

记不清多少次了,在我的文字中不断地有过关于白杨的表述,在我固执而刻意的笔触下,它们一律的笔直、高大,一律的干净、纯真,一律的充满青春的生机和生命的至真至爱——

“有两棵小白杨,一棵在南方,一棵在北方,有一天它们去流浪,相会在八百里秦川……”在我的这一段最初写下的文字里,它们成了美的化身,成了拥有甜美幸福期盼和刻骨铭心爱情的南北恋人。

“多年前在一棵白杨前/你我刻下各自的昵称/让它们站在一起/像一对乌黑的眼睛……”在我的这一段近乎素描的诗行中,白杨摇身一变,成了会“发芽”的爱情道具。

然而,这一切的表述,与现实无关,与现实中的爱情无关,与我梦中的那一片白杨无关。

有时候,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去虚构这样一些并不存在的缥缈的爱情白杨呢;我为什么要刻意回避那样一场在我生命中真实出现过的荒凉的“白杨雨”呢。

或许,文字的意义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用文字来与人沟通, 有的人用文字来疗伤,还有的人却喜欢用文字做一个茧,把自己满满地包裹起来自言自语,就如同——坚强的背后必然会有无奈的酸楚,虚构的世界里也折射出现实中的追求。

也许,我就是那个作茧自缚的自言自语者。

是的,若干年前,我确实走进过那一片梦境中的白杨,那是一片忧伤的悲凉的衰败的没有尽头的白杨林,在那个十月的北国。

那时候,人生的悲凉与自然的沧桑那么真切地重叠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年轻的我在白杨中慢慢地拾着痛苦,拾著悲憾,拾着满腹的怨恨,差点就湮没在那片白杨中。

直到今天,每一次做梦,我都不得不在白杨中奋力地跋涉、跋涉……

由此,我不得不相信,人生是有两个世界的,我们在第一个世界里武装自己,高喊战斗;我们在另一个世界里静静地注视,在黑暗中舔净自己的伤口。

猜你喜欢
  •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出处】唐白居易《 望月有感 》 【意思】战乱灾荒祖先产业荡然空,弟兄漂泊寄居他乡各西东。 【全诗】 《望月有感》 .[唐].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

  • 苏轼《送惠州监押》全诗鉴赏

    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我自飘零是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赏析》

    词篇由描写词人的自我形象开头。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描摹西湖的美景,可是“一春”“长费”“日日”“醉”等词语却传达了作者对西湖的无比留恋:“玉骢”两句写马,然而马的“惯识”是由于人的常来,马的“骄嘶”是由于人的惬意,所以三、四句是借马写人,再

  •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导读、鉴赏和赏析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

  •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本书是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H.R.姚斯的《走向接受美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R.C.霍拉勃的《接受理论》的合译本。由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前一部分是接受美

  • 《伤温德彝赏析》

    这首诗题为《伤温德彝》,中心在一个“伤”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将官温德彝有功而未得封侯一事,借汉代大将军李广的命运作比,对唐代统治阶级的赏罚不明,埋没有人才,进行了大胆的讽刺。   诗人先濡毫大书边将温德彝的卓著功勋:“昔年戎虏犯榆关,

  • 诗词《有鸟西南飞》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有鸟西南飞,熠熠似苍鹰。 ① 朝发天北隅,暮闻日南陵。 ② 欲寄一言去,托之笺彩缯。 ③ 因风附轻翼,以遗心蕴蒸。 ④ 鸟辞路悠长,羽翼不能胜。意欲从鸟逝,驽马不可乘。 【注释】 ①熠熠:鲜明貌,鸟羽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夏日南亭怀辛大 》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 【注释】 ①辛大:作者友人

  • 苏轼《奉和陈贤良》全诗鉴赏

    不学孙吴与六韬,敢将驽马并英豪。望穷海表天还远,倾尽葵心日愈高。身外浮名休琐琐,梦中归思已滔滔。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鳎

  • 名画《墨荷图》赏析

    墨荷图 近代·吴昌硕作 纸本水墨 纵一三七厘米 横三五厘米 吴昌硕,别号缶庐等,晚号大聋,是我国近代以诗、书、画、印四绝称雄一世的宗师。陈石遗评他:“书画家诗句少深造者。缶庐出,前无古人矣。”昌硕喜作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