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人生》经典散文全集
除夕,天色将晚的时候,我在一个小小的菜市场转转。
天色阴沉沉的,卖菜的已经零零落落,买菜的人也越来越少。大家都已经将该买的东西买妥,现在正热气腾腾地做菜,或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家,自己不动手了,合家老少,上馆子去,也已是正常现象,不以为奇。所以在除夕的这时候,菜市场不再热闹了,大家都回家了。
走着,看看,心里忽忽悠悠的,像是自己也有了些飘零的感觉。
走过卖葱姜的小摊,再走过卖鱼的摊,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小矮凳上,脚跟前摊着一张报纸,报纸上压着一只铜牛。
铜牛不很大,制作得很精致,半卧着,牛背上有个小牧童,小小的孩子背着个大大的斗笠,生动,感人,小孩和牛都静静的,和老人一样。
我问老人:“这是什么?”
老人说:“这是铜牛。”
旁边有人说:“你听他,哪里是铜的。”
我并不想买铜牛。
我看看老人,老人对这话无动于衷,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除夕的寒冷里,目光平平淡淡。我不知道这只铜牛是不是老人自己制作的,或者是从别的地方买来,也或者,是家传的,我想,这都无所谓,让我的心灵有所动的,是这样的一幅情景:除夕,黄昏,老人,铜牛……
我问老人:“你的铜牛卖多少钱?”
“五十。”老人说。
“不值。”旁边的人又说。
老人仍然没有说话,没有说他的铜牛值五十或者不值五十。
我在老人身边站立了一会儿,我看着他的铜牛,我想说说话,但我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也许我是觉得老人没有必要在寒冷孤寂的除夕傍晚坐在冷落的菜市场卖铜牛,犹豫了一会儿,我说:“要吃年夜饭了。”
老人好像笑了一下,但他仍然不说话。
后来,隔壁卖鱼的老板兴奋起来,来了一辆车,停了,下来几个匆匆忙忙的人,要鱼。看起来也是忙人,到一年的最后一天的下晚,才有一点点时间给家里买鱼。再忙,鱼总是要买的,年年有鱼(余),虽然时代进步到现在,但是中国的老百姓仍然有很多人喜欢传统,忘不了传统。
卖鱼的老板在兴奋的时候,没有忘记将鱼价再抬一抬,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机会,很难得。买鱼的人虽然忙中偷闲挤出时间来买鱼,倒也没有把价格弄糊涂了,于是卖鱼的人和买鱼的人和和气气地为鱼的价格讨论起来。这是大年三十,大家心情很好,没有人吵架,也没有人不讲礼貌。
卖鱼的人和买鱼的人终于谈妥了价格,他们一起动手,抓鱼,他们的动作比往日更潇洒。
卖铜牛的老人觉得自己坐着有些碍他们的事,慢慢地站起来,将小矮凳挪得远一点,将压着铜牛的报纸拖开一点,坐下。感觉仍然不够远,重又站起,再挪远一些,再坐下。
老人重新坐下后,也不看关于鱼的买卖,也不看站在他身边的我,我不知道老人他在看什么。
买鱼的人匆匆走了,一切归于平静。
菜市场的人越来越少。老人仍然无声无息地坐在他的铜牛前。
最后我也走了,我想,老人今天大概卖不掉他的铜牛。
但是这无所谓,老人坐在那里,其实并不是在卖铜牛。
-
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
【注释】:此词触景兴感,上片起首两句,从枝头和水面两个高低不同的角度,抓住梅树结子,荷叶如扇这两个富有典型性的物象 ,描绘出暮春景色 ,同时触景伤情,寄怀人情怀和怅惘心境。“团玉”指初生的青梅,圆如碧玉,故称。一个“重”字,写梅花谢落,梅子
-
笔记体小说是我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聊斋志异》当数集大成者。当代文学的笔记体小小说,同样是姹紫嫣红的百花文苑里的一朵芬芳奇葩。近
-
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总而言之: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但何以大模大样,用了这九个字的
-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
-
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1)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时作者四十九岁,正欲迈进知天命之年的门坎。
-
宗璞《哭小弟》原文 我的小弟冯钟越去了,摆放在面前的名片依然清晰,但物是而人非,才五十岁,正是精力充沛、大有作为的时候啊,可是他去了。作为小姊的宗璞,痛失最年幼的小弟,痛失奔波三十年的小弟,痛失全家人
-
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原文】 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1]衣。”次有一人复语浣衣。婢语次者:“先与其浣。”后
-
梅尧臣《送赵谏议知徐州》 鹿车几两马几匹,轸建朱幡骑彀弓。 ② 雨过短亭云断续,莺啼高柳路西东。 吕梁水注千寻险,大泽龙归万古空。 ③ 莫问前朝张仆射,球场细草绿蒙蒙。 ④ 【注释】 ①赵谏议:名及,
-
王思任:游历下诸胜记 王思任华不注、大明湖、趵突泉,济南之三誉也。东北山渡河谒岱,如雁阵点点,距翼戢止。而华不注虎齿刺天,肥而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