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李进祥《老季的口音》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进祥《老季的口音》

对季栋梁,我一般都称呼老季。一是他比我年长些,叫老季是对他的尊重;二是我们算半个老乡,叫老季也算亲切。老季的故乡有好几个,甘肃出生,宁夏同心长大,在灵武工作多年,现在又居银川。大概连他自己也分不清哪里才是他的故乡。他算是名人,几个地方都在争。他也不表态,简历上一会儿甘肃,一会儿同心,一会儿银川的,随性填写,大概也是把几个地方都照顾到的意思。见了几个地方的人,也不厚不薄,都叫老乡,还能用当地方言交谈。这样一来,他说话的口音就有好几种。有时在人多的场合,各地的老乡都有,他的口音更是不断地变化。一个人变换着不同的口音说话,那样的场景,又好笑,又有趣。

老季说话本来就诙谐有趣,张口段子,闭口故事。他似乎装着一肚子的故事,一肚子的笑料。不知是他编的,还是听来后加工的,反正是走到哪里,讲到哪里。每一个故事都能讲得有声有色,逗得人笑出眼泪来。他有着与生俱来的讲故事天赋,同样的故事,经他一讲,就有了不同的效果。有时候,他眯眯一笑,说,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他还没开讲,大家就乐了。那些故事,多与当下的现实有关,亦庄亦谐,嬉笑怒骂,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

作家一般都口拙言讷,像老季这样会讲故事、能用不同的方言口音說话的,还真不多见。同样,能把诗歌、散文、小说各种文体都写得很好的作家也不多。

老季最初写诗,诗歌作品在星星绿风等刊物上都发表了不少,但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引起关注的是他的散文。老季写了不少散文,也获得许多奖项,有些篇章还入选了中学课本。他出版过散文集和木头说话人口手从会漏的路上回来等,作家王剑冰在给他的散文集写的序言中说:“有人问,西部的散文家都有谁?我会随口而出‘宁夏有个季栋梁’。”这样的评价是很高的,实际上也是很中肯的。老季的散文大多取材于宁夏南部农村生活,用平静的文字和细腻的笔触讲述劳作的艰辛,内心的苦痛,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

但要据此就说,季栋梁是个诗人或散文家,就像是根据他说话的口音判断他的故乡一样,还是不准确的。季栋梁真正的文学成就还在小说上。

季栋梁写小说也是口音混杂的,短篇、中篇、长篇都写,农村、城市、反腐、历史各种题材都写,以至于给评论家出了难题,无法给他归类。有位评论家说:“阅读了季栋梁的数十个中短篇小说之后,我竟然一时无法从理论上给他的创作找到一个基本的归属。如果按照一种较为纯粹的理论标准来衡量,他的小说,既不是乡土小说,也不是都市小说,既不是文化小说,也不是隐私小说,既不是家庭伦理小说,也不是社会心理小说。”我不知道这段话老季自己看到了没有,他要是看到的话,也许就自我调侃了:这个怂,看着像个男人,写的文章还骚情得很;看着在城里走着,穿的衣服又土了吧唧的;看着像个当官的,啥屁事都管不了。一句话,不是个啥正经货。老季是非常善于自黑、自我调侃的。他在自我调侃的时候,一般都用的是陕甘口音,生长地的方言,那是他最根本的口音和方言,也是他最根本的写作内容。

实际上,从他早期的短篇小说寻找英雄的妻子军马祭,以及后来的吼夜麦戏偷娘老崔说事,到最近引起很大反响的上庄记,老季小说的主脉络还是很清晰的,农村题材占据着很大的份额,而且,他最优秀的小说还是乡土叙事。

这也与他的口音有关。对作家来说,口音不光提供了居住地的信息,更多提供的是一种文化背景和记忆图谱。而这,又影响着作家的写作方向和写作风格。很难想象,让一个说着吴侬软语的作家,去写西部大漠的作品;或者让一个西北汉子,写出江南水乡的氤氲之气来。

老季这个壮实的西北汉子,尽管开玩笑、讲段子的时候风趣幽默、油腔滑调,但写作的时候,却是严肃的、写实的,很多作品都直面当下的现实生活,直面农村、农民、教育、留守儿童等问题,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这是作家的良知所在,也是作家真正留给世界的口音。

猜你喜欢
  • 苏轼《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全诗鉴赏

    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汝如黄犊走却来,海阔山高百程送。庶几门户有八慈,不恨居邻无二仲。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会当洗眼看腾跃,莫指痴腹笑空洞。誉儿虽是两翁癖,积德已自三世种。岂惟万一

  • 《龟山操》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李芳明 【本书体例】

  • 《澡兰香·淮安重午赏析》

    词写于端午节,所以词中以端午的天气、习俗作为线索贯穿所叙之事和所抒之情。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盘丝”指盘旋的五色丝。端午节古人有以五色丝绕臂的风俗,认为如此可以驱鬼祛邪。梦窗词爱写美人的一部分,如手腕、足。端午节

  • 《题山水花卉册之一》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罗聘 竹里清风竹外尘,风吹不到少尘生。 此间干净无多地,只许高僧领鹤行。 罗聘(1733—1799),清著名画家。字遁夫,号两峰、花之寺僧、衣云和尚。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师金农,好禅工诗学画,为金得

  • 《访益上人兰若赏析》

    严羽以《沧浪诗话》最为后世说师者所称道。他以禅喻诗,对诗歌创作提出了一些精到的见解。尽管其中在禅、诗两方面都有错误之处,但他对佛学还是有一定研究的。他与佛门弟子不仅有联系,而且过从甚密。这首诗就是记叙他为了寻访一位法名益的和尚,过沙滩,

  • 《远去的布鞋》曾纪鑫散文赏析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是与布鞋联系在一起的。农村人吃得粗糙,对衣着也不怎么讲究,于穿鞋更是如此,哪怕非打扮不可时,也仅注重上衣下裤

  • 风俗记

    天彭号小西京,以其俗好花,有京洛之遗风。大家至千本。花时,自太守而下,往往即花盛处张饮,峦幕车马, 歌吹相属。 最盛于清明、寒食时。在寒食前者,谓之火前花,其开稍久。火后花则易落。最喜阴晴相半时,谓之

  • 〔美国〕欧文《英国乡村》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美国〕欧文 【原文】: 一位异邦人士而欲对

  • 李白《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全诗赏析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小物昧远图,宁知通方士。多君紫霄意,独往苍山里。地古寒云深,岩高长风起。初登翠微岭,复憩金沙泉。践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圆。饮彼石下流,结萝宿溪烟。鼎湖梦渌水,龙驾空茫然。早行子午

  • 古代文学作品《谏逐客书》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谏逐客书》 散文篇名。秦李斯作。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说:“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