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记
(渭南文集·天彭牡丹谱)
天彭牡丹谱共分花品序、花释名、风俗记三章,它们既前后连续,合而为一整体,又各自独立,可分别阅读。风俗记叙述彭州 (今四川彭县)地方喜爱牡丹的风俗,并抒发作者不忘收复沦陷于金人的国土的爱国情怀。
洛阳在北宋为西京,“洛阳牡丹甲天下”。彭州因“其俗好花”而有“小西京”的美名,其花事之繁盛自非同寻常。文章以此为总冒,接着便分述有关花事的各个方面。植花之多:富豪之家有花千株; 赏花之乐: 官民同择花盛处设帐宴饮;养花之难: “弄花一年,看花十日”; 售花之利:名品价值昂贵。其间还穿插对牡丹习性的介绍,最后说明彭州牡丹在官场作为孝敬上司和交好邻官的礼品的特殊用途。文章既已将彭州 “好花”之俗叙述完毕,就此结束亦未尝不可。但这样的文章充其量只是介绍一地风俗的知识小品,因缺少情感因素而不可能感动读者。
其实,下笔之初,作者便预伏了忧国之思的感情线索。当他称彭州为“小西京”,谓其有“京洛遗风”之际,何曾忘记洛阳正失于敌手呢?随着牡丹作为礼品输出彭州,作者的笔墨转移到了成都。作者痛快淋漓地描述了四川最高长官主持的一次令彭州本土相形见绌的赏花盛会。这次盛会使作者未获佳品的遗憾得到补偿,并成为接续篇首埋伏的因叙述彭州花事而中断的情感线索的契机。彭州花之于洛阳花,无异小巫之于大巫。西楼之会尚且如此赏心悦目,洛园之花将令人何等心驰神往啊! 篇末充满救国热情的感慨,既是即境所生,又在结构上回应篇首,全文因而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鉴赏和解析 - 中学古诗文鉴赏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诗中描绘了寒蝉悲鸣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句凄切动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痛感和对命运的无力。这首诗充满了忧伤和无奈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触动。这首诗通过对寒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忧伤情感,表达了对逆境时刻所感受到的无奈和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诗句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启示。
-
阿呀阿呀,失敬失敬! 原来我们还是同志。我开初疑心你是一个乞丐,心里想: 好好的一个汉子,又不衰老,又非残疾,为什么不去做工,读书的? 所以就不免露出 责备贤者的神色来,请你不要见气,我们的心实在太坦
-
作者: 顾志华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百卷,清纪昀(
-
(明)陈诚 高昌旧治月氏西①,城郭萧条市肆稀②。 遗迹尚存唐制度, 居人争睹汉官仪。 梵宫零落留金像③,神道荒凉卧石碑④。 征马不知风土异, 隔花犹自向人嘶。 【题解】 哈密火州城即汉魏以来的高昌故城
-
叶圣陶 因为纪念一位古代的英雄,大家请雕刻家给这位英雄雕一个石像。 雕刻家答应下来,先去翻看有关于这位英雄的历史,想象他的状貌,更想象他的性情和志概。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
-
词以“咏风兰”为题,副题张刻本作《题见阳画兰》,可见此篇为题兰兼咏物之作。 上阕从香气和姿态两方面对风兰作了精致灵动的描摹。“别样幽芬” 言风兰散发出不寻常的香味,这种清幽典雅的气息,是那些浓艳的花朵无法与之媲美的。风兰不仅在香气上
-
古文·阎典史传 邵长蘅阎典史者,名应元,字丽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
-
颖叔出使临洮,轼与穆父、仲至同饯之,各赋诗一篇,以今我来思为韵,致遄归之意,轼得我字。西方犹宿师,论将不及我。苟无深入计,缓带我亦可。承明正须君,文字粲藻火。自荐虽云数,留行终不果。正坐喜论兵,临老付
-
诸暨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历来文风昌盛。此次我们选择了七篇散文作一个集中展示。这些文章内容涉及亲情、友情、爱情三大主题,也抒写对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