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李延青《“摇钱草”——大同黄花记》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延青《“摇钱草”——大同黄花记》

一出雁门关就到塞外,迎面而来的是大同盆地。

龙飞凤舞的“雁门关”三个鲜红大字,顿时让我想起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描写的苍茫荒凉。这片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寒苦之地,却盛产一种娇嫩、鲜艳的可口之物——黄花。

因为气候、地理和土壤等诸般条件,不同地域出产不同特产,比如我们熟知的宁夏枸杞、新疆葡萄、杭州龙井茶、福建龙眼等等。大同以出产黄花闻名,大大小小的饭店没有一家不以黄花为食材的佳肴。

据记载,大同种植黄花始于明朝,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古时候这里本是浩淼广阔的湖泊,后因地壳运动、火山爆发,遂成盆地。富硒富锌的火山土孕育出五瓣七蕊的“大同黄花”。此花角长、肉厚、颜色鲜黄、脆嫩可口,久煮不烂,且含有丰富的钾、钙、磷、铁、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卵磷脂及微量元素硒,无论品相还是品质均居全国四大产区之冠,实乃上天赐予人类的食用珍品。

大同黄花甲天下,并非虚言。

黄花,学名萱草,俗称金针菜,别名“忘忧草”。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养生论中说:“萱草忘忧,乐为食之。”就是因它有健脑、抗衰老、有益心血管等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肯定它有利尿、健胃功能。

七月,大同黄花进入采摘期,成千上万亩黄花随风摇曳、碧波翻涌、花香袭人,既好看又好吃,吸引无数的游客来此观光、体验、品尝。这时节的大同是个绿中泛黄的世界,也是农民最忙碌、最揪心、最幸福的日子。

大同农民种黄花,也怕黄花。一斤黄花顶一斤猪肉的价,种一亩黄花等于种10亩玉米。黄花是好东西,却不是个好伺候的东西。它不像小麦玉米一季一收,得作养三年才到收获期,而且收获期短,得抢收。采摘都是每天凌晨四点左右到太阳升起这段时间,一旦花开,金黄灿烂的花朵虽然赏心悦目,营养价值却流失近半。赶上旱涝年景,不仅产量受影响,采摘晾晒不及时还会霉烂损失。所以,大同农民种了六百多年黄花,吃黄花、卖黄花,却一直没有规模化种植,更没有因为黄花改变自己的贫穷命运。

万物皆有命,黄花有黄花的命运。大同农民爱上黄花还是在中央打响脱贫攻坚战,大同市委将黄花确定为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之后。

2016年大同市委将黄花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打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专门成立了“黄花办”。农民怕天旱就给打机井、按装喷灌;怕虫灾就给上保险;怕周期长见效慢,每亩地补贴500元,贫困户另外多补500元;采摘人手不足,就帮着联系组织采摘工,动员全市机关干部帮着摘;怕没地方晾晒,就修水泥场地、建冷库、在田间地头安装烘干设备,还把学校、机关的操场、停车场腾出来给农民晒黄花。为保障可持续发展,鼓励村、乡成立合作社,支持龙头企业开发深加工产品,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现在,仅云州一个区种植面积就已达到17万亩,建成大同冰山公司等15家龙头加工企业,成立95家黄花专业合作社,培育30家300亩以上种植大户,拥有8个国家级品牌……从组织形式、科技研发、品牌打造、产品销售、龙头带动等各个环节为黄花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农民再无后顾之忧。全区黄花年产值达7亿元,乡办、村办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种植3.8万亩,达到除社保兜底外29722名人口人头一亩(非人均),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黄花成为大同第二种市花。

五月的云州大地郁郁葱葱,一派碧绿。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时说,黄花也能做成大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要保护好、发展好这个产业,让黄花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草”。

时代改变了黄花命运,黄花改变了大同农民的生活。

猜你喜欢
  • 范仲淹《次韵和刘夔判官对雪》全诗鉴赏

    蔌蔌楼台外,新辉溢四遐。云中凋玉叶,星际落榆花。岳色参差露,松声彷佛加。风流裁赋苑,清苦读书家。霜女惭轻格,蟾娥让素华。孤鸿迷鸟道,万马忆龙沙。净拂王恭氅,香滋陆羽茶。载歌劳郢谢,一奏待种牙。几处和梅

  • 《游宦十年于外归自浙东睹西山先茔周围林木气赏析》

    【原题】:游宦十年于外归自浙东睹西山先茔周围林木气象大非昔比盖缘藩篱既彻本家樵采不以时外人侵盗复无禁理势固应尔也今春忧居遂协谋兄弟俲先君旧来规橅创夹篱界庶外人知吾辈用意所在有所忌惮不肆侵盗而本家樵采亦有时云耳因以诗识岁月

  • 寓言《酸酒》意译和解说

    有上酒店而嫌其酒酸者, 店人怒, 吊之于梁。客过问其故,诉曰: “小店酒极佳,此人说酸,可是该吊?”客曰: “借一杯我尝之。”既尝毕,攒眉谓店主曰: “可放此人, 吊了我罢。” ——《广笑府》 【解说

  • 白居易《答张籍因以代书》全诗赏析

    怜君马瘦衣裘薄,许到江东访鄙夫。今日正闲天又暖,可能扶病暂来无?

  • 白居易《送鹤与裴相临别赠诗》全诗赏析

    司空爱尔尔须知,不信听吟送鹤诗。羽翮势高宁惜别,稻粱恩厚莫愁饥。夜栖少共鸡争树,晓浴先饶凤占池。稳上青云勿回顾,的应胜在白家时。

  • 《留春令·咏梅花赏析》

    咏物词在南宋时已发展成熟,周邦彦人称“缜密典丽”,“富艳精工”,史达祖继承了这种创作风格,而其除了字锻句炼外,又使情景融合无际,更加浑融。   上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词人自号梅溪,作词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爱梅之情可见一直很深。他曾往

  • 典故“赶秋”鉴赏和评析

    那时候还没有皇历,也没有哪个去记年代,不晓得隔现在多久了。在湘西,有一座大山坡,那坡的名字叫“不麦”,坡上住着一户苗家,姓“芈”(读米)。这家人只有老少三口:老头、老妈,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姑娘是

  •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入潼关》全诗赏析

    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吏谒前丞相,山迎旧主人。东瞻军府静,西望敕书频。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

  • 关于秋雨思念的古诗词(秋雨思念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雨思念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秋雨相思的诗句古诗,秋雨思念的诗句,描写秋雨思念人的古诗词。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2、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 苏轼《夜直秘阁呈王敏甫》全诗鉴赏

    蓬瀛宫阙隔埃氛,帝乐天香似许闻。瓦弄寒蟾鸳卧月,楼生晴霭凤盘云。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大隐本来无境界,北山猿鹤谩移文。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