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乡通道散文印象》花明居士散文赏析
湖南通道是一个侗族自治县,一处慰藉心灵的家园。群山挺拔,森林茂密,流泉飞瀑,鸟唱蝶舞,可谓泻韵流云,自然天成;古雅的侗寨,淳朴的民风,精美的侗锦,醉人的芦笙,飘香的米酒,可谓如梦如幻,韵味无穷。这样一个大美的通道,水墨侗乡,无不诠释着侗族这个古老民族勤劳、善良、包容、纯朴的秉性,以及和睦相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俚俗乡风。
近几年来,在这片大山深处,一群连汉话都讲不好的侗家人,用一颗纯真的心、一支朴素的笔描绘着家乡的美丽,描绘着故乡的人文情怀,其精神难能可贵。
“60后”的粟远和、杨少勇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粟远和是一名林业工作者,在他的潜意识里,以至他的民族的、区域的集体无意识中,都蕴藏着对于侗乡,对于侗乡的山山水水的深深热爱,这应该是他散文创作的原动力。听魂是作者对亲人浓浓的情感流露。以天地大美而言,抒寫着自己的情感,在十分轻松的文风中,显示出思想和艺术的逐渐成熟。望乡的作者杨少勇是一个从乡下走来的歌者,他的文字多是写农村生活的,一篇文就是一幅画,一幅乡村美景。在他的文字里不仅闻到一种乡土气息,还能够听得到抽穗拔节的声音,看得见鱼游大海的身影,质朴、自然、真实、大气,充满着泥土的芳香。
吴昌仲、龙章义同属于“70后”,梦见马龙的海以轻快娴熟的笔调描绘着家乡茶海的韵味,一片茶山就是一片海,茶山情歌则是一杯香醇的清茶,始终透露着作者对家乡的无限眷恋。永远的外婆是一篇怀念性的散文,虽属老调重弹,但是语言质朴,情感真实,真实地反映出作者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心灵感悟。
杨涵淄与黄少丽同岁,两位生于88年的年轻女作者的散文创作可谓信手拈来,是通道女性创作中的典型代表。不孤独的美食家拿捏得体,驾轻就熟,把母亲善于做美食,勤于做美食且从中获得愉悦的生活气息娓娓道来,用质朴的语言将伟大的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流浪是黄少丽的一篇心灵感悟,思想异常活跃,是作者心灵的真实记录。她是一个才女,有着敏锐的触角和独到的眼光。她对散文有多侧面的接触,有情调,有趣味,也很有思想。以女性独有的视角展示其富于联想的风格,字里行间酝酿一种浓烈的生活质感。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出处】唐孟浩然《 过故人庄 》 【意思】晋人羊祜纪念碑尚在,读后令人涕泪涟涟。 【鉴赏】 老朋友杀鸡煮饭,邀请我到他的乡村田家去玩。杀鸡做饭请客,充分表现出乡下人的
-
载酒入天色,水凉难醉人。清摇县郭动,碧洗云山新。吹笛惊白鹭,垂竿跳紫鳞。怜君公事后,陂上日娱宾。
-
西户最荣君好去,左冯虽稳我慵来。秋风一箸鲈鱼鲙,张翰摇头唤不回。
-
忽惊金印驾朱轓,遂别鸣珂听晓猿。碧落仙来虽暂谪,赤泉侯在是深恩。玉环庆远瞻台坐,铜柱勋高压海门。一咏琼瑶百忧散,何劳更树北堂萱。
-
玉管清弦声旖旎,翠钗红袖坐参差。两家合奏洞房夜,八月连阴秋雨时。歌脸有情凝睇久,舞腰无力转裙迟。人间欢乐无过此,上界西方即不知。
-
【原题】:庚寅予自莲荡泝流金甫弟顺流赴性善之招舟行不相值有感
-
《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汉·荀悦《申鉴·杂言下》,立志于先类名言句子
-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 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 去的前梦黑如墨; 在的后梦墨一般黑; 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 颜色许好,暗里不知; 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
-
《周作人乌篷船》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周作人 子荣君: 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
-
【题 解】两汉之际,谶纬盛行,社会上层和民间流行各种神秘主义,社会生活充满了迷信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