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梦※》全文、注释和赏析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
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
去的前梦黑如墨; 在的后梦墨一般黑;
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
颜色许好,暗里不知;
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
你来你来! 明白的梦。
【注释】
本篇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署名唐俟,鲁迅诗稿第二行无“时”字。
【析】 梦是诗,是自由追求的象征。梦的意象,透漏出诗人对形形色色新旧思想撞击下的祖国前途的忧虑,对古老国土上人民何去何从的深思:谁说铁屋子中沉睡的人没有过梦,谁说风雨如磐的故园没有过自由追求。尤其是在几千年封建文明的黄昏,旧的、新的,各种各样的梦,红的、黑的,五光十色的自由许诺。活脱脱,前拥后挤地在铁屋子周遭徜徉,在风雨如晦的暗夜中翻飞着花样。它有过历时性的久远:曾点缀了铁屋中百年昏睡的单调,曾谱写过直面人生的斗士血荐轩辕的悲歌。它还有共时性的幽深:墨一般黑的梦,穿过黑如墨的暗夜。梦中的人无从把捉,是梦的背景太暗,还是本做着太暗的梦。梦的内蕴到底是什么?梦象征着的自由又意味着什么?梦中的人无从领悟,因为梦里梦外,前梦后梦皆一片墨黑,看不清梦后面的影,也看不清梦消逝的路。
梦与诗,诗与梦,到底是诗人在诗中吟梦,还是梦中有诗人吟诗,这虚实交错的意境中,依稀有上下翻飞的幻影,轻轻召唤着吟梦的诗人,也召唤着吟诗的梦中人:此处有撕裂黑暗的缝隙,随我来吧,我许你重窥天地万物大好颜色,我带你挣脱尘世,向自由的天堂飞升。
真的?假的?梦中人宁可相信黑屋外有色彩斑斓的山、波光粼粼的水;诗人宁可相信黑暗外有太阳的光、大地的绿。但梦中人如何砸开那黑屋,一睹那山、那水、那太阳、那大地。诗人又怎么辨明那身影、那呼唤的声音,是天使的爱,还是魔鬼变着花样愚人。梦中人,已梦见过无数次走马灯式的喧闹节日,诗人已见惯了无数次新桃换旧符的把戏。梦中人辨不清天使、魔鬼、天堂、地狱。诗人也猜不准靡非斯特玩何样式的魔术来掳掠苦难者的灵魂。
梦中的无从选择和无所选择的梦,使梦中人大汗淋漓,辗转反侧,使诗人忧心忡忡、目眩头晕。但梦中人依然吟诗:来吧,明白如阳光、清彻如水晶的新梦。诗人依旧吟诗: 来吧,真正驱散暗夜的曙光。
诗作明里吟咏、把玩着梦,似乎空灵超脱,但骨子里是忧心如焚的困惑与焦灼,冷峭如冰与炽热似火同诗与梦闪织成又一虚实难分的意境,使作品呈现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
-
《乡间野趣》之退思补过 被称为江南水乡明珠的水乡小镇同里,到底是怎么个明珠,我也是到后来才明白的。早几年我插队在离同里不远的地方
-
作于:(1933年) 三月《鲁迅日记》1933年3月2日:“山县氏索小说并题诗,于夜写二册赠之。”山县氏即山县初男。
-
城中村 村庄盘根错节于大地,自古岿然不动,很边缘,但城市长了脚,塔吊执戟仗矛,远征而来,蚕食,鲸吞着田地。村庄小的像一个偏安的小
-
缅甸人死了以后,其家人要立即给死者浴尸。浴尸水要用水罐盛,但一罐水用完后不能再盛,所以浴尸时必须计划用水。用过的小罐要在房门外打碎。浴尸后给死者穿上寿衣,摆成仰卧姿势,并把死者的手、脚并拢,用布条拧成
-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出处】唐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二虢国夫人承主恩》。 【译注1】虢国夫人嫌脂粉反会玷污 了自己的天生美貌,只淡淡地描了描眉 毛,就去朝见皇上了。却嫌脂粉污颜 色:
-
【名句】真积 ① 力久 ② 则入 ③ ,学至乎没 ④ 而后止。 【注释】①真积:真诚地积累。②力久:力行而能持久。③入:入门,有成就。④没:同“殁”,死。 【释义】认真不懈地学习积累,时间长了就一定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文,内容包括传承诗词文化800字作文,古诗文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根的八百字作文,弘扬中华古诗文化的作文。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诗、宋词、元曲……古诗词是文化的精髓,多少年,多少人为其倾倒。李白的浪
-
传奇小说。清王晫撰。王晫(1636—1683以后),初名棐,字丹麓,号木庵、松溪子,人称松溪主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生于明崇祯九年,卒于康熙二十二年之后。诸生,未曾出仕。《今世说》有自述说:“喜
-
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飡。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
-
古诗词《舟过安仁》写成一篇小作文(把《舟过安仁》这首古诗改成一篇文章,400字左右~)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舟过安仁》写成一篇小作文,内容包括把《舟过安仁》这首古诗改成一篇文章,400字左右~,(舟过安仁)古诗改写作文,把舟过安仁改写成一篇小短文。那天,诗人杨万里在河边散步。清凉的微风抚摸着他的脸,使他神清气爽;高大的老树投下一片片绿荫,使他感觉身处深幽丛林一般。一切都那么宁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