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鬼
【题 解】
两汉之际,谶纬盛行,社会上层和民间流行各种神秘主义,社会生活充满了迷信色彩。“订鬼”,意指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鬼的认识。王充从生活实况出发,尽力地解释了“鬼”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在当时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王充主张一元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分化出来的。人与物禀气而生,气散而亡,天道自然无为,没有意志和神灵,社会上流传的天人感应、灾异谴告是不存在的;人死犹如火灭,精气散归于空间,因此没有鬼魂,鬼是精神错乱引起的幻觉;圣人不能前知生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一切言论要用经验和效果来判定是否真实。这一点,在订鬼一文中表现得很明显。
订鬼一文善于用类比来说理。用“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及“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两个典型的例子来得出结论:“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从而诠释了人会“见鬼”的原因,对人们有一定的启发。文章还善于从生活实况出发,通过分析人生病时的种种表现和感受,解释了为何人在病中更易“见鬼”的原因,也较能为人所信服。
值得一提的是,王充对人“见鬼”的分析尚有片面性,说法也未必完全合理,但他的“无鬼论”和他能结合生活思考问题的实践精神,直到现在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
自古天下事,及时难必成。为谋於未然,聪者或莫听。患至而後图,智者有不能。未远前日悔,可为来者铭。熙熙彼西人,老死织与耕。狂羝一朝叛,烽火四面惊。用兵五六年,首恶竟逃刑。仰赖天子圣,乾坤量包并。苗顽不率
-
亦知世是休明世,自想身非富贵身。但恐人间为长物,不如林下作遗民。游依二室成三友,住近双林当四邻。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香山闲宿一千夜,梓泽连游十六春。是客相逢皆故旧,无僧每见不殷勤。药停有喜
-
宫漏三声知半夜,好风凉月满松筠。此时闲坐寂无语,药树影中唯两人。
-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作品赏析【注释】:住一师是一个僧人。“远公”即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诗中用“远公”来代称住一师,可见
-
浔阳迁谪地,洛阳离乱年。烟尘三川上,炎瘴九江边。乡心坐如此,秋风仍飒然。
-
菩萨蛮 【宋】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 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 水上鸳鸯裕 凝恨对残晖, 忆君君不知。
-
《三国两晋南北朝·刘义庆·左太冲作〈三都赋〉》内容简介和鉴赏
三国两晋南北朝·刘义庆·左太冲作〈三都赋〉 南朝宋志人小说。刘义庆撰。原载《世说新语·文学篇》。徐震堮《汉魏六朝小说
-
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寄言处世者,不可苦刚强。龟性愚且善,鸠心钝无恶。人贱拾支床,鹘欺擒暖脚。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彼固罹祸
-
送终 韦应物 奄忽逾时节, 日月获其良。 萧萧车马悲, 祖载发中堂。 生平同此居, 一旦异存亡。 斯须亦何益, 终复委山冈。 行出国南门
-
自笑走红尘,流年旧复新。东风半夜雨,南国万家春。失计抛渔艇,何门化涸鳞?是谁添岁月,老却暗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