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口老井》张春菊散文赏析
每当我喝矿泉水的时候,就会想起老家的那口老井,老井的水纯净、清澈、甘甜,比现在的矿泉水好喝。老井的人气还好,它能把乡情加深加浓,叫你无论身处何地都不会忘记。
那口老井就在我家的隔壁。何年何月修建的,我记不得,自打我记事起它就存在。井口是方形的,井很深,井口处有一层水草,绿绿的、滑滑的,一看就知道这井有些年头了,井上面有一架木头辘辘。在不懂事的年龄就胆大地用手去扶辘辘把,然后把井绳抻下一截,稍微一坠,辘辘把会随着井绳下沉“咕噜噜”的空转起来。大人看到后会大声呵斥:不想活啦。然后是找到家长告状,自然回到家后挨一顿训。
老井里的水很甜。尤其到了夏天,在地里忙了半天活的人们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拎上水桶到老井汲一桶新鲜的井水。等及喝的就用水瓢盛了喝,等不及的干脆就俯下身低头,两手把水桶侧歪一下,嘴在桶边“咕噜咕噜”痛快喝起来,饮牛一样,完了那人会“啊,真甜”抬起头长长舒一口气。新鲜的井水驱热润肺,此刻,喝一口比蜜都甜,爽死了!
老井在那个年代把乡情拉近了。记得在夏天,每到太阳落山的时候,井台上挑水的人就排成了队。无论谁来得早或是晚,只要把桶放在那里,人随意地蹲在地上,或是依着扁担背靠墙,或是把扁担放在水桶上面、屁股坐在扁担上,等着,排的队无论怎样松散都不会乱,谁都不加塞。轮到谁谁就到井台上汲水,轮不到的就在那里拍大腔。如果谁家急用水做饭,吱一声,汲水的人会热情地把自己桶里的水倒给对方,旁边的人谁都不会反对。在这里能听到各种故事、绯闻、传奇、笑料。偶尔你会听到“轰——”一阵哈哈的大笑。那准是有人爆出了笑料。笑声是那么的纯真幸福。也有懒散的男人躲避家务活,下工到家后就挑上扁担到老井处排队,其实家里也不一定缺水,目的就是到那里凑会热闹,开心一笑。孩子们也会凑热闹,趁人多的时候,这里躲一躲,那里藏一藏,做着他们的游戏。即使在大人们的身前身后转来转去,只顾说笑的大人们并不烦,还会亲切地伸手抚一下他们的头,表示亲热。
曾经的那口老井拉近了亲情,开阔了心情。
后来,人们改用了自来水。老井被闲置起来。再后来就干涸了。老井曾经的热闹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在回忆的时候,那口老井的笑声依然在心里回荡。
-
亲故久别,老大重逢,说起往事,每每象翻倒五味瓶,辛酸甘苦都在其中,而且絮叨起来没个完,欲罢不能。窦叔向这首诗便是抒写这种情境的。 诗从夏夜入题。夜合花在夏季开放,朝开暮合,而入夜香气更浓。表兄的庭院里恰种夜合,芳香满院,正是夏夜物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二年级描写树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二年级关于树的诗句古诗,一二年级描写植物的古诗,一二年级描写植物的古诗。树木丛生,百草丰茂bai。 (汉.曹操du.《观沧海》)2、绿树村边合,zhi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dao然.《过故人庄》)3、鸟宿池
-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出处】唐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
-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2 ,君向萧湘我向秦 3 。 【注释】 1.淮上:淮,淮河,我国大河之一。淮上,指扬州。 2.风笛:风中的笛声。离亭:即长亭、短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芭蕉,内容包括"芭蕉"在古诗中代表的意象(在线等,急),芭蕉在古诗文中主要表达什么和什么,诗歌中芭蕉代表什么。梧桐、芭蕉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金农 砚水生冰墨半干,画梅须画晚来寒。 树无丑态香沾袖,不爱花人莫与看 ① 。 【注释】 ①莫与:不给。 【评说】 本诗选自故宫博物院藏金农《墨梅图》题诗,又见金农《冬心画梅题记》。 金农的这幅《墨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古诗词解释,内容包括初中古诗词的鉴赏意思,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的课外古诗词的解释,谁有3首以上的初中古诗词带解释。竹里馆 【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光从空中映照。
-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作品赏析【注释】:南陵:今安徽省南陵县。【简析】:客中寂寞,更加想念亲友,这本是一种共同的感情。怀疑对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先父徐公墓志铭》(徐俊) 先父徐公,名讳昌先,别号水清。祖居赤壁大梅畈徐庄。民国十八年生,新华五十二年卒,享年七十有三。葬于居宅后山阴坡向阳处。 先父夙遭闵凶,幼年失怙,
-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出处】唐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意思】天空中没有一丝薄云,也看不见银河。清风吹拂夜空,明月洒下洁白的光辉。诗句写中秋夜景,意 在烘托一个清冷幽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