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母爱伴我行》何龙飞散文赏析
母親虽然是个直肠子、不善言辞的农家妇女,但她默默地奉献着母爱,伴我温暖而坚实地行进在人生旅途上。
母亲二十三岁那年,嫁给了父亲。第二年,便生下了我。当时,父亲在外地插秧,母亲一人在家,把我放在床上盖好后,毅然地烧涨水,把剪刀放进去煮,就算消毒,再咬紧牙关,剪断了脐带。随后,听见门外有脚步声,发现是二奶,便叫其进屋帮忙,将我打理好。那时的母亲已十分虚弱,不得不躺到床上休息。听着我呱呱呱的叫声,看着我红扑扑的脸蛋,母亲痛苦的表情消失了,微笑挂在了脸上。
吮吸着母亲的乳汁,我一天天长大。母亲对我关怀有加:要参加大集体劳动挣工分,就把我用背篓背着或用背带绑在背上,一举两得;她瞌睡大,易致我盖不上被条而感冒,就在睡前叮嘱父亲半夜起来看看,如果感冒了,就将我夹在父亲的腋下、盖上被条出出汗,尽早康复,结果管用,令母亲欣慰;劳动之余,母亲总爱坐下来端详、抚摸、逗乐我,与父亲一起议论我,在心底虔诚地祝愿我长大后有所出息,实现一辈更比一辈强的夙愿。弟弟出生了,与我争奶吃。母亲不得不叫父亲把我送去四十里外的外婆家隔奶。尽管我不在身边,可母亲日夜思念、担心我,要么叫父亲隔段时间去看望我一次,要么听到二姨传来我平安的消息时,才会感到踏实。不久,我回到母亲身边,吃到了母亲煮的红薯饭、炒白菜等可口的饭菜,尽管油水少得可怜,但能填饱肚子,也是一件幸事。母亲带我去十五里外的老场摘构叶来喂猪,不幸的是我不慎掉到石缝中,昏了过去,还起了大包,着实把她哭成了泪人儿,赶忙背着我去医治。幸好,抢救及时,我无大碍,方才宽慰了母亲的心。邻里关系不和谐,父母商议后三次搬家,考虑到我和弟弟的安全,总是把我们视若宝贝保护起来……在母亲的关爱下,我茁壮成长,出落成一个皮肤白皙、眉清目秀的“娃儿”。
读书了,母亲更是为我操劳不已。早晨五时左右就起床,除宰猪草、煮猪食外,重点是为我做早饭。无论干饭、稀饭,还是炒菜,或者从坛子里取酸咸菜出来佐餐,都得烧大火、洗锅、淘菜、切菜、爆炒,够母亲忙的了。当我吃完早饭时,母亲的笑容就灿烂开来。要是我嫌饭里有糠壳嘴而少吃或不吃时,母亲会歉疚不已,就会提前捡净糠壳嘴再做饭,确保我吃得开心。中午,我在学校,母亲就对着学校的方向,祝福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晚上回家后,母亲穿上围裙,又跳起锅边舞,为我们一家烹煮出那年月相对而言的美味。这一切足以让我感动,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尤其是为了改善我的生活,母亲会安排父亲去乡场或大队屠户家割肉回来打牙祭。当蒜苗回锅肉、块块咸菜回锅肉飘香时,我早已垂涎欲滴,狼吞虎咽,连声称道母亲的手艺。母亲见状,希望我补充好营养发奋读书。如此阵势,我还能说什么好呢,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家里经济拮据,母亲就与父亲一道,节衣缩食,尽可能地为我缝制棉衣、棉裤、的确良、蓝卡奇等衣服,尽可能地为我筹、借、贷资金,解决我的学习费用问题。特别是在我急需用钱时,母亲与父亲一样愁眉苦脸,再下定决心,挑、背大米、玉米、鸡鸭蛋、青杠锄把、菜头或冒着酷暑到河沟边割水竹棍去卖,俨然巾帼不让须眉,哪怕是中暑或晕倒或埋下病根,也在所不惜,硬是靠着苦干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为了从长计议,母亲坚持养猪、鸡、鸭,实现滚动出栏(槽),攒足了书学费,给我创造了安心读书的环境。为了买到一本新华词典,母亲带着我步行三个小时,再到江边坐船去城里,终于如愿以偿,激发了我勤奋学习的动力。我在学校不顺心时,母亲得知情况后,不会表达的她就叫父亲步行前去沟通、疏导,直到好消息传来时,悬着的心才平静下来。当我两次中考失败后,母亲的心里很难受,曾产生过动摇的念头,然而想到不读书没有出路、事在人为等道理,在父亲的劝导下,又支持我重读了,用她直白的语言简短地给我打气后,便去忙她的事了。正是在母亲的支持下,在母爱的激励下,我重读一年后,总算考上了中专,跃出了农门,给了母亲最好的慰藉。母亲把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与父亲一起把田土种植得硕果累累,把养殖业发展得欣欣向荣,就解除了我读中专时的后顾之忧,使我每次回家都能带走饱含着母爱的土特产,聆听到母亲直爽的教诲,顺利当上学生干部、入党、毕业。
参加工作后,母爱依然浓烈,够我享用的了。经过高不成低不就的折磨,我的恋爱陷入了困境。母亲知道后,不但不责怪我,反而鼓励我“天涯何处无芳草”,并到处托人为我物色对象。功夫不负有心人。母亲亲自把关,拜托熟人为我找到了理想的人选,再历经半年的相恋,我最终抱得美人归,了却了母亲的心愿。安家在城里,妻子那年特忙,年幼的女儿需要照顾。母亲顾不得晕车的痛苦,坚持步行到江边,乘船到我家,替我照顾女儿一年,减轻了我和妻子的负担,令我感激不已。每年春天,母亲就采来竹笋,剥去外壳,切成片,加水浸泡,再晒干,利用赶场天步行着为我背来干笋片,叮咛我及时吃,不然坏了划不来。夏天,母亲种的西瓜成熟了,因为挂念着我,便背来西瓜王,抚慰我的味觉,惬意我的灵魂。每次回家拜望母亲时,总能吃到各色美味,总能和母亲一起忆苦思甜,总能在走时得到母亲送的土特产,总能在领受母爱中禁不住潸然泪下。
如今,母亲年近古稀,银发早生,身体佝偻,老态龙钟,可她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与父亲一道坚守在老家,耕耘着田土,挂念着我及家人,依旧通过打电话、做美食、送土特产、摆龙门阵等方式,力所能及地诠释着深深母爱的真谛,温暖我充实而幸福的人生旅程。作为儿子的我,只有感恩并尽力回报的份了。
-
【原题】:万侍御赴判剑州过金陵有赠(君以边事论政府行)
-
古代诗文名篇之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文·诸子散文·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
-
传统认为,绝句在形式上可以看做律诗的一部分,故绝句又叫 做截句。以二联对仗与否作为评价标准,形式上可以分为首尾截 式、中间截式、前截式和后截式四种。 (1)首尾截式。 首尾截式是绝句中最常见的形式,即
-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① 。夫射柳叶者,百
-
这首诗以秦筝为题作歌写送别。全诗可分为三层。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秦筝的音调特色。以“汝不闻”点明此歌乃是为肖正而作,并且强调秦筝,引起全诗,“苦”,概括了秦筝声调的特色。次句又以秦筝构造的复杂暗示曲调将不同寻常。三、四两句则具体写秦筝
-
丹青已是前世,竹石时窥一斑。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
-
【原题】:庚申秋夜予卧病孤山闲读虎关女郎秋梦诗怅然神往不能假寐漫赋一绝并纪幽怀予巳作木石人尚不能无情后之览者当如何也
-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唐代战争频仍,大量士兵从军服役、镇守边关。夫妻分离、亲人流散的现象相当严重。所以在唐诗中,“闺怨” 、“寄夫”一类的作品为数不少。这
-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
精品唐诗之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白居易《燕子楼(三首)》 白居易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