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寄夫》赏析解读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唐代战争频仍,大量士兵从军服役、镇守边关。夫妻分离、亲人流散的现象相当严重。所以在唐诗中,“闺怨” 、“寄夫”一类的作品为数不少。这类作品,大多以妇人思念丈夫为主题,情意绵绵,哀怨动人。然而这些作品的绝大多数,为文人拟作,往往凭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观察体验,以女性的口吻写成; 其中只有少数出于妇人之手,陈玉兰的 寄夫 诗,为出自女性所作而又著名的一首。
诗写得通俗易晓、明白如话。先叙丈夫应征入伍,镇守在遥远的边关,弃下妻子在家乡吴地。继以西风骤起,妻子因西风袭身,觉有凉意,立即想到远在边关的丈夫。唐时戍关,一般在西北。北地高寒,使居于南方吴地的妻子因严冬将临而为丈夫的寒冷发忧。于是赶制了寒衣,急急寄出。寄时挥泪作书,备述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以“千行泪”作概括描写,心境宛然如见。最后回到本题,惦念寒流来时冬衣能否已经寄到丈夫的身边。
这诗的主要特点是感情真挚。丈夫从军,妻子留在故乡,千里睽隔,两地相思,恩爱夫妻不能团圆,离别之苦,自不待言。在寄寒衣之时,向丈夫捎带家信,应讲些什么呢?纸短情长,难以下笔。这诗以无限深情的语言叙述妻子寄衣思夫的经过。读了这诗,女主人公的多情贤惠和对丈夫的体贴入微,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黄叔璨 唐诗笺注说此诗: “情到真处,不假雕琢,自成至文,且无一字可易,几于天簌矣。”是很有见地的。
这诗题为 寄夫 ,叙寄寒衣经过,看上去好像平淡无奇,实际结构严密,富有层次,并寓有深意。首句 “夫戍边关妾在吴”,揭示了夫妻分离的严酷现实,诗中的一切都基于这个现实。是一在边关,一在故乡,才有妻子的朝朝暮暮思念丈夫。一般来说,是 “西风吹妾妾忧夫”才萌发起寄送寒衣之念;但从下一句 “一行书信千行泪”所表达的万千情意来看,这句的寓意应广泛得多。“妾忧夫”,实际是时刻萦怀的心病,即使是春风桃李之日,秋雨梧桐之时,同样也会产生思夫、忧夫之念。所以 “西风吹妾”,不过是举一概百的一个例子。在“夫戍边关妾在吴” 的前提条件下,发生在妻子身边的每事每物,其实都可引出对丈夫的思念。故下句即以 “一行书信千行泪”概括表达女主人公天长日久所遇到的种种痛苦。诗意就是这样一环紧扣一环,环环深入的。
在艺术手法上,这诗至少有两点是可取的。首先,它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写法,在传情达意方面,易于直抒胸臆,正与这诗的诉述心意结合,故读来感到情真意切。其次,在使用复字上也是成功的。近体诗一般应尽量避免字有重复。这里上联用了三个 “妾”字,妻子的脉脉情深,呼之欲出; 同时又使诗句前后回环相应,美如贯珠。下联 “行”字、“到”字连用,亦结构缜密,上下呼应,读来琅琅上口,具有优美的音乐感。
-
宋词《摸鱼儿(送王子文知太平州)》原文、注释和点评 -全宋词
送王子文知太平州 ① 怪朝来、片红初瘦,半分春事风雨。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芳草渡,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语。无端杜宇,报采石矶 ② 头,惊涛屋大 ③ ,寒色要春护。 阳关唱,画徘徊东渚,相逢知
-
秦观《次韵子由题平山堂韵》 秦观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微澜。 游人若论登临美,顺作淮东第一观。 这是一首扬州名胜纪游诗。作者秦
-
两三月前,报上好像登过一条新闻,说有一个卖报的孩子,踏上电车的踏脚去取报钱,误踹住了一个下来的客人的衣角,那人大怒,用力一推,孩子跌入车下,电车又刚刚走动,一时停不住,把孩子碾死了。 推倒孩子的人,却
-
《 小寒食舟中作 》 .[唐].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释】①小寒食:指寒食
-
(节自 《孟尝君列传》) 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 ① 。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 “勿举也 ② 。” 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 “吾令若去此子,
-
步出城东门,试骋千里目。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渭北走邯郸,关东出函谷。秦地万方会,来朝九州牧。鸡鸣咸阳中,冠盖相追逐。丞相过列侯,群公饯光禄。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部教育培训教材•港澳台工作卷
【36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部教育培训教材•港澳台工作卷(马建堂总主编,徐泽等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1 8万字,20
-
鹧鸪——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伴湘江畔,苦竹丛
-
山中寡妇杜荀鹤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
-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谋猷为相国,翊戴奉宸舆。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馀。旧里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