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田制
西晋初颁行的封建土地制度。屯田制废止后,西晋政府为了限制士族地主滥占农田,调整田租、户调以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便乘平定东吴、统一全国的有利形势,于太康元年(280)颁布占田令。主要内容有两项。其一是品官占田之制。规定官僚地主各以贵贱占田,第一品占田不超过五十顷,以下每降一品递减五顷,至第九品可占田十顷。品官占田,须以拥有相应劳动力从事耕作为条件,故又辅以荫客之制,规定六品官以上可荫佃客三至五十户,衣食客三人;七品以下可荫佃客一至二户,衣食客一至二人。荫户、荫客都是私属身分,归主人驱使,不再负担国家徭役。其二是平民之占田制,规定男子一人可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平民占田,须以承担赋税徭役为代价,故又辅以课田、户调之制。课田制规定丁男(十六至六十岁为正丁)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十三至十五岁或六十一至六十五岁为次丁)二十五亩,次丁女不课;每亩课田收租谷八升;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则交纳义米或算钱。户调制度规定丁男之户每年交纳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立户的,纳半数;边郡民户减纳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少数民族每户只纳賨布一丈至一匹。在占田制下,户调比曹魏时的自耕农增加了一半,田租增加了一倍;但与曹魏屯田制下的佃客相比,赋税负担则有所减轻。且占田不分年龄,而课田有及龄不及龄之别,占田额又高于课田额,这对鼓励垦辟荒土,扩大耕地面积,也有一定作用。关于占田与课田的关系,史学界有不同看法,唐长孺西晋田制试释(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认为,课田数在占田数之内,占田数是允许保有土地的法律限额,未必都能占足,课田数是摊派租赋的实际定额,不管田地是否占足,都按此数征收;高志辛西晋课田考释(魏晋隋唐史论集第一辑,社会科学出版社)认为,课田数在占田数之外,课田(公田)由屯田转变而成,同占田(私田)是同时并行的两种土地制度。了解占田制问题,可参阅的材料主要有晋书卷二六食货志,唐徐坚初学记卷二三引晋故事等。
-
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从此西风瘐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
-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时间的名言_诗句,内容包括有关时间的名言,谚语,诗句?,关于时间的名言;格言和诗句,描写时间诗词名言。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2、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
-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
(孔)子曰:“有教无类 ① 。”(《论语·卫灵公》三十九) 注释 ①类:类别。 【译文】 孔子说:“人人皆可教育,没有什么类别(有高低贵贱之别)。” 感悟 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前封建时代,孔子主
-
商挺戴月披星担惊怕, 久立纱窗下,等候他。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
-
题解 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在大约五十三、四岁,基本上写成了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的伟大著作《史记》以后,所作的一篇序言。原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关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第三
-
SUNDRY PROGNOSTICATIONS FOR THE ASTRONOMICAL ANDMETEOROLOGICAL APPEARENCES 《天文气象杂占》是中国古代天文气象著作,撰人和著作
-
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755—?),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