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源《城东早春》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杨巨源(755—?),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德宗贞元五年(789)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进士,尝任河中节度使从事。历太常博士、凤翔少尹等职。穆宗长庆元年(821)为国子司业。四年(824)以河中少尹退归乡里。杨巨源的七言诗在中唐颇为突出。全唐诗录其诗一卷,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三首又五句。
城东早春中的“城”当指长安,此诗写诗人早春游长安城东风景区的感想。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谈道:“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其实唐代也有以议论入诗的现象,此诗就是一个例子。
前两句从正面说明探春要趁早。首句写诗人心目中的美景是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诗家”即诗人,“清景”即清新的景物。次句对“新春”的景象作了具体说明,也就是在柳枝的嫩芽有些刚刚泛黄,有些还没有泛黄的时候。“半未匀”指柳芽的颜色不均匀,而这恰恰最早透露了春天到来的信息,能注意到这一点的却很少。
后两句从反面说明等到繁花似锦,游人如织时,你再去凑热闹,那时的春色就没有看头了。“上林”卷一宫中题已介绍,可参看。这里泛指长安城东的风景区,如灞桥一带有山有水,多柳树,风景如画,是人们爱去的地方。
南宋谢枋得唐诗绝句注解已经注意此诗的写作特点,指出:“此诗喻士大夫知人,当于孤寒贫贱中求之,若待其名誉彰闻始知奖拔,特众人之智,不足言知人矣。”这首诗的议论是通过形象来进行的,正因为如此,读者可以对诗歌进行这样或那样的理解,但是这首诗旨在说理还是显而易见的。
-
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 ① ,数也 ② 。人伦并处 ③ ,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 ④ ,皆有可也 ⑤ 。知愚同 ⑥ ;所可异也,知愚分。 势同而知异,行私而无祸,纵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
-
秦州杂诗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 候火云烽峻,悬军幕井干。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作者
-
石崇:金谷诗序(节选) 石崇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
-
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萦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鄽。凤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重檐交密树,复磴拥危泉。抗石晞南岭,乘沙眇北川。傅岩来筑
-
方孝孺 举世皆宗李杜诗,不知李杜更宗谁?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辞。 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每无俦。今人未识昆仑派,却笑黄河是浊流。 论诗绝句,最要独具卓见。这两首诗就是针对当时两种通行的观点,
-
【生卒】:1898—1977【介绍】: 日本新感觉派*小说家,后出家为僧,法名春听,生于横滨。他是第六次《新思潮》、《文艺春秋》、《文艺时
-
陆游《入蜀记(节选二)》 陆游 八月一日,过峰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保留人才的诗句,内容包括我想知道有关描述人才的诗句,关于人才的古诗词,我想知道有关描述人才的诗句。满江红 魏了翁 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未问人间多少士,一门男子头头立。只其间、如许广文君,谁人识。冠盖
-
典源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雠
-
(宋)苏轼 伟哉造物真豪纵, 攫土抟沙为此弄①。 劈开翠峡走云雷, 截破奔流作潭洞②。 因随化人履巨迹③,得与仙兄蹑飞鞚④。 曳杖不知岩谷深, 穿云但觉衣裘重。 坐看惊鸟救霜叶⑤, 知有老蛟蟠石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