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竹林深处是我家》林宝兴散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竹林深处是我家》林宝兴散文赏析

赣西宜丰县云峰坛南麓,有一座连绵不断的竹林山,叫罗家山。山上竹林似海,郁郁葱葱,山脚下就是我的老家。

我生长在竹林深处,从小就与竹子有着不解之缘。那片片小竹叶,就像是我的双脚,踏遍竹林每一个角落;那尖尖竹笋,犹如我的童年,在山风吹拂山雨洗礼下顽强成长。

关于竹林的记忆,是我最初始又最刻骨铭心的,它由一串串或欢快或酸涩的故事交织在一起。记得第一次走进竹林,父亲半驼着背,腰间扎着一条白围布,后背的围布间顺插着一把进山用的柴刀。我紧跟在父亲身后,沿着狭窄而陡峭的山路进入林子。在我耳旁响起的,除了父亲坚实的脚步声,还有惊飞的百鸟声和那林间小溪的潺潺流水声。

父亲是竹林山的主人。看山护竹,父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每每砍伐一根毛竹,父亲会在竹蔸上用刀嘴把竹节捅穿,这样竹蔸会盛住天水,滋润它埋在土里的竹根,来年又会发笋长竹。竹林里的劳作,比如垦山、砍竹、捡竹,都是非常苦累的。有时,累极了的父亲便会吆喝几声,引得山风吹得竹叶沙沙作响,声音在竹林中久久回荡。

其实,母亲也是竹林的常客,干着和男人一样的竹林活。母亲还有一项“拿手活”——挖冬笋。每到冬季,母亲会带上挖笋专用锄头,背着竹篓、柴刀和盒饭进山。母亲只要看看某棵竹子的竹叶和偶尔裸露的竹根,就知道有没有冬笋。母亲很能干,不一会儿工夫,大大小小的冬笋就出土了。一天下来,多则四五十斤,少则十几斤冬笋,就成了母亲的劳动所得。母亲把挖来的冬笋挑到集市去卖,接济着家庭生计。因为母亲,我也喜欢上了挖冬笋,但挖的数量寥寥无几,而且常常会把冬笋挖烂,弄得母亲直喊“可惜可惜”。

我的兄弟姐妹都是干竹林活的好手,砍竹、拖竹都争着去干。特别是大哥和二哥,他们不仅能砍,还能用灵巧的双手,把竹子破成竹篾,编织成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斗笠、箩筐、土箕、竹篮和鱼篓。时常,我们兄弟几个会提着自编的鱼篓,到水田里抓泥鳅和黄鳝,弄得满身泥巴,却也收获颇丰。母亲把泥鳅、鳝鱼收拾好,在锅里一阵煎炒,端上桌时已是香气扑鼻,惹得我们兄弟姐妹馋得要命,饭量大增。童年的那份乐趣、那份辛苦,为我此后的人生旅途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十二岁那年,我带着父母的嘱咐和兄弟的鼓励,告别竹林山。我用父亲亲手做的扁担,一头挑着木箱子,一头挑着旧得发黄的被子,沿着通向山外的沙石路走上了求学之路。我不时回望那片随风摇曳的竹林,那条流水潺潺的小溪,呼吸著那熟稔无比的乡土气息,心头涌起一股深深的眷恋。

往事悠悠。

如今离开家乡已有三十多年,我那性格如竹、勤俭正直的父亲,已长眠在竹林山,与他钟爱的竹子为伴,当年一同嬉闹的兄弟姐妹们也各筑栖巢。然而,竹林和老屋还在,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以故土难离为由,仍在老屋住着,仍在竹林山忙着。只是,一到节假日,便会坐在大门口,眼巴巴地望着村口的水泥路,盼着儿女们归来团聚……

竹林深处,有我的老家。深深竹林,是我心灵永远的栖息地!

猜你喜欢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注释、译文和感悟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 ① 于斯人 ② 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③ 其身。”(《孟子·告子下》十五) 注释 ①大任:治国为民的重任。②斯人:这个人。空乏:穷绝穷困。 【译文】 孟子说

  • 《万锦情林》原文和解析

    万锦情林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双峰堂余文台刊本《万锦情林》扉页书影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双峰堂余文台刊本《万锦情林》正文书影 明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选集。全称《芸窗汇爽万锦情林》。六卷。题“

  • 比利时法语诗歌

    比利时法语诗歌 比利时诗歌始于1880年前后。当

  • 千家诗《登总持阁》译文与注释

    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作者

  • 韩愈《李花二首》全诗赏析

    平旦入西园,梨花数株若矜夸。旁有一株李,颜色惨惨似含嗟。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匝至日斜。忽忆前时经此树,正见芳意初萌牙。奈何趁酒不省录,不见玉枝攒霜葩。泫然为汝下雨泪,无由反旆羲和车。东风来吹不解颜,

  • 党代会历史细节:从一大到十八大

    【3247】党代会历史细节:从一大到十八大(李颖著,党建读物出版社,29 7万字,2017年8月第1版,45元)△从每次党代会中大致选取4—11个问

  • 禅诗《山居(其一)》原文|赏析

    竟日窗间坐寂寥,岩前稚笋欲齐腰。幽禽忽起藤花落,涧瀑飞声渡石桥。这是一首记述山居闲逸、描绘涧谷春光、充满禅悦的小诗。首言“竟日窗间

  • 陶孚尹《水仙花》咏水仙诗赏析

    《水仙·水仙花》咏水仙诗鉴赏 陶孚尹 澧兰沅

  • 李清照《多丽咏白菊》咏菊花诗赏析

    《菊花·多丽咏白菊》咏菊花诗鉴赏 李清照小楼

  • 高适《燕歌行》原文与赏析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之一,近人赵熙称其为“高适诗中第一大篇”。在诗的序言中高适说明了这是一首和诗:“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