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陶孚尹《水仙花》咏水仙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陶孚尹《水仙花》咏水仙诗赏析

水仙·水仙花咏水仙诗鉴赏

陶孚尹

澧兰沅芷若为邻,澹荡疑生罗袜尘。

昨夜月明川上立,不知解佩赠何人?

这是一首咏水仙花的小诗。

水仙叶幽花香,其叶修长而清翠,其花秀美,姿态绰约,清香袭人。它在冬季生长开花,故被人视为珍品。水仙,顾名思义,即水中仙子,极言其高洁与清雅。杨万里有诗云:“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可谓写出了它的灵魂。

“澧兰沅芷若为邻,澹荡疑生罗袜尘。”是说与澧水幽兰和沅江香草为邻的水仙花,穿着白丝袜踏波而来,那荡漾的浪花,就好象随着脚步荡起的“白尘”。第一句系出于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形容水仙花有如香草幽兰一般芳洁。后一句出于黄庭坚“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描绘水仙花象凌波仙子一般的娴雅轻盈的情态。澧水,水名,位于湖南省西北;沅,亦水名,即沅江,源出贵州都匀县云雾山。兰即幽兰;芷,香草。

“昨夜月明川上立,不知解佩赠何人。”是将水仙花拟人化,并虚幻出江妃二女解下环佩欲赠人但又不知赠给谁的动人的情节,形象而别具风趣地将其含情脉脉的情态渲染出来。

这首小诗在艺术上,一如所咏的水仙,自领清雅,独具风韵。

诗人借水仙之名将其人格化,具现出高洁的品格,娴雅的风采,足见其艺术构思之情巧。有人将其颜色、芳香、花叶、情状,一一描绘,未始不能再现出其芳姿美态;然而,将其点染成活脱脱的神态高雅的仙子,应该说,是构想新奇并技高一筹的。我们知道,不论用怎样高超的手法具现出水仙的形象,毕竟是静态的,无言而且无情的;诗人将它拟人化,使之成为亲切可感的形象,这从审美心理上说,可以发挥互促效应。尤其诗人又赋予了动人的情节,点染出含情脉脉、望眼欲穿的神态,这又比一般的拟人手法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关于用事,可谓见仁见智。钟嵘以为“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诗品)他并非一般笼统地反对用事,而是说一般的抒情作品大可不必多此一举。然而这并非金科玉律。问题是否能做到恰到好处。比如,这首诗,诗仅四句,有两句用事,但使人觉得不隔不生,又能紧扣“水”、“仙”二字,自然贴切,如盐着水,了无痕迹。可见,对于勤于思索、勇于创新的艺术家来说,其超尘拔俗之处,恰在于将一般人认为“不可能”归变为“可能”的,也就是卡斯特尔维屈罗所说的,艺术就是克服困难。

猜你喜欢
  •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所描绘的是作者所亲见的一场精妙奇特的舞蹈。   诗歌一开始六句就直接点明题目:“美人舞如莲花旋”,“舞”是诗中描写的对像,其特点是“如莲花旋”题目所有之意用此一句点出。然后接连几句赞美舞蹈:为世人所未见,为天下所未有,见之者

  • 《采蘩》原文与鉴赏

    作者: 孟祥锡 【本书体例】

  • 李白《秦女休行 ( 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 今拟》全诗赏析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罗袖洒赤血,英气凌紫霞。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何惭聂政

  • 韩缜词《凤箫吟》:朱颜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凤箫吟韩缜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

  • 苏轼《与章子厚》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某启:仆居东坡 ① ,作陂 ② 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 ③ 也,法当以青蒿 ④ 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

  • 《游庐山记二则》原文|翻译|赏析

    清·恽敬2二则 ·之一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3。亭废,道险甚。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

  • 唐宋散文之李阳冰《草堂集序》全文翻译与鉴赏点评

    李阳冰《草堂集序》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 1 。凉武昭王暠九世孙 2 。蝉联圭组 3 ,世为显著。中叶非罪 4 ,谪居条支 5 ,易姓与名 6 。然自穷蝉至舜 7 ,五世为庶 8 ,累世不大曜 9

  • 苏轼《教战守》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在于知安而不知 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

  • 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名言: 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句意: 之所以说治国必先齐家, 是因为倘若一个人连自己家中的人都不能教育好, 倒能教好别的人, 那是不可能的。所以

  • 《慎交》原文|翻译|赏析

    北齐·颜之推2人在年少,精神未定,所与款狎3,熏渍陶染,言谈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