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山居(其一)》原文|赏析
竟日窗间坐寂寥,岩前稚笋欲齐腰。
幽禽忽起藤花落,涧瀑飞声渡石桥。
这是一首记述山居闲逸、描绘涧谷春光、充满禅悦的小诗。
首言“竟日窗间坐寂寥”,作者自陈其寂寥的心境。“坐”,包括闲坐与坐禅。僧徒修行时,每天在一静室或远离尘嚣的空地,放下禅椅,独自一人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睡卧,进行静虑,即静坐思维,使思维专注一境,以便取得确定的认识,作出确定的判断。诗中 “竟日窗间坐”表明诗人身居禅室,生活的内容惟有坐禅,别无其它。坐禅和闲坐,均是寂寥的,一个人竟日如此,则倍加寂寥。“竟日”,即整天。“寂寥”,虚空寂静之意。老子称: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注云:“寥者,空无形。”庄子·知北游称: “寥已吾志。”注云:“寥然虚寂者吾之志。”老庄这种虚空静寂的境界,也正是佛徒的一种心理追求。“竟日窗间坐寂寥”句,开门见山,叙事抒怀,领起全篇。
次言“岩前稚笋欲齐腰”,写环境景物。诗人禅居在山岩之前、幽篁丛里,新笋挺拔有节,正是春到人间之时,境界清朗,充满生机。
后二句进一步描写景物。幽深的涧谷之中,鸟儿忽然扇动翅膀飞翔向上,藤架上的花儿随风飘落而下。鸟自飞翔,花自飘落,多么自在悠闲。
在这深远、清幽的画图之前,诗人倾耳静听,那山涧的瀑布泉水,传来飞渡石桥时发出的淙淙流响。诗人沉浸在大自然美妙的和谐之中,寂寥的心境似乎得到了滋润和慰藉。怡然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全诗除首句外,全是写景。动静虚实,无不相宜。文笔洒脱,境界清远。正是在这山岩、稚笋,禽飞、花落,以及涧瀑飞渡石桥的种种物象和声响之间,有一种美的观照和禅的恬悦,可知诗人笔下这种种物象“全是法身”、“无非般若”,这就是首句赋情同余三句写景之间的真正关联。
-
【作品提要】 征战凯旋的熙德,被听信奸臣谗言的国王流放。熙德在流放期间率部征战,他英勇无敌,在战斗中屡建奇功,并表现出慷慨的美德。熙德攻下了被摩尔人占领的巴伦西亚城,妻女前来团聚。两个贵族公子向熙德的
-
【原题】:日望冉雄飞之来久不闻近耗因成鄙句以见翘然之思
-
女冠子 【宋】蒋捷 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
-
逄春阶采写的传记《乔十光的漆画人生》刻画了漆画艺术大师乔十光的真实形象。漆在中国的运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西汉甚至更早时期的墓葬中
-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
-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① 。(《庄子·让王》) 【注释】 ①尊生:尊重、珍惜生命。养:赖以供养的,古代指土地、人民等。 【译文】 懂得珍惜生命的人,虽然富贵却不因财货而伤害身心
-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扶摇应借力,桃李愿成阴。笑吐张仪
-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
【注释】 选自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归去之意。来兮,语气词。 胡:为何。 心:精神。 形:形体,指口腹。 役:驱役。 奚:为何。 不谏:不可谏止。谏,规劝,挽救。本于《论语·微子》,楚
-
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东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可更沾巾。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红颜旧的歌曲中有哪些古诗词,内容包括红颜旧歌词的两首古诗是谁写的,红颜旧这首歌曲,说的是什么意思啊,红颜旧歌词的意思。【西风夜渡寒山雨,家国依稀残梦里】 这两句是写景,第一句是实景,分别是“西风”“夜里”“山”和“雨”,第二句为虚景,意思为在睡梦间,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