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早春杜鹃红》杨庆生散文赏析
早春,虽然不是杜鹃花开的季节,但漫山杜鹃热烈奔放的激情,难耐寂寞地进入了我萌动的梦境。梦的世界,每每超越现实的浪漫,梦中的花不恰时,迷离了惊艳,迷离了娇容,更显娇娆可人。四季轮回,总有一种萦绕于心的牵挂难以释怀,那就是满树热烈的杜鹃,这个春天的信使。
冬尽春归夜,淅淅沥沥的雨,唤醒迷迷茫茫的梦幻。心,有所驿动。物换星移,时光履新,又该到漫山红遍、踏春不思归途的季节。天地间虽然还是寒气逼人,但春的气息已是嗤之相闻。辗转入梦,酿就的醇香已发酵于怀,历久弥馨。心之想往的归属,勾勒漫山杜鹃的心中写意,怦然灵动,韵味非凡。冥冥中,似曾邂逅风雪,亲睹皑雪点苍野、冰接映山红的幻景。刹那间,鲜嫩的阳光恰好突破云层缝隙,洒落在耀眼薄雪上的光束,悄悄将覆雪消融殆尽。微寒的原野,只余枯草蕨蕨兀立风中。极目跌宕起伏的山峦,密密麻麻的树丛挂满苞蕾,迷幻中似乎看到了映山红刚刚盛开。
恰好我来!恰好花开!瞬间,那一刻,看看晴朗的天空,任性了我的心驰神往。心路漫漫,寻寻觅觅中,来到这张扬惊艳的杜鹃花开的地方。一路浏览,一路花香浸湿眉间。山间林畔,火红的杜鹃,间或迷离惹眼。棉白松软的积雪,覆盖了坎坎坷坷,增添了路途无尽艰险。湿滑的苍苔,让我几度心颤。无意间举目远望,大片大片的映山红树林,就那样敞开胸怀,冲击了我世俗的观念,催醒迷离的梦幻。开满花的茫茫原野,染红了天空,惊艳了俗寰。于是,忘却了欢呼,忘却了奔跑。漫步花樹下,一棵一棵慢慢欣赏,一树一树撩襟而过。摇曳的情愫,颤栗着窃喜。瞳孔摄入的信息,指点着各自欢喜的角度,把花儿一朵朵定格。火样热烈的花树下却积雪未消,脚踏咯吱咯吱的清脆响声,在空旷的原野谱就串串跳跃的音符,静悄悄地在林间悠久回荡。似曾久违的山水交响,悠扬在远离的归程,似乎撞到大山宽阔的胸怀,浅浅地悠扬倒传的回声,似乎为远处盛开的花丛增添一层艳丽的浓抹,合奏一曲舒心的交响。
恍惚中,白居易的诗句骤然涌现脑中。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我想到了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古代美人,她们的容颜比之“花中西施”的杜鹃,不知谁更胜一筹?谁更惊世骇俗?
杜鹃,本属于平凡的花。但以其红、紫、黄、白、粉、蓝的艳妆,可谓多姿多彩、五光十色,几许绚丽、几许清芬。梦幻里,远望覆满皑皑白雪的山坡,弥经风雨的古树,百折不挠,依然那样遗世独立般站着。火红的繁花,就依附在它并不伟岸的身躯,恣意地绽放。记不得多少次,我曾梦中到此探看花期。抵达时,却发现大片大片的杜鹃万树俱寂,几度暴雪洗礼,花蕾蕴蓄不甘溃败,在寒风摇曳中蓄势待发。以其默默的执着,酝酿独特的方式燃烧山野,点燃属于或者不属于她季节的铿锵激情。面对那遍地落英,无意识的镜头随处聚焦,总让暖意荡气回肠。对着这似锦繁花,我以阳光为伴,我以雪山为伍,让心在擎着热烈的树下惬意休整。
当我心嵌入另一片花林幽径,忽觉阳光隐匿,冷意突袭。举头凝望,天空乌云聚集,细碎的雪花随即飘洒,我顿觉浑身清冷。可眼前的杜鹃,仍然一树含苞,仍然身裹红装,热烈奔放。
我带着疑惑,带着伤感,久久凝望着盛放的杜鹃。那片烈焰般炽红的花,是洒落的红霞?还是花仙子手中盛开的玫瑰花?结论与定义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早春惊艳的杜鹃,让我渐渐懂得了珍惜。杜鹃,依旧是娇艳的杜鹃。无论是否经人欣赏,无论是否雨雪风霜,你流年朴实的姿容,依旧在不经意间盛开,依旧在不经意间馥郁芬芳。
凡花,都各具风姿,仪态万千。不管是倾国倾城、国色天香的名花,还是名不见经传、难登大雅之堂的野花,只要与之邂逅,都会衣襟沾香。只有艳丽的杜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团团一簇簇,蕊靠着蕊,瓣贴着瓣,开得那么热烈,那么绚烂。她用叠加的朴实,集聚天地精华,酿造淳美,捧奉人间。
早春,虽不是映山红盛开的季节,但张扬惊艳的杜鹃,却切切实实属于明媚的春天。无论远看还是近观,花即成峰峦、花即成海洋。这种炙热的魅力,这种热烈的情愫,足以震撼人心,足以融化早春雪,点燃大地无限激情。
-
“礼”是西周统治者所创设的有关政治、法律、道德等涉及国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思维方式的规范体系。春秋开始,“礼崩乐坏”,自上而下有序运作的大一统法律秩序遭到破坏,诸侯并起,战乱频仍,中央权力全面崩溃。儒家
-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
-
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作(摹本) 绢本设色 纵二七.一厘米 横五七二.八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洛神赋图》为东晋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尚可遥窥其笔墨
-
昔人评此诗云:“字字沉实,字字动荡。”(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真是血性所发,故沉痛若此,不必于字句论工拙、气体辨家数。”
-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作品赏析【注释】:今也则无推(一作为)。
-
老向巴人里,今辞楚塞隅。入舟翻不乐,解缆独长吁。窄转深啼狖,虚随乱浴凫。石苔凌几杖,空翠扑肌肤。叠壁排霜剑,奔泉溅水珠。杳冥藤上下,浓澹树荣枯。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无。曲留明怨惜,梦尽失欢娱。摆阖盘涡
-
高考古诗词情景关系寓情于景(在古诗词鉴赏中,情景交融与寓情于景是不是一个概念)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考古诗词情景关系寓情于景,内容包括高中研究的诗词中的情景关系有哪几种,比如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之类,高中研究的诗词中的情景关系有哪几种,比如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之类的,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中与情景关系有关的词例如:情景交融寓情。并不是。情景交融:在写景的诗文中看不出作者的情感,但实际上有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情和景不分彼此,难以区分。景就情,情就景。包括三种形式,一
-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清流与碧
-
病来知少客,谁可以为娱。日晏开门未?秋寒有酒无?自宜相慰问,何必待招呼。小疾无妨饮,还须挈一壶。
-
名言: 积一勺以成江河, 累微尘以崇峻极。 注释: 崇: 聚。峻极: 高山。 句意: 累积一勺一瓢的水就能汇成江河, 积聚微细的尘埃久之而成就高山。说明学习要勤于积累。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