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香》付秀宏散文赏析
每天晚上,我都会走过一棵又一棵的街树。这些树,已被我走过千万次。夏天的树,一片茂盛,枝干向上伸展。冬天的树,繁华落尽,静静地看着雾霭,领受无边的寂寞。
树的沧桑比人要多很多,但心智比人要淡定,所以每一棵树都是高僧。任周遭世事喧嚣,内心却淡泊宁静……
马德说过,无欲的生命是安静的。一匹马、一头牛都有这样的时刻。晒太阳的老人,绣十字绣的女子,也是这样,他们平和、恬淡、纯真、洁净,呈现了这个世界最美的姿态。
去拜访一位商界的朋友,看到他十分忙碌,电话一个接一个,进来的人络绎不绝,忙得与我打招呼的工夫都没有。约他改日相聚,二十多天之内,日程竟全部排满。他给我回电话,苦笑着说,钱是挣不完的,自己就像一只陀螺被推着走,活得没有一点儿自我,更别说自在;宁静真好,宁静是福啊!
宁静,果真是福吗?在有的人眼里,是这样的。但在不能果腹的人眼里,很多宁静是一片无奈的空白。静,在很多时候是空白的,在某些行进的节点才是领悟。
没有热情的行动,宁静就成为一塘死水。但只会热情的行动,就没有属于自己可作主的灵魂。宁静应是简单物质生活之后的一种境界,恬和、安宁,如一弯细月,照着秋水。
庄子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之静,善于固守养静,万物不足于挠其心志,所以能静。”老子也认为:万物生于静而归于静。
真正的安静,对照于纷扰的外物,来自于内心的顿悟。
一个行进中的人,需要经常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安静下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宁静与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不把躁动的心放下,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真正安静下来。
哲学家周国平讲过,一个人细嚼慢咽,习惯了,静静地领受大自然的给予,才能豁然开朗,让心安静下来。这个时候的安静,会让人感到身体慢慢生长一种纯净的力量,这种力量能把心灵无限地打开,把人生的苦乐成败荣辱都包容进去,就像暮色一样把各种颜色统领进去……
永恒宁静中的佛陀,总处在不言中,这份内在就是守住静默。周遭的格局来自内在,外在只是一份又一份的纷扰,这是静默带来的洞见。
通过对纷扰世界的思考和分析,这是一种小宁静,然后你依凭小宁静开始行动,可能获得一个局部聪明,并得到具体的实惠。如果继续下去,愚蠢就隐藏在某个不远处,它在等待适当的机会爆发。只有当头脑处在深深的大宁静中,那个超越聪明的智慧才会显现。
永恒的大宁静,是你智慧的真正栖息之所。诸葛亮聪明吧,但也失去了自己的大宁静,失去了那个大宁静给予他的福祉。
真正的大宁静是什么?只有宁静变成你自然的状态,外在的世界不能扰动你的纯净,你的内在是智慧的,并且充满安详。
成為了那个宁静,你将闻到独特的芬芳……
-
?一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百日归期恰及春,残生乐事最关身。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従来岂有因。平
-
知本 朱本称此章为“传之四章,释知本”。旧本在“止于信”下,朱熹移于此。此章征引孔子的话,说明要知道只要我有光明正大的德行,自然
-
鸟鸣涧王维①人闲桂花落②,夜静春山空③。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④。【注释】①王维:见《酬张少府》。②闲:安静。③空:空空荡荡。④
-
虞集正月楼船过大江,海风吹雨洒船窗。云消虹霓横山阁,潮落鼋鼍避石矼。阙下谏书谁第一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明经宣城宰,家此百尺澜。郑公不量力,敢以非意干。玄黄杂两战,绛青表双蟠。烈气死强敌,仁心恻饥寒。精诚祷必赴,苟简求亦难。萧条麦麰枯,洗荡日月宽。念子无吏责,十日勤征鞍。春蔬得雨雪,少助先生盘。龙不惮往
-
殷後乱天纪。楚怀亦已昏。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虎口何婉娈。女媭空婵媛。彭咸久沦没。此意与谁论。
-
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
-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征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
-
宋之问的宫廷诗比沈佺期的要复杂些,虽然这仅是在基本一致的风格中所发生的轻微个性变化。他的最好的宫廷诗完全不像应制诗,而是优美自然的抒情诗。这首《扈从登封途中作》是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宋之问在随皇帝登嵩山祭天所作。古代帝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