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火柴》董善芹散文赏析
与其说怀念火柴,不如说怀念往事。怀念那段岁月,怀念那些渐行渐远的背影。随着自己长大,儿女成家,我的父母,都已经走了。那些遥远的牵挂,让我在想起过去的同时,也想起了火柴。
父亲坐在土灶前,拉着风箱,抓草的手很粗糙,一把一把向灶膛内添草。火苗映着父亲黝黑的脸庞,闪闪发光。土灶的边上有个小洞,是专门用来放火柴的,所以叫做火柴洞。当我放學回家,天黑的时候,我会去那个火柴洞里摸火柴,把煤油灯点亮。父亲照顾我的感受,总是不让火柴洞空着。这是父亲对我默默的、最深切的爱。
那个年代,母亲也爱火柴。母亲说:“揣一盒火柴在兜里,一个人走路火力大,歪门邪道都不怕。”母亲揣火柴也是为了父亲。煤油灯下,当他俩坐在床沿上,母亲端过针线筐,纳着鞋底,父亲在床腿上磕着旱烟袋。母亲一边掏火柴一边唠叨:“你呀!就不能少抽点吗?不知道自己一直咳嗽呀!”一边埋怨,一边把火柴递给父亲。父亲接过火柴,干咳了两声,点着了他的旱烟。顺手又把火柴递给了母亲。母亲瞪父亲一眼,把火柴揣进兜里。这个场景,成了我脑海里不可磨灭的画面。
我大哥不抽烟,但他身上始终装一盒火柴。大哥在乡里做点事情,给领导上个火,这也是一门学问。这个学问如果做好了,就好比给领导送了礼物,点好火,干好工作,前途就会畅通无阻。
二姐也喜欢揣火柴。她做饭的时候,不摸火柴洞,点完火,她习惯把火柴直接揣进兜里。奶奶总是夸二姐:“会烧锅的会当家,不会烧锅乱喳喳。”火柴似乎成了二姐能当家作主的见证。我们全家,都喜欢吃二姐做的饭菜。
需要点灯的时候,需要取暖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火柴。也常常想到那篇卖火柴的小女孩。火柴可以取暖,可以带来光明。火柴代表了那个时代对温暖和光亮的渴望。小小的一根木棒,粘上火柴头。看着不怎么起眼,功能却非常大。火柴是光亮和温暖的象征。一想到火柴,就想到从前那个暖暖的大家庭。那里有兄弟姊妹,有爸爸妈妈。
如今,各种各样的打火机风靡全球,代替了火柴。偶尔在某个商店,看到火柴,我总是喜欢买一盒装在包里,这时便想起母亲说过的话。往事远去,父母都走了,兄弟姊妹们都已成家,各奔东西了。单靠一盒火柴,也不能取暖了。
偶尔,我拿出一根火柴,默默发呆。心里过滤着,关于火柴的那些人、那些往事。
-
尧戒尧【原文】尧戒[1]曰:战战栗栗,日谨[2]一日。人莫踬[3]于山,而踬于垤[4]。【注释】[1]戒:警戒,相当于座右铭。[2]谨:谨慎。[3]踬
-
印象中,那是2009年夏末的一个午后,那一年,我刚调到作协工作,有一次单位组织开会,具体内容已记不清,只记得阳光不甚明朗,有些潦草敷衍
-
【名句】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 语出汉代扬雄《法言·学行》。百川流行不息,所以至海;丘陵止而不动,所以不至山。比喻学习勤奋则有进步,停滞不前则无成。
-
《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暖拥红炉火,闲搔白发头。百年慵里过,万事醉中休。有室同摩诘,无儿比邓攸。莫论身在日,身后亦无忧。
-
喜弟文章进,添余别兴牵。数杯巫峡酒,百丈内江船。未息豺狼斗,空催犬马年。归朝多便道,搏击望秋天。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大历元年作,诗云“豺狼斗”,盖指崔旰辈相攻也。喜弟文章进①,添余别兴牵。数
-
椒聊 作者: 周永才 【本书体例】
-
汉求季布鲁朱家,楚逐伍胥去章华。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闻道青云贵公子,锦帆游戏西江水。人疑天上坐楼船,水净霞明两重绮。相约相期何太深,棹歌摇艇月中寻。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
牧场上的呓语跋山涉水奔赴在蓝天下颠簸不堪的乡路上故乡的故事似乎就挂在我的指尖我尽力想把它握在内心深处眼前熟悉的场景那湖泊、草滩、白
-
上片开头“蝶粉”一句,状物拟人,盛赞蜡梅。言蜡梅花外黄而芯粉红,香气扑鼻,婷婷而立又好像三国时闻名东吴的绝色佳人“大小二乔”。“中庭”两句,写景寄情。言慧日寺的庭院中虽因日照而已有暖意,但四周墙角还残留着积雪,这也是点出了蜡梅开花的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