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叔河《洗马》随笔
洗马
中国重礼仪,重称谓,离退休人员聚会,“老局长”“老书记”之类招呼声不绝于耳,极少听到喊名字。儿时见父辈宾朋交往,多以使用古称为敬。林纾写信给蔡元培反对北大改革,本来该称蔡校长,偏要称“鹤卿先生太史足下”。鹤卿是蔡元培的号,不直呼其名还算通例,但因蔡是前清翰林,有修史之职,便用汉以前的官衔“太史”来称呼他,就有点可笑了。而当时的风气确是如此,不如此反而要被认为失礼。
现在电视屏幕上多演“历史剧”,摹拟古人口吻常常出错,称谓甚至错得十分可笑。如乾隆皇帝叫太监“给和大人搬把椅子”,曾国藩夫人喊“国藩呀”……当然,笑过之后,又觉得不必计较这些,反正鲁迅故事新编也是这样编的,人家学鲁迅难道可以指责吗?
且说汉朝太子太傅的属官中,有太子先马十六人。古时“先”“洗”相通,读音亦同,有时便写成太子洗马。后汉书·百官志旧注云,先马“职如谒者,太子出,当值者在前导威仪”。“在前”就是在太子马前,就是“太子洗(先)马”。当时洗马的地位并不高,仅为七品。从晋代起,人数减少,职责变为“司经”(管理书籍),得用文人,梁、陈时“尤为精选,皆取甲族有才名者为之”,品级于是逐渐提高,到明朝已为从五品,比状元特授的翰林院修撰还高两品,算是高级文官了。清康熙后不立太子,仍于詹事府设司经局洗马,以备翰林升转,属于士大夫心目中的“清华之职”。
明朝弘治年间,杨守陈原任吏部右侍郎,却请求解除部务,到詹事府当洗马修纂史书。耿向定先进遗风说,杨有次请假回乡省亲,途中以“洗马”身份入住驿馆。驿丞无知,以为“洗马”是在宫中洗御马的芝麻绿豆官,便大大咧咧地问杨:“你负责洗马,一天要洗多少匹马呀?”
听了驿丞的话,杨守陈并不生气,反而想开开玩笑,回答道:“这没有规定,想洗就多洗几匹,不想洗就少洗几匹。”这时又听说有位御史要来住,驿丞对七品御史奉若神明,便要杨守陈让房间。杨说:“让是理所当然,但等老爷来时再让,岂不更加显得恭敬。”驿丞也表示同意。
御史进门,见了杨守陈,立即行礼,因为既是他的学生,又做过他的下属。驿丞也顾不得向御史老爷请安了,慌忙跪下磕头如捣蒜,求杨大人原谅。
关于洗马的笑话,还有陆釴病逸漫记所云:“兵部尚书陈公汝言退朝,遇太子洗马刘公定之,戏曰:‘君职在洗马,所洗几何?’刘公应声曰:‘厩马皆洗过矣,独大司马(兵部尚书古称大司马)洗不得也。’闻者为之绝倒。”这是两位大人彼此寻开心,与驿丞无知而又势利的表演不属同一层次;至于今之编剧、导演和演员属于什么层次,那就不好说了。
昨夜偶看电视剧云南铜案,一心想给“左都御史”(一品)钱沣做小妾的丫头片子,也在大庭广众中一口一个“钱沣”。这位钱大人写的字,是六十多年前当小学生时临过的,所以特别觉得好笑,想了想,又笑不出来了。
(二零零六年六月)
-
作者: 高安文君 【本书体例】
-
作品:留侯论 简介本篇选自《东坡七集》。是苏轼科考所呈《进论》之一。文章就张良在桥
-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
赠花卿[1]杜甫【原文】锦城丝管日纷纷[2],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3],人间能得几回闻?【注释】[1]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
-
韩愈《送高闲上人书》 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 2 ,不挫于气,则神完而守固 3 。虽外物至,不胶于心 4 。尧舜禹汤治天下,养叔治射 5 ,庖丁治牛 6 ,师旷治音声 7 ,扁鹊治病 8 ,僚之于
-
题解 在齐桓公建立霸业的同时,晋献公也在向外扩张,吞并小国。与之为邻的虢国,就成了他对外扩张的牺牲品。鲁僖公二年(前658),晋国又向虞借道伐虢。 虞公不听大夫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的要求,并派出军
-
亚罗号和马神甫事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该事件发生在1949年,正值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之年。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国民党政府在二战期间购置的一艘重要运输船。然而,在1949年初,国共内战形势逆转,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国民党政府即将垮台,使得亚罗号成为政府重要资产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马神甫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马神甫是一位中国共产党的
-
马致远 第三折 [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
-
鞍坏不加罪【原典】裴行俭尝赐马及珍鞍①,令吏私驰马,马蹶(jué)②鞍坏,惧而逃。行俭招还,云:“不加罪。”【注释】①裴行俭(619~6
-
【3689】诗里特别有禅(骆玉明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2 2万字,2017年8月第1版,49 8元)△共18篇:①鸟鸣山更幽;②拈花微笑;③何处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