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的尘与土》赵润州散文赏析
威廉·斯通纳的一生很长也很短。在约翰·威廉斯笔下,可以扩展到十余万字的同名小说,也不妨浓缩为开篇不足三百字的话。再寻常些,像济慈的墓志铭“把名字写在水上”或是小津安二郎墓碑上的“无”,本是尘土的总要归于尘土。
小说从斯通纳在美国西部农场上的少年时期讲起,直写到他65岁(1891—1956)离开人世。先后经历进步时代、焦虑时代和冷战时代的斯通纳,一直栖身密苏里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拿到母校的教职,随后教学研究、结婚生女、衰老死去。他仿佛时代的旁观者,拥有真空一般的私人生活,工业革命、世界大战和大萧条不过造成岳父自杀、女婿战死等间接影响。他默默忍受现实的不完美,故乡日渐沦陷、婚姻走入坟墓、同事反目成仇、婚外恋情终结等人情世态,只作终将归于沉寂的插曲。以及世俗意义的失败,终身助理教授的职称,价值在于遗忘的专著,饱受迫害的教学生涯……随着年华在悲欣和忘怀中流逝,斯通纳等到了预知的结局。
斯通纳不单是一部学院小说,也是知识分子形象的定型之作。斯通纳活过,然后死去,他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看似平淡地发生在你我面前。不慕名利、不图富贵、不求闻达、不嗜竞争,将象牙塔作庇护所,以书生活寻求慰藉,笃定天堂的图书馆模样……约翰·威廉斯以澄澈、节制的刻画,触摸斯通纳的灵魂。似乎以庸常现实为背景,将麻木、冷漠、孤绝赋予知识分子,如此一生自然不过。
第一眼故事,第二眼生活。在沉疴遍地、物欲横流的社会场景中,斯通纳记录着主旋律和小场景的和谐并行,时代高歌猛进,边缘人物沦落沉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充满利益关系的社会中,实用有利成了价值尺度,利害得失成了行为准则。对于追求生命价值和终极意义的背“道”而驰,往往以不识实务、不切世用而无人问津。约翰·威廉斯闻出了时代场景兵荒马乱的气息,俗世生活的质问、庸常现实的诘责,蚕食着洪流中的孤岛,不断制造尘嚣烦躁、心理压抑。而“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则是以梦为马的骑士与风车战斗,除了注定的徒劳,还有宿命似的虚无幻灭。这也成为斯通纳的写照,他拒絕与外部世界作廉价妥协,坚守非暴力不合作意念。然而,所有的反抗在旁观者不过是某种姿态或腔调,只是成功地令人觉得他越来越难以理解。他终生追求的智识,不过是漫长岁月尽头的无知,则将严肃与滑稽、悲剧性与喜剧性、伤痛失去与美好温柔交织在一起。
斯通纳的生活超越历史事件束缚,在时间之河另一端的平行发展,同小说蒙尘50年后的畅销辉映。斯通纳没有拘泥于现代人困惑症结和社会病态原因的解构,而是洞察生活本质所蕴含的真诚、激情和力量。不同于认定人的根本无能和卑微的现实主义,约翰·威廉斯肯定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鼓励人们努力成为真正自我的本体。他书写知识分子同人世生活的矛盾、自我的对立,描摹预见期待的与真实体验的生活间的落差。以志业追寻自我毕竟是部分人的人生选择,同经世致用相去甚远,也无法弥合精神世界与世俗世界之间的鸿沟。但是,把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当作生命价值和终极意义的知识阶层,似乎就是有些冥顽不灵,也往往那么理想主义。面对看上去似乎难以回避的失败,斯通纳没有退缩进生活的序列里,或是臣服于毫无理性的力量。他坚守深植大学的信仰,实践了对理性的尊奉、对精神的执着以及对生活的怜悯和爱,也回答了鲍勃·迪伦的问题,“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
“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斯通纳无非讲述了爱、志业、独立、自由与死亡,这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它们在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中是如此闪烁。
-
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
李白《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这
-
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翠凤旧依山硉兀,清泉长与世穷通。至今游客伤离黍,故国诸生咏雨蒙。牛酒不来乌鸟散,白杨无数暮号风。 作品赏析原题:周公庙庙在岐山西北八九里庙后百许步有泉依山涌冽异常国史所
-
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鲁山:在今河南鲁山东北。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景色的情趣。 惬(qi):心意
-
俞安期《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通明阁》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通明阁刘仙巖(1),仙人刘仲远所居。抵山之半,入户旋返而上登者,爲升真洞,仲远鍊真沖举(2),咸在兹焉。左
-
12月24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练兵训练干部的指示》 : 12月24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练兵和训练干部的指示。指出:为了保持与提高我军的战斗力,以适应长期战争和频繁战斗的需要,必须善于利用战斗间隙
-
万里鱼龙会有时,壮怀歌罢涕交颐。一毛未许杨朱拔,三战空怀鲍叔知。明月夜光多白眼,高山流水自朱丝。尘埃野马知多少,拟倩撩天鼻孔吹。
-
白云苍梧来。氛氲万里色。闻君太平世。栖泊灵台侧。
-
夫子不自炫,世人知者希来倾阮氏酒,去著老莱衣。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楚王犹自惑,宋玉且将归。
-
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度人行绝。冰连溪谷麋鹿死,风劲野田桑柘折。江淮卑湿殊北地,岁不苦寒常疫疠。老农自言身七十,曾见此雪才三四。新阳渐动爱日辉,微和习习东风吹。一尺雪,几尺泥,泥深麦苗春始肥。老农尔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