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钟叔河《记得匡互生》随笔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钟叔河《记得匡互生》随笔

记得匡互生

初识老赵是四十五年前在邵阳,那时彼此都年轻,工作流动性大,不久就各自东西了。四十五年后得赠书,开卷首见作者近照,昔时资江边少年身影只恍惚依稀;接着读到写他的同乡匡互生的文字,则真的使我惊喜了,难为他还记得匡互生,还记得这位早已被淡忘了的“五四”先贤。

匡互生何许人?请允许我从北师大的校史资料中,摘录几位先生的回忆,第一位是周予同,他说:

五月四日上午,各校代表开会,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当时匡互生最起劲。大家相约准备牺牲,我和互生都写了遗书。午后,队伍往天安门前集合,经总统府、外交部,一路高呼口号,直奔赵家楼曹汝霖家(传说曹、章、陆三卖国贼在此开会)。曹宅大门紧闭,旁只一小窗,镶有玻璃。互生一拳把玻璃打碎,手上满染着鲜红的血,就从这小窗很困难也极危险地爬进去,将大门打开,于是群众蜂拥而入。我们找不到卖国贼,便要烧他们阴谋作恶的巢穴。互生拿出火柴,我们把卧室里的帐子拉下,放起火来。

云刚(不知是哪位先生的化名)说:

匡互生一九一九年北京高师毕业,回长沙任第一师范教务主任。当时毛泽东在一师附小当主事。匡互生参加了毛泽东创办的新民学会,他们又一起组织了文化书社。匡互生想请毛泽东到一师任教,但那时有规定,到一师教书的,必须是大学毕业生。毛泽东没进过大学,怎么办,匡互生就在规定中加一条,附小的主事可到师范任教。于是,一师毕业的毛泽东,破例担任了一师的国文教师。

朱光潜说:

匡互生任春晖中学教务主任,他和无政府主义者有些来往,特别维护教育的民主自由。春晖的校长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匡互生建议改革,要让学生有发言权,要实行男女同校,被校长拒绝,互生愤而辞职。我跟他采用同样态度,一批学生挽留不住,跟我们一同跑到上海。教师中周为群、刘薰宇、丰子恺、夏丏尊等也转到上海,原在上海的朋友胡愈之、周予同、刘大白、夏衍、章锡琛也陆续参加,创办了立达学园。学园有教育自由的思想和作风,在军阀统治下传播了新鲜空气。

叶圣陶则回忆了匡互生的不顾家庭一心办学:

不但是足无停趾,简直是饥不得食,渴不得饮。这时宝庆家中来电报,说他父亲病故。他带着奔丧回籍,只一个星期,把丧事匆匆办完,便单身赶回,忙着把学园附设农场产的鸡蛋运出,卖得钱买学生食物和鸡的饲料。不料这时又来个电报,报告他母亲逝世了,于是他又第二次奔丧。家中连遭大故,学校又受了重大打击。大家以为即使是匡先生,也难免会灰心。但匡先生仍然匆匆办了丧事,又单身赶回来了。

巴金说:

学园七月复课,互生年底就因肠癌进了医院。他起初不肯就医,把病给耽误了。他是这样一个人,不愿在自己身边多花一文钱。他为学校筹款,一天在马路上被撞倒,给送到医院诊治。医生要他每天喝点白兰地,他去喝了一杯,花去八角钱。他说:“我哪有钱吃这样贵的东西,钱是学校需要的。”以后他就不再喝了。我有位姓伍的朋友,到他友人林的住处去,刚巧法国巡捕因共产党嫌疑来逮捕林的朋友郑,把三个人都捉去了。我们拿不出钱行贿,有个朋友提出匡互生,说他认识在法租界工部局有影响的李石曾。我们就去找他,他一口答应去找李作保。一天大清早,有人叩我的房门,原来是互生。他进了房,从公文包中掏出李石曾写的信,看到信中只写两个名字,便说:“这对姓郑的不利,我把信拿去再找李石曾改一下。”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把改好的信送来。不用说,被捕的人都保释出来了。朋友伍今天还在北京工作,他一定没有忘记五十多年前这件事。

就是这样一位只手破窗火烧赵家楼的英雄,这样一位把没有资格教中师的毛泽东破格弄到第一师范教书的人,这样一位为了援救共产党嫌疑犯不惜一再奔走的人,这样一位为了省钱办教育连一杯白兰地都舍不得喝的人,这样一位在叶圣陶、朱光潜、周予同、巴金心中长葆光辉的人,近几十年来却被不应该地冷落了。

就在病房中看老赵的书的时候,碰到一位病友,说是“做政府工作”的,家住邵东廉桥。我到过廉桥,对那里的黄花菜和朝天椒印象很深。他却于此毫无兴趣,而好谈政情人事。有次他兴高采烈地说:“如今邵阳总算出人了,某某到了省里,某某还进了北京。”我说:“邵阳从来就是出人的地方嘛,比如廉桥的匡互生……”他一听愕然,忙问:“匡互生?在哪里?搞什么工作?”我只好含糊:“搞教育的,抗战前就死了。”他才松了一口气:“哦!”

现在是名人争出的时候。最出名的当然是那些“到了省里”“进了北京”的大官,其次则是出得起赞助、拿得出投资的大老板。这都是有作家跟在屁股后面作报道,写特写,编传记的。再次则影星、球星、歌星、舞星……想不到匡互生却只能得到一声“哦”。

然而,总算还有老赵这本书,匡互生地下有知,也可以少破岑寂了。

(一九九七年六月)

猜你喜欢
  • 小说《换妻记》原文和鉴赏

    《换妻记》是一部小说,它通过一个婚姻故事展示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情感纠葛。原文描绘了主人公们因家族利益而违背内心选择婚姻对象的痛苦。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婚姻制度下个体的无奈和权利的束缚,同时也点出了人性中的欲望与道德之间的矛盾。读这部小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深处的困惑和矛盾,引发对现实生活中婚姻选择问题的思考。

  •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5407】湖南人与现代中国(〔美〕裴士锋著,黄中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1 9万字,2015年11月第1版,52元)△7章:重新发掘王夫之;湖

  • 古诗词忏悔(关于忏悔的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忏悔,内容包括关于忏悔的诗词,向妻子忏悔的古诗词,关于忏悔的诗词。

  • 古代剧曲之《裴少俊墙头马上》赏析

    【梅花酒】他毒肠狠切。丈夫又软揣些些,相公又恶噷噷乖劣,夫人又叫丫丫似蝎蜇。你不去望夫石上变化身,筑坟台上立个碑碣,待教我谩愁万缕闷千叠, 心似醉意如呆, 眼似瞎手如瘸, 轻拈掇慢拿捻。 【收江南】

  • 古典小说《毛颖传 》全文和鉴赏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际八世孙,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恒娥,骑

  • 《古文观止·公羊传·春王正月》鉴赏

    古文观止·公羊传·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

  • 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白居易《就暖偶酌戏诸诗酒旧侣》全诗赏析

    低屏软褥卧藤床,舁向前轩就日阳。一足任他为外物,三杯自要沃中肠。头风若见诗应愈,齿折仍夸笑不妨。细酌徐吟犹得在,旧游未必便相忘。

  • 《安塞腰鼓》鉴赏

    作者: 王春来

  •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赏析》

    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词的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下片写作者画舫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情。整首词意境疏放清旷,婉曲蕴藉,意言外,别有意趣。“堤上游人逐画船”,写所见之人:堤上踏青赏春的人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