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骂如不闻》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骂如不闻》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骂如不闻

【原典】

富文忠公①少时,有骂者,如不闻。人曰:“他骂汝。”公曰:“恐骂他人。”又告曰:“斥公名云富某。”公曰:“天下安知②无同姓名者?”

【注释】

①富文忠公:富弼(1004~1083),字彦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以茂才异等科及第,历知县、签书河阳节度判官厅公事、通判绛州、郓州,召为开封府推官、知谏院,知制诰、枢密副使、枢密使,进封郑国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称疾求退,出判亳州。神宗元丰六年(1083)病逝,享年七十九。赠太尉,谥曰文忠。宋史卷三百一十三有传。②安知:怎么知道。

【译文】

富弼少年时代,有人骂他,他就像没有听见一样。有人告诉他说:“他在骂你。”富弼说:“恐怕是骂其他人。”那个人又告诉他:“他指名道姓地骂你。”富弼说:“天下难道就没有同姓名的人吗?”

【延伸阅读】

我们不难发现,社会总是存在恃强凌弱的现象,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定律。但是如果仔细想想,要是能想到强弱会有所转化的时候,你也许就不会再恃强凌弱了。

命运的客观性决定其在特定时空是难以改变的。当一个人身遭厄运,特别是在客观势力强大,个人能力显得极为渺小的时候,对命运抗争的最佳选择就是从容等待。这种从容等待表面看是卑琐的、懦弱的,但却是把硬碰硬的正面冲突转换成了以柔克刚、以韧对强的策略。这样就可以不显山不露水、保存实力,以求东山再起,一旦时机成熟,便如饿虎扑食,打破厄运,摆脱困境。即使陷入无妄之灾,也要不失矢志,相信命运之神不会总是一副悲剧面孔。物极必反,千年沉冤可以昭雪,十年厄运不算无望。在厄运之中完全可以采取迂回曲折另求生路的策略。

越王勾践被吴国俘虏的时候,可以说是吃尽了苦头。回到越国,他没有享受锦衣玉食,而是和全国百姓一起忍饥耐劳,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王位。

最后,这个忍耐了一番困苦的人,终于打败了吴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传世美名。

人生下来都希望聪慧,而聪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好记忆。史书描绘古代的神童,都是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对于现代名人中聪明如钱锺书者,人们津津乐道的,也多是他的超群记忆力。记忆力好的确可以带来很多方便,从幼童、少年到青壮、老朽,无一例外。当然如果需要记住的事情是重要且必要的,就怕记忆不好;但如果事情是不希望记住甚至想忘却的,好记性反倒成了负担。比如说别人的侮辱责骂就是一例,这样的事情除非想伺机报复,否则应该是没有人想记住,因为除了能不时地勾起怨恨之外,记住它们不见有其他的益处。然而雁过留声,发生的事情一定会留下痕迹。面对突如其来的辱骂,人们会做出各种反应,或者毫不示弱、针锋相对,或者沉默寡言、行动表态,或者置若罔闻、充耳不闻,或者溜之大吉、避而不听等,每种反应都体现出一种性格,甚至是一种境界。针锋相对者是俗人,沉默寡言者是勇士,避而不听者是君子,置若罔闻者是圣贤。富弼正是属于置若罔闻的圣贤。史书称他“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富弼小时候被父亲带着去拜访吕蒙正,这位大宰相一见到他,惊叹地说:“此儿他日名位与吾相似,而勋业远过于吾。”富弼自小聪明过人,记忆力极好,怎么可能不明白别人是不是在骂他呢?他之所以如此,不过是器量大,不想听,装糊涂罢了。古人发明了很多形象的词汇,诸如难得糊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来描述这种聪明人。然而这种高深的境界,却是世俗人看不懂的,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他没有意识到这种善意的看似聪明的提醒,却让自己与富弼的距离越来越大。列子里面也讲了一个健忘的故事。主人公宋国阳里华子人到中年,得了一种健忘的病。家人四处求医,不见效果,最后为一儒生治愈。恢复记忆的华子,非但不领儒生的情,反而勃然大怒:“囊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列子·周穆王)没有记忆就没有烦恼,有了记忆便扰攘不休。此时被人艳羡的好记忆完全逆转为不讨喜的负面物。道家人物比富弼走得更远。

  • 上一篇: 站在虚构这边
  • 下一篇: 礼仪与粗暴
  • 猜你喜欢
    • 哲理诗《未选择的路》原文和鉴赏

      两条路在黄色的树丛里叉开, 可惜我不能走两条路。 我这个过客久久徘徊, 极目望去,一条路在远处, 蜿蜒地进入丛林榛芜; 我向另一条路望去, 同样平坦, 也许它更值得行走, 因为它长满茸茸绿草,等待人们

    • 柳宗元《韦道安》全诗赏析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一闻激高

    • 苏轼《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全诗鉴赏

      少年饮红裙,酒尽推不去。呼来径山下,试与洗尘雾。瘦马惜障泥,临流不肯渡。独有汝南君,従我无朝暮。肯将红尘脚,暂着白云屦。嗟我与世人,何异笑百步。功名一破甑,弃置何用顾。更凭陶靖节,往问征夫路。龙亦恋故

    • 王安石《泊船瓜洲》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多数说诗者认为,这首诗是王安石罢相后途经瓜洲时所作,抒写急于还归金陵故居的心情。然而,仔细研读之后,终觉此说慊慊未尽惬当。瓜

    • 与宽容有关的古诗词(有关宽容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与宽容有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宽容的古诗,关于宽容的诗句,有关宽容的诗句。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毛泽东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如果两个人争吵起来,错在那个比较

    • 《经:大学之道》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

    •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古诗词生日祝福语长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生日祝福语长辈,内容包括长辈生日祝福古诗词,祝福老人生日的古诗诗句有什么,给长辈的古风生日祝福短信。1.此日萱诞登七秩 他年阆苑祝期颐 2.年过七旬称健妇 筹添三十事期颐 3.记八千为一春萱草千年绿 再三十便百岁桃花万树红 4.七旬菊香

    • 古诗词《柳梢青》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芳草闲门。清明过了,酒滞香尘。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阑未温。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蒋春霖少时聪颖过人,风流自赏。跟其父彦与文酒之会,当筵赋诗,惊动四座,一时有

    • 宋词典故“平康巷陌”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平康巷陌 【出典】唐·孙棨《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平康里,入北门东回三曲,即诸妓所居之聚也。妓中有铮铮者,多在南曲、中曲,其循墙一曲,卑屑妓所居,颇为二曲轻斥之。其南曲中者,门前通十字街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