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嚎叫》作品分析
美国诗人、“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阿兰·金斯堡*的代表作。1955年曾在旧金山第6美术馆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朗读过,产生了很大的反响。1956年收入他的诗集嚎叫及其它中。这本诗集经过了一场文艺检察的官司,最后才由“城市之光”书店出版。长诗有一副题:献给卡尔·所罗门。
长诗共分3章。第1章描述“我这一代精英”乱糟糟,昏昏然的生活。他们的精神痛苦,自我摧残以及对虚伪社会准则的无限厌恶。第2章痛斥军事化、商业化的社会,把一切归之于“莫洛克”(Mo1och,古代腓尼基人的火神,祭礼时需用儿童做牺牲)作祟,抱怨美国理想受践踏,年轻的一代被逼迫走向犯罪的生涯。这一章有各种流氓黑话,暴力行径和冥冥想象,通过这些,诗人把自己的绝望与愤恨凝聚成全诗的最高音阶。第3章写同一个“垮掉派”作家所罗门的倾心交谈。诗人说:“我与你同在罗德兰(指所罗门被关的精神病院——编者)。”以此表示对广大受难青年的同情与关注。长诗通过这种痛苦绝望与怨气冲天的哀号,表达了生活在那个非人世界上敏感而烦躁的青年一代无限忧郁与怅惘的心情。
长诗的艺术风格是独特的。它模仿惠特曼的长句预言诗,有的诗行以汉译计竟长达151字。一般也都在60一70字左右。如:“他们化入污秽的宽银幕电影画面,昏然作梦,猛地在曼哈顿醒来,爬出地下室携带上无情的托开牌酒和三马路铁窗之梦的惊恐磕磕绊绊地晃进失业救济所,/他们整夜拖着血迹斑斑的皮鞋在码头上奔走等待着东河区打开一扇门让他们进入弥漫着水气和鸦片烟香的黑窝。”全诗以第一人称写出了他那一代青年用追求刺激和自我暴露的方式表达的对美国社会的不满与怨怼。它让日常用语和粗俗的词入诗。它的诗还是一逗到底的。如整个第1章只在最末一句画上个句号,其余各行和行内全是逗号。所以,长诗各章只是一句话,整个长诗其实是只有三句话。
嚎叫和凯鲁亚克*的在路上*都是“垮掉派”文学的最强音,被称为“垮掉派”的“袖珍本圣经”,还被称为“50年代的荒原*”。嚎叫还是美国第1首“自白诗”*。“垮掉派”首屈一指的理论家雷克斯罗斯*称这首长诗是“将在1965年到1975年统治世界的那一代人的忠实自白”。
嚎叫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叛情绪是可贵的,但长诗所欣赏和歌颂的那种消极的反叛情绪和生活方式毫无疑问是一付社会毒剂。此后美国社会形成的吸毒、疯癫、性解放以及所谓“背包革命”等恶劣风气与嚎叫和在路上等垮掉派文学的影响不无关系。
-
卦名“既济”表示已经渡过了河,此卦大部分爻辞也是讲渡河之事。用渡河比喻一事的完成与后人以渡海比喻人生历程异曲同工。
-
作者: 陶渊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
-
【名句】见善则迁 ① ,有过 ② 则改。 【注释】①迁:改变。②过:过失,错误。 【释义】看到美好的事物则向其学习,有了过失就赶快改正。 【点评】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 参考文献 《周易·益》
-
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
花下醉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 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 李商隐诗鉴赏 这是一首抒发对花的陶醉流连的小诗。 首句ldquo
-
【原题】: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六皇帝举第四爵酒登歌奏河清之曲
-
哀江头杜甫【原文】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1]。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2]?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3]。昭阳殿
-
零露泫月蕊,温风散晴葩。春工了不睡,连夜开此花。芳心谁剪刻,天质自清华。恼客香有无,弄妆影横斜。中山古战国,杀气浮高牙。丛台余袨服,易水雄悲笳。自従此花开,玉肌洗尘沙。坐令游侠窟,化作温柔家。我老念江
-
骤雨新霁。荡原野、清如洗。断霞散彩,残阳倒影,天外云峰,数朵相倚。露荷烟芰满池塘,见次第、几番红翠。当是时、河朔飞觞,避炎蒸,想风流堪继。晚来高树清风起。动帘幕、生秋气。画楼昼寂,兰堂夜静,舞艳歌姝,
-
〔人间训〕 靖郭君将城薛 ① ,宾客多止之,弗听。靖郭君谓谒者曰 ② :“无为宾通言。”齐人有请见者曰:“臣请道三言而已 ③ 。过三言,请烹。”靖郭君闻而见之。宾趋而进,再拜而兴,因称曰:“海大鱼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