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者的漫歌》鉴赏
作者: 王燕燕
胡也频
我请求你,鼓动尽所有的诚恳来请求你,你,伟大的太阳,不要把灿烂的光辉照到地球,让我们这个奸诈的,虚伪的世界黑暗,黑暗,永远黑暗!
因为这黑暗,这黑暗可遮尽人间之奸诈的笑容,虚伪的哭态,一切之奸诈与虚伪都可借黑暗来遮掩,蒙混,永永不至于给我这个疯狂者呵——瞧见!
要是“不!”我希望你,沸腾尽所有的血脉来希望你,你,伟大的太阳,就要把焜耀的火焰喷到地球,把我们这个腐臭的,冷酷的世界燃烧,燃烧,猛烈燃烧!
因为这燃烧,这燃烧可除尽人间之腐臭的氓众,冷酷的贼徒,一切之腐臭与冷酷都可借燃烧来除掉,毁灭,永永不至于给我这个疯狂者呵——瞧见!
要是“也不!”我忠告你,倾吐尽所有的热忱来忠告你,你,伟大的太阳,珍惜你之宝贵的光芒吧,休希望我们这个世界是可以容纳你的温暖和光明呵!
因为我们所需要的,所企望的,乃是锋锐的杀人的家伙,美丽的骗人的面具,一切之冷酷,奸诈,狰狞,残忍,和凶暴!我们所唾弃的,所厌恶的,却是你之温暖和光明!
啊,我祷祝你,奏着无尽之悲愤的音乐来祷祝你,你,伟大的太阳,珍惜你之宝贵的温暖和光明吧!珍惜你之温暖和光明吧……
1925年3月23日 北京
胡也频的疯狂者的漫歌的创作和发作,迄今已经六十七个年头了。然而今天捧诵,仍然感到强大的艺术震憾力。从诗篇那宏大的气势和炽热的情感,我们仿佛看到无比激愤的诗人披发仰天,向着太阳控诉这人间的黑暗。诗篇犹如一团火,它所呈示的是诗人熊熊燃烧的生命。
丁玲说过,胡也频的诗“对于社会与人生是那样的诅咒。我曾想,我们那时代真是太艰难了呵!”这篇散文诗,正是诗人在那个艰难的时代所发出的“对于社会与人生”的“诅咒”。
诗篇创作于中国现代史上堪称黑暗的一九二五年。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深重灾难中,而诗人自身也经历了人生的艰难竭蹶,过着天涯飘零的生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的不幸,使诗人深切感受到现实社会的“冷酷,奸诈,狰狞,残忍,和凶暴”,因此在胸中燃起了憎恨的火焰。但是,由于诗人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尚未能找到变革黑暗现实的道路,他的憎恨就酿成痛苦和愤激,这就是诗篇的抒情基调。诗人自名“疯狂者”,正是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
由于所抒发的乃为极度痛苦中的愤激之情,诗篇就以“反话”出之。诗人“请求”太阳“不要把灿烂的光辉照到地球,让我们这个奸诈的,虚伪的世界黑暗,黑暗,永远黑暗!”诸如此类的“反话”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能够极有力地表现诗人诅咒黑暗现实、企求与黑暗现实偕亡的愤激之情,这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诗人还用反复的手法,使一些意蕴深涵的词语交迭重现于诗篇,形成回环迭宕的抒情格局,既能使篇章结构显得严谨,又使诗篇语言呈现一种节奏感和旋律感,从而大大增强了抒情力度。所有这些,都显示了诗篇艺术上的成功。
-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 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 ② ,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克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 ③ 。一金身,玻璃砖 ④
-
名言: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注释: 太上: 最上等的, 第一等的。立德: 树立德业。其次: 次一等的, 第二等的。立功: 建立功业。立言: 指著书立说。废: 废
-
《先秦散文·墨子·节用中》原文鉴赏 子墨子言
-
【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全诗原文、赏析 - 诗词注释、鉴赏赏析和解读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注释】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似曾相识
-
痿人常念起,夫我岂忘归。不敢梦故山,恐兴坟墓悲。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鹅城亦何有,偶拾鹤毳遗。穷鱼守故沼,聚沫犹相依。大儿当门户,时节供丁推。梦与邻翁言,悯默怜我衰。往来付造物,未用相招麾。
-
因君朔风句,令我苦寒吟。离别时未几,峥嵘岁再阴。惊飚击旷野,余响入空林。客路行役远,马蹄冰雪深。瞻言洛中旧,期我高阳吟。故馆哭知己,新年伤客心。相逢岂能饮,惟有涕沾襟。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奋发图强的描写,内容包括形容发愤图强的古诗,奋发图强的诗词,发奋图强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郑燮《竹石》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于谦《石灰吟》3、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
-
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 ① 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 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人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② 。(《庄子·胠箧qū q
-
四十多年前,我去过秦岭深处的张良庙(即留侯祠),现在交通便当了,重去一次还是不大容易。这情景,有点儿像对于张良的认识,注目者不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