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全诗原文、赏析 - 诗词注释、鉴赏赏析和解读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次出现。这句的意思是:从北方飞回来的燕子好像去年见过。香径:充满花香的园间小路。
【鉴赏导示】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州市)人。北宋词人。他官至宰相,喜好文学,所做的词多为歌酒风月、闲情逸致,流露着一种富贵气。但是他的词没有堆砌雕琢的痕迹,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意,音律和谐,意境清新,具有一定的美感。此词为晏殊的名篇之一。抒写其游园惜春及怀人之情。词的语言圆转流利、明白如话、意蕴却虚涵深广,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
【鉴赏】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流逝,好景不长的感伤以及由此产生的反省及思索。
词的上阙即景兴感、感叹光阴易逝,以及对时光流逝产生的怅惆之情。首句写词人对酒当歌的环境,写宴饮。次句写对往事的追忆。一开始,先写环境,作者怀着轻松热情的心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边听音乐边喝酒。喝着喝着,就触发了对去年所经历的类似境界的追忆:天气还是今年的暮春天气,所面对的亭台,还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物是人非,一切东西似乎在依旧的表象下,有的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人在衰老,情事变化,再也无法重复。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了“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感叹。夕阳西下,时光流逝是自然规律,不可逆转。其他的情事呢?也一样,有类似之处。词中的“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及情事的留恋,是对时光流逝的怅惆。词人在明白如话、用语清新的句子中流露出对人生的一片感叹。下阙借景抒情,重在写今,抒写了由此产生的感受与思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在情感上跌宕起伏、相互生发。花的落去,无可奈何,无可逆转,给人以惆怅。燕的归来,又给人以惊喜。词人在惋惜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哲理:一切必然要消失的东西注定要消失,尽管它是美好的,人们无法阻止它的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为它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末句“小园香径独徘徊”是写词人反思和思索的情状。
这首词在技巧上,化虚为实,一唱三叹,尽管它是在抒发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虚所带来的迟暮落寞的伤感,但富有哲理,句子工整精巧而自然浑成,因此,被人们所喜爱,特别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
【鉴赏要点】
[1]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用语清新,明白如话,自然天成。[3]音律和谐。[4]富有哲理性。
-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由是推天运,从兹乐性常笼禽放高翥,雾豹得深藏。世虑休相扰,身谋且自强。犹须务衣食,未免事农桑。薙草通三
-
【原题】:寿宪使江寺惩治八首以座右公廉勤谨忠信和缓八字韵
-
王建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 唐代历史上的“安史之乱”,不仅给强大的唐帝国以致命打击,使其从此一蹶不振,导致了最终的灭亡;而且使原来发达的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
-
名言: 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 注释: 然: 同“燃”, 点燃。 句意: 精神居于人的形体, 就好象火对于点燃的蜡烛那样。 出处: 汉·桓谭《新论·形神》
-
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 叹新丰
-
巽第五十七 【题解】 巽上巽下,卦名称作“巽为风”。“序卦传”说:“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意思是行旅在外,无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教版新一年级古诗词,内容包括一年级古诗大全70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人教版新课标一至二年级所有古诗词.。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词 (共六首)《画》 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
-
汪藻《即事二首》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①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② 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远涨清波。 ③ 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 【注释】 ①将(jiang江):带
-
司马迁 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 (1) ,叔孙通降汉王; 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然通无所言进 (2) ,专言诸
-
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凡形形
【注释】 选自清·叶燮《原诗·内篇下》。 才:指诗人在艺术构思、写作技巧方面所独有的艺术才能及认识事物“理、事、情”的能力。 胆:指诗人敢于创新、敢于独立的创造精神和勇气。 识:指诗人的知识、见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