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全集《就楼磨刀喻》译文赏析
就楼磨刀喻
【原文】
昔有一人,贫穷困苦,为王作事。日月经久,身体羸[1]瘦。王见怜愍[2],赐一死驼。贫人得已,即便剥皮,嫌刀钝故,求石欲磨。乃于楼上得一磨石,磨刀令利,来下而剥。如是数数往来磨刀,后转劳苦,惮[3]不能数上[4],悬驼上楼,就石磨刀。深为众人之所嗤笑。
犹如愚人,毁破禁戒[5],多取钱财,以用修福,望得生天[6]。如悬驼上楼磨刀,用功甚多,所得甚少。
【注释】
[1] 羸(léi):瘦。
[2] 怜愍:愍,同“悯”,怜悯,表示同情。
[3] 惮:畏惧、害怕。
[4] 数上:多次上下楼。
[5] 禁戒:佛门戒律,亦即不能违犯的律条。
[6] 生天:佛家指死后更生于最美好、清静的境地,即天界。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十分贫困,他给国王当了多年的差使,弄得身体很瘦弱。国王见了以后,觉得他很可怜,就赏给他一头死骆驼。这个穷人把骆驼送回家后,就动手剥骆驼皮。可是他嫌刀刃不锋利,就到处找磨刀石来磨刀。后来在阁楼上找到了一块磨刀石,将刀刃磨利后,下楼继续剥皮。就这样反复上楼去磨刀刃,弄得疲惫不堪,他担心爬不动楼梯,干脆把骆驼吊上楼阁,挨着磨刀石磨刀。人们都嘲笑他的愚笨。
这就好比那些愚蠢的人,破坏清规戒律,用不正当手段牟取钱财,再用这些钱为自己谋福利,还渴望将来能够得到升天的好报。这种行为正像为了磨刀的方便把骆驼吊上楼去,气力花了不少,好处得到的却不多。
【评析】
读完这则寓言,我们不禁哑口失笑。这个愚人宁可上下楼来回地磨刀,甚至费九牛二虎之力把骆驼吊上楼去,也不换个思路,把磨刀石搬下来。其实,我们在想问题、做事情的时候,也往往会用最常用的思路、最习惯的思维,以致形成定式思维,出现走死胡同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一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条路,到底值不值得去走?或许你会发现,那是一条钻牛角尖的路,目标是遥不可及的。
故事征引
学会打破自己的定式思维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一天,有位禅师把他的弟子们召集到一起,说有问题要考考大家,随后写下两句话:“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说要让弟子们互相参研,最后公布结果。
弟子们很是好奇地凑过来,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题目,看完之后便纷纷议论了起来。
没过一会儿,第一个弟子就说:“两个人走在雨里,有一个人却没有淋到雨,那他一定是穿了雨衣。”
禅师对于这个解释不予置评,只是缓缓地摇了摇头。
第二个弟子接着说:“那天一定是局部阵雨,一边下着雨,一边没下雨,虽然这种景观不常见,但也有可能发生。所以他们走在雨地里,就会有一个淋不到雨,因为他恰好走在没有下雨的这边。”说完,他看了看禅师。
禅师仍然沉默不语。
这时候,第三个弟子便得意地说:“你们都说错了,什么穿雨衣、局部阵雨都是乱猜。”他嗤之以鼻地继续说道:“你们说的那些都太牵强了,其实道理很简单,一定是有一个人走在屋檐下,所以才没有淋到雨。”
说完,他便洋洋自得地准备接受禅师的赞赏。
禅师微笑着看了看他,然后对弟子们说:“你们都执着于‘不淋一人’这一点上,但却偏偏是钻了牛角尖。其实,所谓的‘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个人都在淋雨吗?”
弟子们一听,顿时大彻大悟了。
打破常规才会别有洞天
一位着名的禅师,懂得许多人生的奥秘,所以他的弟子们总喜欢坐在周围,听师父讲他们人生的奥秘。
禅师并没有一开始就跟他的弟子讲人生的奥秘所在,只是提问他们一些问题,他说:“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呢?”
弟子们目瞪口呆,没想到禅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一个弟子抢着答道:“可以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的。”
禅师听完微笑地点了头,没有说话。
另一个弟子说:“放一把火就可以将旷野的杂草烧掉啊!”
禅师依然微笑,沉默不语。
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也能铲掉杂草的!”
禅师脸上还是那样微微地笑,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第四个弟子接着说:“他们的方法都不行,那样不能除掉的,都说斩草就要除根,所以我们必须把草根都挖出来。”
弟子们讲完后,禅师说:“你们讲得都很好,要不这样吧,我们可以亲身实践一下,看到底谁的方法可行。你们看寺庙后面的那块地,已经荒芜很久了,杂草丛生。现在我将这块地分成几块,你们每一个人,包括我在内,都将分得一小块地。从明天起,你们就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杂草,而我也同样运用我的方法。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在寺庙后的那块地相见吧。”弟子们都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弟子们如约相聚在那块地旁边,他们之前用尽了各种方法都不能除去地上的杂草,早已放弃了这项任务,如今来相聚,只是为了看看禅师的方法是什么。
果然,他们看到禅师所处理的那块地,已经不再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景象了,而是金灿灿的一片庄稼。
这时候,弟子们才领悟到:原来只有在杂草地里种上庄稼,那才是除去杂草的最好方法啊!
-
汉族以及汉语大致在秦汉时期形成,中国境内虽然方言众多,但汉族统一后的语言——“雅言”逐渐成为了汉语的正统。西晋末年,匈奴等五胡在晋室内乱之时攻陷洛阳,史称“五胡乱华rd
-
【注释】 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镆铘(mòyè):宝剑名,又作“莫邪”。传说为干将铸造。 骥骜(ào):千里马名。 【赏析】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篇围绕“因时变法”这个中心论点,反复
-
将进酒[1]李白【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2],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3]须尽欢,莫使金樽空
-
秋阴积不散,夜气凛初清。雨冷侵灯晕,风愁送叶声。国恩惭未报,岁晚念余生。却忆滁州睡,村醪自解酲。
-
原题:四月既望过初堂同徕之移舸溯青溪抵太平桥而返
-
【原题】:余秋初离庭闱冬至犹未得归夜读宛丘先生秋日忆家诗辄次韵以述旅怀
-
《魏风·伐檀》是诗经中的一篇古代诗歌。通过“古代诗歌之诗经《魏风·伐檀》全译、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首诗的含义和传承。译文虽不尽相同,但都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主题。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伤亡,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残酷现实。它们引起了人们对和平的思考和向往。这篇文章通过精确和生动的翻译,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诗歌的内涵和诗经的文化价值。
-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作品赏析此诗托物兴感,有忧谗畏讥之意,必乾元元年在华州时作。空外一鸷鸟①,河间双白鸥②。飘飖搏
-
[南朝]民歌 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 本诗是南朝新乐府民歌《清商曲辞·吴声歌》,紧承“落日出前门”一首。 “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女主人公“孤芳自赏”之后,立刻又意识到,
-
海棠过雨红初淡,杨柳无风睡正酣。杏烧红,桃剪锦,草揉蓝。三月三,和气盛东南。 这是 《四节》二十五首中的一首,也称 “三月三。” 统观全曲,可以看出这首曲子描写的是春天美丽的景色。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